家有宝宝网

在孩子面前如何談性

分享嘉賓:菅波,“芝寶貝”總編輯,閱讀推廣人,母嬰健康諮詢顧問,三個孩子的媽媽。從事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家庭健康與營養管理等工作十餘年,致力於親子關係發展與胎教研究,宣導“成長、愛人、生活”的育兒方式。“斯波克育兒理念”線上讀書會創辦人。

父母應以什麼樣的態度面對兒童性教育

兒童的性教育是要作為兒童整體教育的一部分,應有一個整體的發展觀,而不是將之單獨割裂開來。對性教育,既不要誇大,也不要回避。在這一代父母的成長歷程中,性教育是相對來說缺失的一部分,但並不因為“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就可以認為這個問題不重要,“長大”和“健康成長”是兩回事。我們要做更加負責任的父母。

兒童教育(不僅僅是性教育)中的很多問題都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因為每個家庭是不一樣的、每個父母的尺度是不一樣的、每對夫妻之間的關係也是不一樣的,不同的家庭環境會給同一個問題不同的答案,只有適合自己環境的答案才是“正確”答案。

不同階段孩子那些關於“性”的問題

孩子在不同階段,會提出不同的問題。但問題本身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需要瞭解孩子的心理,孩子提出問題的背後有什麼更深的想要表達的意圖、真正想要說的話題是什麼。

兩歲左右的孩子提出性別的問題,只是關注到器官,而不會聯想到行為,而成人會容易聯想到情感、行為層面。成人和孩子的理解是有差異的,在與孩子談論這些問題的時候,不需要帶有更多的感情☆禁☆色彩,只要把正確的知識告訴孩子就可以了。孩子有時會問一些讓家長覺得尷尬的問題,這時家長並不需要回避問題,而是要給孩子訂立一個規則,在什麼場合、什麼時間可以談論這方面的話題。

當孩子更大一些,四五歲的時候,(這裡說的是一個大概的情況,實際上每個孩子都會有個體差異,他們會提出不同的問題,家長應該瞭解跟孩子說到什麼程度,他更加能夠接受,這個尺度作為家長是應該可以把握的)大多數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我是從哪兒來的。如果孩子一直沒有主動提出這方面的問題,家長也不應該不聞不問,而是主動創造契機給孩子一些教育,看他是不是有興趣。要隨時注意傾聽孩子,觀察是不是在我們給他講這些正確科學的知識之前,他就已經接觸到了一些不科學的東西。我們所提倡的是治未病,未雨綢繆,在孩子還沒有接受到不良資訊、出現問題的時候及時做好準備,提前向他灌輸正確科學的知識,不要等孩子已經出現錯誤認知再去糾正他,那樣就會事倍功半。

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及談論內容

現在國內出現很多青少年心理諮詢和自助的組織,也有很多相關的書籍,父母要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段,在孩子能夠理解的範圍內,把所有的問題都講清楚。例如對同性戀、單親、雙胞胎、以及各種不同的家庭形式,都給孩子進行科學的介紹和引導,在討論的時候態度比內容更重要,討論的時候態度要儘量平和,不要讓孩子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特殊、非常讓人好奇的事情,就當做普通的知識和話題來討論。孩子的認知程度是不斷發展的,對性知識的需求也是與日俱增的,家長所要提供的內容也要不斷升級發展。在學齡前和低年級,家長需要提供的多是知識性的內容,等孩子到了小學畢業階段,家庭和學校所給予的生理衛生知識已經很完整了,這時父母需要提供的就應更偏向於性價值觀、人生觀方面的內容。

相關的繪本

有的孩子更容易從故事中或幻想中獲得知識,我們可以提供一些相關的繪本,比如:

baby tree

小小戀人

性教育的延伸

性教育絕不僅僅是對行為的教育,父母可以拓展開,比如如何跟異性相處,婚戀價值觀等等。對於學齡前孩子來說,更重要的是言傳身教。3-6歲的孩子會對異性父母產生無限的需求,同時對同性父母會產生嫉妒心理,也會去學習同性父母的行為(甚至放大這些行為),這時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非常需要注意的。

保護自己的身體

性教育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對身體安全的保護。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內衣覆蓋的地方是不可以碰的,存在什麼樣的特殊情況(比如父母是可以觸碰的,父母在場或同意的情況下醫生是可以觸碰的)。如果有人碰到,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對於小孩子來說,這些內容要反復講,但不要誇大,不需要每次都特別嚴肅、特別恐怖的講,要很平靜的,就好像在講平時的規則一樣(比如講過馬路要看紅綠燈)。安全教育不僅是對女孩重要,對男孩也是一樣重要的。

更多內容,買本《和孩子談談性》讀讀吧。


點擊這裡購買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