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口瘡反復不愈怎么辦

鵝口瘡新生兒嬰幼兒口腔黏膜
鵝口瘡是一種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的炎癥, 多發生于新生兒和嬰幼兒。 白色念珠菌可以在健康人的皮膚、腸道、陰☆禁☆道寄生。 由于孩子入口的東西不干凈:乳具消毒不干凈、乳母的乳☆禁☆頭不干凈、照顧孩子的人手不干凈造成孩子所用物品污染, 對于缺乏抵抗力的新生兒或小嬰兒都容易引起鵝口瘡的產生。 尤其是孩子自己會吃手、吃身邊的一些物品, 很容易使得鵝口瘡反復感染發作。 鵝口瘡也見于營養不良、腹瀉、長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的孩子, 也有的新生兒是經過產道分娩感染的。
Advertisiment


鵝口瘡的主要表現:口腔黏膜上出現白色乳凝塊樣物, 常見于頰黏膜、上下唇內側、舌、牙齦、上腭等處, 有時可蔓延至咽部。 此白膜不容易拭去, 剝落后局部黏膜潮紅。 一般孩子無疼痛感, 不流口水, 吃奶不受影響, 但是病變嚴重可引起嗆奶, 吞咽困難、呼吸困難。

因此, 預防、治療應遵照以下原則:

a.所用一切物品必須嚴格消毒, 護理者要注意個人衛生, 操作要干凈。 哺乳者每次喂奶前, 一定要清水清洗乳☆禁☆頭, 天天要換洗內衣。 孩子必須勤洗手, 杜絕可以引起反復感染的環節。

b.注意孩子的營養, 對于長期腹瀉, 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的孩子做好預防工作。 在疾病允許的情況下, 盡量減少抗生素和激素的應用,
Advertisiment
避免體內菌群失調, 造成真菌滋生。

c.盡早就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