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黃疸真假 注意區分開來

新生兒黃疸, 有真有假, 真黃疸是指病理性黃疸, 如新生兒溶血病, 新生兒敗血症、新生兒肝炎、先天性膽管閉鎖等等。 而假黃疸特指小兒生理性黃疸, 是不需要治療的。

生理性黃疸

出生24小時以後發現黃疸, 並能夠在14天以內自然消失, 沒有其它症狀, 出現順序, 一般先見於面部、頸部、然後遍及胸腹及四肢, 鞏膜——即眼睛中發白的部分也出現黃染。 生理性黃疸產生的原因, 是與小兒山生後體內膽紅素的代謝有關。 有一種能夠消除體內多餘的膽紅素的轉移酶, 要在小兒小生後3—5天才能成熟, 所以此期間, 新生兒體內會出現過多的膽紅索而表現為黃疸。

Advertisiment
當這種轉移酶成熟後, 就會將多餘部分的膽紅素消除, 黃疸也就消失了。 所以生理性黃疸是不需要治療的。

病理性黃疸

由於新生兒與母親的血型不合而導致胎兒紅細胞凝集破壞出現溶血, 引起貧血、水腫、肝脾腫大、高膽紅素血症。 如:新生兒溶血病, 新生兒敗血症、新生兒肝炎、先天性膽管閉鎖。 若體內大量的膽紅素侵犯到人的中樞神經細胞核, 其發生的黃疸就比較嚴重, 醫學上稱之為核黃疸。

嬰幼兒黃疸區別:

生理性黃疸:是嬰幼兒出生24小時後血清膽紅素由出生時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臨床上出現黃疸而無其它症狀, 1~2周內消退。

病理性黃疸:

(1)黃疸出現得早, 生後24小時內即出黃疸;

Advertisiment

(2)黃疸程度重, 呈金黃色或黃疸遍及全身, 手心、足底亦有較明顯的黃疸或血清膽紅素大於12~15毫克/公升;

(3)黃疸持久, 出生2—3周後黃疸仍持續不退甚至加深, 或減輕後又加深;

(4)伴有貧血或大便顏色變淡者;

(5)有體溫不正常、食欲不佳、嘔吐等表現者。

小編溫馨提示:病理性黃疸不論何種原因, 嚴重時均可引起“核黃疸”, 其預後差, 嬰幼兒病理性黃疸應重在預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