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鵝口瘡的護理與食療

鵝口瘡症狀表現

頰黏膜、舌、齒齦等處的口腔黏膜上可見白色乳凝塊樣物, 開始時為點狀和小片狀, 有時可逐漸融合成大片, 不易拭去。 患處不痛, 新生嬰兒無煩躁、流涎、發熱等表現, 一般不影響吃奶。 偶可累及食管、腸道、喉、氣管、肺等, 出現嘔吐、吞咽困難、聲音嘶啞或呼吸困難等症狀。

病症解析

鵝口瘡又稱為“雪口病”, 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後引起的口炎, 新生嬰兒比較常見。 常見的原因是由污染的奶具感染引起, 部分新生嬰兒為出生時經產道感染。

預防鵝口瘡, 首先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母親餵奶前洗淨雙手,

Advertisiment
清潔乳☆禁☆房, 勤換內衣, 保持清潔。 奶瓶、奶嘴每次用完後洗淨, 煮沸消毒。 多給嬰兒喂水, 可達到自然清潔口腔的目的。

飲食宜忌

應選擇容易消化吸收、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 並適當增加維生素B和維生素C的供給, 如動物肝臟、瘦肉、魚類以及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媽媽護理經

若是新生嬰兒, 可用2%碳酸氫鈉溶液在哺乳前後清潔口腔, 同時要加強奶具的消毒;病變廣泛者可用制黴菌素10萬單位/次, 加水1~2毫升塗患處, 每天3~4次。 一般2~3天鵝口瘡即可好轉, 若仍無明顯好轉, 則應到醫院就診以免病情加重。 可考慮口服小劑量氟康唑。

番茄汁

適用寶寶:6個月起

原料:番茄2個
做法:

將番茄洗淨, 放入沸水中浸泡, 剝皮去子, 切小塊。

用乾淨紗布包裹絞汁或放到榨汁機裡榨汁即可。

Advertisiment

每日含漱數次, 可以清熱解毒, 有效地緩解因鵝口瘡而引起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