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養育藝術寶寶,爸媽最想知道的問題

藝術教育的年齡及注意事項

舞蹈

很多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從小就表現出了活潑好動、翩翩起舞的天賦, 家長也意識到應該從小對孩子進行藝術教育與薰陶, 但是學習舞蹈要受身體發展的限制, 某些動作學習過早會對身體有傷害。

具體而言:

三四歲的孩子可以開始進行簡單的律動練習, 但不要過早做一些高難度的動作, 例如劈叉、下腰、翻滾。

對一些規律性的運動訓練, 包括芭蕾舞、藝術體操甚至游泳在內, 最好從8—10歲開始, 而某些較難的動作或使人體組織負荷較重的活動(例如芭蕾舞的腳尖動作),

Advertisiment
應等到11—13歲再嘗試較為適當。

拉丁舞的胯部動作幅度較大, 雖然表演性、觀賞性強, 但是對尚在發育中的小孩的骨骺是有傷害的, 12歲以後再學習比較適宜。

繪畫

學習繪畫受幼兒思維發展水準與視力特點限制。 2—3歲的孩子酷愛塗鴉, 此時他們正處於從直覺行動思維向形象性思維過渡的時期, 因此, 繪畫這種富於想像的藝術活動對他們的思維發展十分有利。

研究表明, 從2—3歲開始繪畫訓練的孩子, 91%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能力, 加上2—3歲是兒童視覺感受能力發展的關鍵期, 此時對兒童進行繪畫教育, 可以促使孩子繪畫才能的發展。 因此, 2歲是幼兒開始進行繪畫學習的最佳年齡。

在學習繪畫的初始階段, 我們不要對繪畫技巧要求過多,

Advertisiment
如線條是否筆直等, 更應該注重興趣的培養與想像力的發展。

樂器

樂器的學習受身體發展影響較大, 如手指力量、身高等等。 如果盲目學習, 會產生兩種不良後果——學習過早, 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還會引發孩子的挫敗感, 甚至影響身體健康;學習過晚, 錯過了最佳時期, 往往事倍功半, 難以達到很高的藝術境界。 因此, 尊重幼兒的身體發展規律, 尊重幼兒的天賦與興趣十分重要。

日常生活中的“藝術教育”

藝術的魅力在於其創造性, 因此, 培養幼兒的想像力與創造性是促進其藝術能力發展的根本, 而家庭內部就有很多這樣的素材。 比如:

做飯時, 與孩子一起用各色的新鮮蔬菜、水果拼出各種造型, 既有藝術的欣賞性,

Advertisiment
又能激發孩子的興趣, 增進食欲;

與孩子一起用西瓜子、杏仁、桃核等拼出不同的圖案, 讓孩子在娛樂之中享受創造的樂趣與藝術的魅力。

家庭中的藝術教育以薰陶為主, 重在培養興趣而不是提升技能。 從上面的表格我們可以看出, 孩子在3歲以前基本上不適合學習樂器, 但是, 2歲半—3歲半卻是音樂啟蒙的最佳年齡。 期間完全可以不通過樂器學習, 而僅僅是在寬鬆的環境中開展各種音樂遊戲, 讓孩子感受音樂的節拍和旋律。 家長完全可以在輕鬆活潑的音樂中與孩子載歌載舞, 進行簡單的律動, 讓孩子在遊戲中感受韻律之美。

藝術創造需要豐富的積累, 多聽、多看、多品十分重要。 家長可以充分利用周圍的自然環境與藝術氛圍,

Advertisiment
為孩子提供陶醉的機會。 比如, 春暖花開、落雪紛飛等時節, 帶孩子去大自然中感受自然美;利用節假日多帶孩子去聽一些適宜他們的音樂會、看一些畫展, 這對幼兒藝術能力的發展彌足珍貴。

有關培訓班的3個疑惑

在培訓班的選擇和學習方面, 以下問題是爸媽們比較拿不定主意的:

很多家長認為發現孩子的興趣點很難, 在此給您兩個小建議:

要想發現興趣點, 必須給孩子提供多種展現機會, 比如繪畫、音樂、樂器演奏欣賞等等, 只有讓孩子接觸了, 孩子才能對此表現出有沒有興趣。 如果孩子對此十分投入, 樂此不疲, 那肯定就是興趣點所在了。

多與孩子的老師交流。 自從孩子進入幼稚園, 孩子在園活動的時間大大多於在家的活動時間,

Advertisiment
並且幼稚園有接觸多種藝術形式的機會, 所以, 老師更有機會發現孩子的興趣點。

選擇培訓班首先要考慮孩子的興趣, 其次要考慮孩子的身體成熟條件。 後一點十分重要。 如果孩子有很大的興趣, 但身體條件尚不成熟的話, 即使參加了培訓班的學習, 往往也會遭遇很大的挫敗感, 不僅會傷害孩子的自信心, 還會使孩子對此類藝術活動失去興趣。

除此之外, 選擇培訓班時家長一定要親自試聽, 不能道聼塗説, 要親身感受培訓班的老師教學有什麼特色, 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 同班孩子的水準怎麼樣的, 這樣的問題都必須考慮。

孩子在學習中遇到的最大最多的問題就是挫折感, 這也是很多孩子半途而廢的原因。遇到這樣的問題家長應該這樣處理:

要瞭解孩子在哪一方面遇到了挫折感,如何產生的,幫助孩子尋找解決的辦法。

家長要擺正心態。孩子藝術學習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我想不應該是成名成家,這樣給孩子的壓力太大,而是要讓孩子體會藝術的魅力,在藝術海洋中愉悅地暢遊,並學會一種獨處的方式,這對孩子日後排遣煩惱十分重要。

最後想說的是:對寶寶的藝術教育不要過於苛刻和嚴謹,藝術的培養與薰陶更需要一種寬鬆、自然的氛圍。在科學的指導下,相信你培養“藝術寶寶”的過程更是一段美麗的藝術之旅。

這也是很多孩子半途而廢的原因。遇到這樣的問題家長應該這樣處理:

要瞭解孩子在哪一方面遇到了挫折感,如何產生的,幫助孩子尋找解決的辦法。

家長要擺正心態。孩子藝術學習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我想不應該是成名成家,這樣給孩子的壓力太大,而是要讓孩子體會藝術的魅力,在藝術海洋中愉悅地暢遊,並學會一種獨處的方式,這對孩子日後排遣煩惱十分重要。

最後想說的是:對寶寶的藝術教育不要過於苛刻和嚴謹,藝術的培養與薰陶更需要一種寬鬆、自然的氛圍。在科學的指導下,相信你培養“藝術寶寶”的過程更是一段美麗的藝術之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