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黃疸是什麼 黃疸指數偏高的原因

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寶寶的黃疸, 稱之為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 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準升高而出現於皮膚、黏膜及鞏膜黃疸為特徵的病症, 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 4~6天達到高峰, 7~10天消退, 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 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 無其他臨床症狀。 若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 2~3周仍不退, 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複出現或生後一周至數周內才開始出現黃疸, 均為病理性黃疸。  

黃疸指數是什麼

人體血中的紅血球老化後經代謝產生一些廢物,

Advertisiment
其中一種稱為膽紅素的廢物最後經由肝臟排出體外。

在醫學上以血中膽紅素的濃度來代表膽紅素累積的程度, 如膽紅素濃度為12mg/dl, 表示100㏄的血中有12毫克的膽紅素。

而醫護人員解釋病情時會以“黃疸指數”來簡稱膽紅素的濃度, 如黃疸指數12表示膽紅素濃度為12mg/dl。

黃疸指數正常值是多少

成人黃疸指數正常值:黃疸指數(血清膽紅素值)>17.1umol為正常值範圍

小兒黃疸指數正常值:小兒黃疸指數(血清膽紅素值)一般不超過15mg/dL就屬正常範圍。

如何通過指數判斷新生兒黃疸類型

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判斷新生兒是生理性黃疸還是病理性黃疸要根據黃疸指數, 也就是血清膽紅素值。 生理性黃疸在新生兒出生後兩到三天出現,

Advertisiment
四到六天會達到高峰。 這種情況新生兒黃疸正常值為2mg/dl到12mg/dl之間。

在以上新生兒黃疸指數最高值之上, 也就是超過12mg/dl時, 或者新生兒黃疸指數上升過快, 每日上升超過5mh/dl時, 新生兒就有可能是患病理性黃疸。

除了黃疸指數可以判斷病理性黃疸之外, 還可從其他線索判斷:如黃疸在新生兒出生後12~24小時內就出現;黃疸持續時間過長, 超過13周;黃疸程度過重, 皮膚粘膜明顯發黃或是黃疸現象反復加重, 並伴隨其它異常情況。 延伸閱讀: 教你區別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早產兒黃疸分病理性和生理性

新生兒黃疸指數偏高的原因

1. 新生兒紅細胞多, 破壞後產生的膽紅素過多。

2. 新生兒肝臟功能尚不完善,

Advertisiment
參加膽紅素代謝的肝臟酶在量和活性方面均較差, 所致排出膽紅素不及時。

3. 膽道排除膽紅素的功能尚未完善, 使膽紅素在體內堆積。

4. 胎便粘稠, 從大便排除膽紅素的過程受影響, 使膽紅素在體內堆積。

5. 母子血型不合、新生兒窒息、早產、感染等因素, 則可能引起病理性黃疸, 導致黃疸指數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