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骨盆測量什麼時候做?

產前為什麼要測骨盆大小

胎兒從母體娩出時, 必須通過骨盆。 除了由子宮、子宮頸、陰☆禁☆道和外☆禁☆陰構成的軟產道外, 骨盆是產道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分娩的快慢和順利與否, 都和骨盆的大小與形態是否異常有密切的關係, 狹 小或畸形骨盆均可引起難產。 初孕婦及有難產史的孕婦, 在初次產前檢查時, 均應常規作骨盆測量及檢查。

胎兒能不能通過骨盆而順利的分娩, 既與骨盆的大小有關, 也和胎兒的大小有關。 骨盆雖然形態正常, 如徑線小, 胎兒雖正常也可能難產;然而當骨盆形態異常, 而各徑線都足夠大時,

Advertisiment
分娩不一定困難。 若骨盆大小正常, 而胎兒過大, 胎兒與骨盆不相稱時, 也會發生難產。 若胎兒較小, 即使骨盆小一些, 也能順利分娩。 骨盆有大有小, 胎兒也有大有小, 即便是經產婦, 每次妊娠的胎兒大小也不相同。

因此, 為了弄清骨盆的大小和形態, 瞭解胎兒和骨盆之間的比例, 產前檢查時要測量骨盆。

骨盤測量的指標

骨盆的大小, 是以各骨之間的距離--即骨盆徑線大小來表示。 骨盆的大小與形態, 因各人的身體發育情況、營養狀況、遺傳因素及種族差異而不同。 因此, 在正常範圍內骨盆各徑線, 其長短也有一定的差別, 目前在各種種資料中描述的骨盆徑線值, 是許多正常骨盆的平均數值。

骨盆的大小與形態均為重要。

Advertisiment
骨盆形態正常, 但各條徑線均小於正常徑線最低值2釐米以上, 可發生難產。 若骨盆形態輕微異常, 但各徑線均大於正常低值徑線, 則可能經陰☆禁☆道順利分娩。

骨盆測量的步驟

臨床上, 通常首先進行骨盆外測量, 即髂前上棘間徑正常值為23—26釐米, 髂脊間徑正常值為25—28釐米, 骶恥外徑大於18.5釐米, 大轉子問徑正常值為28—31釐米, 坐骨結節間徑正常值為8.5—10釐米, 恥骨弓角度大於或等於90度。 如骨盆外測量各徑線或某徑線異常, 應在臨產時行骨盆內測量, 並根據胎兒大小、胎位、產力選擇正常的分娩方式。

如骨盆外測量各徑線或某徑線異常, 應在臨產時行骨盆內測量, 並根據胎兒大小、胎位、產力選擇正常的分娩方式。

最佳骨盤測量的時間

Advertisiment

臨床上各個醫院不太一樣。

有的醫院在初診時就測量骨盆, 大多數的醫院在妊娠28-34周之間測量骨盆, 也有的醫院在妊娠37-38周時, 還要做一次鑒定(其中包括外☆禁☆陰消毒後的骨盆內測量或是經肛門測量骨盆), 不提倡進行X線骨盆測量, 以判斷胎兒是否能經陰☆禁☆道分娩。 也不提倡晚期矯形內測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