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胎教的正確方法_飲食胎教有何正確方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

媽媽們掌握孕前和孕期飲食胎教正確方法很重要, 懷孕前和懷孕期間孕婦的飲食對母嬰健康都有很大的影響。 因此在懷孕前和懷孕期間孕婦都要注意調整營養的補充。 下面快來看看飲食胎教的正確方法!

現代人特別重視教育, 更何況是年輕的准媽媽們。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聰明過人, 所以教育從胎兒抓起。 而寶寶還是胎兒, 該如何進行胎教呢?不怕, 下面介紹用飲食來增加胎兒的營養, 從而補充胎兒大腦發育的必要元素, 寶寶想不聰明都很困難了。

我們先瞭解胎兒的發育過程,

Advertisiment
能更好地讓我們注意到哪段時期應該注意補充哪些營養需要。

一、胚芽期

卵子受精大約在性☆禁☆交之後幾個小時之內。 受精卵在30個小時後分裂為雙細胞, 然後沿輸卵管向子宮方向運動。 大約48小時後進行第二次分裂, 成為一個凹形的囊胚, 經過3----5天時間進入子宮, 到第7天的時候才在子宮著床。

受精卵到第9天形成為空心的細胞球體。 到第12天才可用肉眼辨認出來, 到第13天, 細胞形成三層:外胚層、中胚層、內胚層。

外胚層:皮膚、感覺器官即腦和脊髓等神經系統原型;中胚層:發展為肌肉、骨髓、血液, 即血液循環系統原型;內胚層:發展為消化器官原型。

胚芽期的飲食:

胎教並不應該是在懷孕之後才開始的, 在制訂懷孕計畫時就要將胎教納入其中。

Advertisiment
有了懷孕的打算之後, 至少應該提前3個月制訂計畫。 因為參與受精的精子都是在3個月之前就被製造出來的, 所以丈夫應在妻子受孕的3個月之前讓自己的心情安定下來, 戒煙、戒酒,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保證精子的品質。 孕期的飲食應本著豐富多樣、適量的原則, 粗細搭配, 每日食譜應包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等。

選擇能提高受孕幾率的食物:

充分攝取維生素A、維生素B族、維生素C、維生素E, 多吃富含蛋白質和鈣質的食物。 糙米、穀物胚芽、麥粒、豆芽、豆腐、豌豆、黑豆等新鮮穀物, 蔬菜還有各種水果都是值得選擇的食品。 在這些食物中, 紅薯、土豆、柚子、李子、大棗、南瓜、花菜、芹菜和白菜則是最好的選擇。

Advertisiment
孕婦還應該食用一些鋅、銅含量較高的肉類或海產品。

為了進一步保證受精卵順利著床, 可以取20毫升生地的汁液, 每天2~3次空腹服用。 也可以將浸泡過生地汁液的米熬成粥, 具有補血降火的良好效果。 另外, 將去掉外殼和蓮子心的蓮子與米飯熬成米粥也具有同樣的作用。

苦菜對於受精卵著床也有強化心臟機能並安定情緒的作用。 另外, 孕婦宜多吃卵磷脂含量較高的豆類、大醬湯、雞蛋黃以及動物肝臟等。

攝取優質蛋白和鈣質:

在這一時期, 母體的足厥陰☆禁☆經脈調控著胎兒的生長, 並且與肝臟直接相關。 所以除了性☆禁☆生☆禁☆活要注意外, 孕婦不得隨意服用藥物, 而應吃一些強化肝臟機能的食品。 如薺菜、韭菜、紫李、山梅以及肉棗茶和木瓜茶等等。

Advertisiment

充分攝取優質蛋白和鈣質、維生素以及其他礦物質也是十分必要的。 肉類、動物內臟、牛奶、乳酪、雞蛋黃、鰻魚和泥鰍等鮮活水產, 在此刻都可以擺上我們的餐桌。 除此以外, 魚片、牡蠣、豆製品、海藻以及西芹、青椒、白菜等也都是相當適宜的食品。

適當服用魚肝油和蛋黃:

胎兒即將形成自己的骨骼, 母體正處於隨時都可能缺鈣的狀況下, 要多選擇含有豐富的鈣質和維生素D的食品, 如雞蛋黃、魚類和魚肝油。

魚肝油指的是在明太魚和鱈魚的肝臟中蘊藏的、不飽和度極高的、金黃色脂肪油。 在懷孕期間, 孕婦的體力消耗較大, 或是鈣嚴重不足急需補充。 孕婦應該每天服用5克左右的魚肝油。

Advertisiment
當孕婦出現焦躁不安或皮膚變粗糙的現象, 服用魚肝油可以起到良好的改善效果。

二、胚胎期(3----8周)

胚芽進入第3周到第8周是胚胎期, 即器官形成期。

1、腦:2----11周

2、眼:3-----7周

3、四肢:4----8周

4、心臟:3-----7周

5、牙齒:6----10周

6、耳:6----12周

7、口唇:5-----6周

8、齶:10-----12周

胚胎經過2個月發育, 增長了2萬倍。 從受精卵到胎兒期, 相當於地球上有生命誕生到人類出現35億年歷史。 平均每一天相當於64萬年的發展速度。 有人說:“宮(子宮)內一天, 世上千年”, 已經令人咋舌, 但是還少了99。 99%。

孕婦在5-8周常出現食欲減退、噁心、嘔吐、偏食等早孕反應, 造成攝入營養較低, 這樣就會影響胎兒智力發育。 明白了這個道理, 准媽媽們就應主動想法控制嘔吐, 穩定情緒, 以多樣化的食物可以引起食欲, 保證營養的平衡。 即使是吐了, 也要及時補充營養。為了將來孩子的聰明健康,孕婦應努力進食,少吃多餐,吐了再吃。

避免吃像涼粉、柿子和綠茶等食物,多吃可以改善貧血狀況的動物肝、腎以及生蠔、牡蠣和紫菜。維生素B12的學名叫做鈷胺素,由於它對貧血症狀有著特殊的改善效果而被人們稱作為”紅色維生素”,它不僅直接參與造血.還是蛋白質與核酸合成的重要威分,並具有強化肝功能的作用。另外,缺乏維生素B6。會使貧血狀況更加嚴重。米糠、牛肝、酵母和養麥中含有大量維生素B6。

三、胎兒期中期(8-----30周)

胎兒期的標準是,已經初具人形,所有臟器都形成,自然流產的危險期基本度過,而且可以自發蠕動。

胎兒期大腦細胞分裂增殖在第11周進入第一高峰期。在母腹中280天時間,平均每分鐘生成腦細胞25萬個。

胎兒進入第5個月,作為智力結構的主要器官視覺、聽覺形成。到第18周具有聽力眼睛一直睜著,到出生前幾周才會閉合。在胎兒期的第5、6月份,不僅有聽力視力,而且具有了記憶的痕跡,即已具備了某種學習能力。

第十周是胎兒發育的重要階段,腦正在迅速發育,每分鐘約有25萬個神經細胞形成,一直到22周胎兒的腦神經才基本發育完善。由此可見,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是孕期的最初三個月,這個時期稱為腦神經細胞激增期,而腦細胞增殖的特點是“一次性完成的”,這就需要孕婦在這一時期特別要注意營養的攝入。若營養不良,胎兒的腦細胞分裂增殖就減少,也就造成腦細胞永久性減少,同時腦細胞的體積增大和髓鞘形成均受到影響,致使智力發生障礙。

有助於大腦發育的幾種食品:

蛋白質作為大腦的直接構成成分的蛋白質存在於肉類的瘦肉,海鮮,牛奶,豆腐,豆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直接來源於動物食物的DHA應當是孕媽咪補充的最佳途徑。海魚蝦特別是深海魚類脂肪中DHA的含量是最高的,包括金槍魚、三文魚、小黃花魚、麵包魚、鮁魚、石斑魚、海鱸魚、鯡魚、鰻魚、鯛魚、基圍蝦等;此外,黑魚、羅非魚中的含量也較高。建議孕媽咪每週能吃3-4次魚蝦類,其中包括一次海魚,以保證胎寶貝DHA的供給。

在植物性脂肪中大量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對頭部毛細血管的健康和氧氣的充分供給起著重要的作用,優化胎寶貝大腦錐體細胞膜磷脂的構成成分。從核桃,松子等堅果類,豆類,食用油等植物性脂肪中可以攝取到。

葉酸又稱維生素BC、維生素M,是B族維生素的後起之秀。它主要存在於豆類、菠菜、番茄、胡蘿蔔及梨、鳳梨、柑橘、胡桃與蛋、魚、肝、腎等食物中。現已人工合成,為一種黃色或橙黃色結晶性粉末,無臭、無味,遇光和熱不穩定,易氧化失去活性。

四、胎兒後期

胎兒的生☆禁☆殖☆禁☆器發育已接近成熟了,已經為分娩做好了準備,將身體轉為頭位,即頭朝下的姿勢,頭部已經進入骨盆。

准媽媽們在懷孕時期不是什麼都能吃的,這時候准媽媽們已經忍了那麼久,為了寶寶日後的發育和自己的健康,不在乎再忍忍了。這些食品仍然是不能碰的。

1、不吃辛辣熱性作料

辣椒、花椒、胡椒、小茴香、八角、桂皮、五香粉等容易消耗腸道水分而使胃腸分泌減少,造成胃痛、痔瘡、便秘。便秘時孕婦用力屏氣解便,使腹壓增加,壓迫子宮內的胎兒,易造成胎動不安、早產等不良後果。不少孕媽咪較喜歡吃酸山楂,但是山楂對子宮有興奮作用,過量食用可使子宮收縮導致流產,所以要少吃。

2、有興奮作用的飲食

含咖啡因的飲料和食品,被孕婦大量飲用後,會出現噁心、嘔吐、頭痛、心跳加快等症狀。咖啡因還會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影響胎兒發育。茶葉含有較豐富的咖啡鹼,飲茶將加劇孕婦的心跳速度,增加孕婦的心、腎負擔,不利於胎兒的健康發育。

3、甜食

糖類等在人體內的代謝會消耗大量的鈣,孕期鈣的缺乏,會影響胎兒牙齒、骨骼的發育。過多食用巧克力也不好,這樣會使孕婦產生飽腹感而影響食欲,結果身體胖了,而必需的營養素卻缺乏了。

4、味精

味精是平時很普通的調味品,但是孕婦就要注意少吃或不吃。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血液中的鋅與其結合後便從尿中排出,味精攝入過多會消耗大量的鋅,不利於胎兒神經系統的發育。

5、人參、桂圓等補品

祖國醫學認為孕婦多數陰血偏虛,食用人參會引起氣盛陰耗,加重早孕反應、水腫和高血壓等;桂圓辛溫助陽,孕婦食用後易動血動胎;所以不宜食用。

6、含有添加劑的食品

罐頭食品含有的添加劑和忌口,是導致畸胎和流產的危險因素,所以孕媽咪要遠離罐頭食品。油條在製作過程的添加明礬,是一種含鋁的無機物,鋁可通過胎盤侵入胎兒大腦,影響胎兒智力的發育,因此在前面我們就主張孕媽咪要改變吃油條的習慣,多吃些全麥製品。

一個神奇的發現: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准媽媽在孕期的飲食偏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出生後的口味選擇。

做這項研究的科學家們在實驗中發現,胎寶寶能通過子宮“品嘗”到食物的味道。試想一下,如果,准媽媽在懷孕時偏愛某種食物,那麼胎兒也可能通過子宮“品嘗”到該食物的味道,這種首次的味覺體驗會對孩子將來的飲食喜好產生直接的影響。

不僅如此,科學家們還發現,胎寶寶除了能“品嘗”到食物的味道外,他們還有超強的記憶力,通過在子宮內的“品嘗”,胎寶寶熟悉媽媽曾吃過的食物味道。

為此,科學家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們讓一些孕婦在妊娠的最後3個月,定時服用胡蘿蔔汁;另外一些孕婦分娩後服用。結果發現:那些在出生前就 “接觸”過胡蘿蔔汁的寶寶,不僅能順利接受這種食物,並且表現出喜歡的傾向;但對於那些出生前沒有“接觸”過胡蘿蔔汁的嬰兒來說,顯然他們對這種食物不太喜歡。

從實驗當中,科學家們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寶寶熟悉母親曾吃過的食物味道,寶寶由此獲得了這樣的資訊――什麼食物是安全的,什麼食物是可食用的。

看來,這是一個非常奇妙的體系。嬰兒在出生前首先在羊水中“認識”這種味道,然後在母乳中得到,最後在餐桌前首次食用。在羊水或母乳中對食物味道的體驗,可能有助於孩子斷奶後對這種食品的接受程度。

科學家們的發現,對偏食的孩子有了新的解釋,當然,也不可忽視遺傳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這個發現同時也帶給我們新的啟示:最為本質的胎教,不是語言,不是音樂,或許就是准媽媽日常生活的習慣,這種習慣對胎兒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從四個月起,早孕反應消失了,胃口越來越好,每天我除了定量的一日三餐之外,還要吃很多營養豐富的食品。營養師建議,從現在開始就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1、三餐定時

忙碌,都應“把吃飯的時間還給自己”。最理想的吃飯時間為早餐7~8點,午餐12點,晚餐6~7點;吃飯時間最好30~60分鐘,進食的過程要從容,心情要愉快。

2、三餐定量

三餐都不宜被忽略或合併,且份量要足夠,每餐各占一天所需熱量的三分之一,或呈倒金字塔型-早餐豐富、午餐適中、晚餐量少。

3、三餐定點

養成定點吃飯的習慣;如果您希望未來寶寶吃飯能坐在餐桌旁專心進餐,那麼您現在吃飯的時候就應固定在一個氣氛和樂溫馨的地點,且儘量不被外界的干擾而影響或打斷用餐。

4、營養均衡而多變化

身體所需的營養儘量由食物中獲得,而非拼命補充維他命,因為目前仍有許多營養素尚未被發現,所以建議您多變化食物的種類,每天可吃25種不同的食物,營養才易充足。

5、以未加工的食物為主

許多母親都曾為孩子不愛吃青菜、正餐,喜吃餅乾、糖果、漢堡、可樂煩惱過,當然習慣的養成很重要,但若母親在懷孕時也儘量多吃原始食物,如五穀、青菜、新鮮水果……,烹調的方式以保留食物原味為主,少用調味料,少吃垃圾食品,讓寶寶還在肚子裡時就習慣此類的飲食模式,加上日後的用心培養,相信母親一定能事半功倍。

也要及時補充營養。為了將來孩子的聰明健康,孕婦應努力進食,少吃多餐,吐了再吃。

避免吃像涼粉、柿子和綠茶等食物,多吃可以改善貧血狀況的動物肝、腎以及生蠔、牡蠣和紫菜。維生素B12的學名叫做鈷胺素,由於它對貧血症狀有著特殊的改善效果而被人們稱作為”紅色維生素”,它不僅直接參與造血.還是蛋白質與核酸合成的重要威分,並具有強化肝功能的作用。另外,缺乏維生素B6。會使貧血狀況更加嚴重。米糠、牛肝、酵母和養麥中含有大量維生素B6。

三、胎兒期中期(8-----30周)

胎兒期的標準是,已經初具人形,所有臟器都形成,自然流產的危險期基本度過,而且可以自發蠕動。

胎兒期大腦細胞分裂增殖在第11周進入第一高峰期。在母腹中280天時間,平均每分鐘生成腦細胞25萬個。

胎兒進入第5個月,作為智力結構的主要器官視覺、聽覺形成。到第18周具有聽力眼睛一直睜著,到出生前幾周才會閉合。在胎兒期的第5、6月份,不僅有聽力視力,而且具有了記憶的痕跡,即已具備了某種學習能力。

第十周是胎兒發育的重要階段,腦正在迅速發育,每分鐘約有25萬個神經細胞形成,一直到22周胎兒的腦神經才基本發育完善。由此可見,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是孕期的最初三個月,這個時期稱為腦神經細胞激增期,而腦細胞增殖的特點是“一次性完成的”,這就需要孕婦在這一時期特別要注意營養的攝入。若營養不良,胎兒的腦細胞分裂增殖就減少,也就造成腦細胞永久性減少,同時腦細胞的體積增大和髓鞘形成均受到影響,致使智力發生障礙。

有助於大腦發育的幾種食品:

蛋白質作為大腦的直接構成成分的蛋白質存在於肉類的瘦肉,海鮮,牛奶,豆腐,豆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直接來源於動物食物的DHA應當是孕媽咪補充的最佳途徑。海魚蝦特別是深海魚類脂肪中DHA的含量是最高的,包括金槍魚、三文魚、小黃花魚、麵包魚、鮁魚、石斑魚、海鱸魚、鯡魚、鰻魚、鯛魚、基圍蝦等;此外,黑魚、羅非魚中的含量也較高。建議孕媽咪每週能吃3-4次魚蝦類,其中包括一次海魚,以保證胎寶貝DHA的供給。

在植物性脂肪中大量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對頭部毛細血管的健康和氧氣的充分供給起著重要的作用,優化胎寶貝大腦錐體細胞膜磷脂的構成成分。從核桃,松子等堅果類,豆類,食用油等植物性脂肪中可以攝取到。

葉酸又稱維生素BC、維生素M,是B族維生素的後起之秀。它主要存在於豆類、菠菜、番茄、胡蘿蔔及梨、鳳梨、柑橘、胡桃與蛋、魚、肝、腎等食物中。現已人工合成,為一種黃色或橙黃色結晶性粉末,無臭、無味,遇光和熱不穩定,易氧化失去活性。

四、胎兒後期

胎兒的生☆禁☆殖☆禁☆器發育已接近成熟了,已經為分娩做好了準備,將身體轉為頭位,即頭朝下的姿勢,頭部已經進入骨盆。

准媽媽們在懷孕時期不是什麼都能吃的,這時候准媽媽們已經忍了那麼久,為了寶寶日後的發育和自己的健康,不在乎再忍忍了。這些食品仍然是不能碰的。

1、不吃辛辣熱性作料

辣椒、花椒、胡椒、小茴香、八角、桂皮、五香粉等容易消耗腸道水分而使胃腸分泌減少,造成胃痛、痔瘡、便秘。便秘時孕婦用力屏氣解便,使腹壓增加,壓迫子宮內的胎兒,易造成胎動不安、早產等不良後果。不少孕媽咪較喜歡吃酸山楂,但是山楂對子宮有興奮作用,過量食用可使子宮收縮導致流產,所以要少吃。

2、有興奮作用的飲食

含咖啡因的飲料和食品,被孕婦大量飲用後,會出現噁心、嘔吐、頭痛、心跳加快等症狀。咖啡因還會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影響胎兒發育。茶葉含有較豐富的咖啡鹼,飲茶將加劇孕婦的心跳速度,增加孕婦的心、腎負擔,不利於胎兒的健康發育。

3、甜食

糖類等在人體內的代謝會消耗大量的鈣,孕期鈣的缺乏,會影響胎兒牙齒、骨骼的發育。過多食用巧克力也不好,這樣會使孕婦產生飽腹感而影響食欲,結果身體胖了,而必需的營養素卻缺乏了。

4、味精

味精是平時很普通的調味品,但是孕婦就要注意少吃或不吃。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血液中的鋅與其結合後便從尿中排出,味精攝入過多會消耗大量的鋅,不利於胎兒神經系統的發育。

5、人參、桂圓等補品

祖國醫學認為孕婦多數陰血偏虛,食用人參會引起氣盛陰耗,加重早孕反應、水腫和高血壓等;桂圓辛溫助陽,孕婦食用後易動血動胎;所以不宜食用。

6、含有添加劑的食品

罐頭食品含有的添加劑和忌口,是導致畸胎和流產的危險因素,所以孕媽咪要遠離罐頭食品。油條在製作過程的添加明礬,是一種含鋁的無機物,鋁可通過胎盤侵入胎兒大腦,影響胎兒智力的發育,因此在前面我們就主張孕媽咪要改變吃油條的習慣,多吃些全麥製品。

一個神奇的發現: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准媽媽在孕期的飲食偏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出生後的口味選擇。

做這項研究的科學家們在實驗中發現,胎寶寶能通過子宮“品嘗”到食物的味道。試想一下,如果,准媽媽在懷孕時偏愛某種食物,那麼胎兒也可能通過子宮“品嘗”到該食物的味道,這種首次的味覺體驗會對孩子將來的飲食喜好產生直接的影響。

不僅如此,科學家們還發現,胎寶寶除了能“品嘗”到食物的味道外,他們還有超強的記憶力,通過在子宮內的“品嘗”,胎寶寶熟悉媽媽曾吃過的食物味道。

為此,科學家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們讓一些孕婦在妊娠的最後3個月,定時服用胡蘿蔔汁;另外一些孕婦分娩後服用。結果發現:那些在出生前就 “接觸”過胡蘿蔔汁的寶寶,不僅能順利接受這種食物,並且表現出喜歡的傾向;但對於那些出生前沒有“接觸”過胡蘿蔔汁的嬰兒來說,顯然他們對這種食物不太喜歡。

從實驗當中,科學家們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寶寶熟悉母親曾吃過的食物味道,寶寶由此獲得了這樣的資訊――什麼食物是安全的,什麼食物是可食用的。

看來,這是一個非常奇妙的體系。嬰兒在出生前首先在羊水中“認識”這種味道,然後在母乳中得到,最後在餐桌前首次食用。在羊水或母乳中對食物味道的體驗,可能有助於孩子斷奶後對這種食品的接受程度。

科學家們的發現,對偏食的孩子有了新的解釋,當然,也不可忽視遺傳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這個發現同時也帶給我們新的啟示:最為本質的胎教,不是語言,不是音樂,或許就是准媽媽日常生活的習慣,這種習慣對胎兒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從四個月起,早孕反應消失了,胃口越來越好,每天我除了定量的一日三餐之外,還要吃很多營養豐富的食品。營養師建議,從現在開始就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1、三餐定時

忙碌,都應“把吃飯的時間還給自己”。最理想的吃飯時間為早餐7~8點,午餐12點,晚餐6~7點;吃飯時間最好30~60分鐘,進食的過程要從容,心情要愉快。

2、三餐定量

三餐都不宜被忽略或合併,且份量要足夠,每餐各占一天所需熱量的三分之一,或呈倒金字塔型-早餐豐富、午餐適中、晚餐量少。

3、三餐定點

養成定點吃飯的習慣;如果您希望未來寶寶吃飯能坐在餐桌旁專心進餐,那麼您現在吃飯的時候就應固定在一個氣氛和樂溫馨的地點,且儘量不被外界的干擾而影響或打斷用餐。

4、營養均衡而多變化

身體所需的營養儘量由食物中獲得,而非拼命補充維他命,因為目前仍有許多營養素尚未被發現,所以建議您多變化食物的種類,每天可吃25種不同的食物,營養才易充足。

5、以未加工的食物為主

許多母親都曾為孩子不愛吃青菜、正餐,喜吃餅乾、糖果、漢堡、可樂煩惱過,當然習慣的養成很重要,但若母親在懷孕時也儘量多吃原始食物,如五穀、青菜、新鮮水果……,烹調的方式以保留食物原味為主,少用調味料,少吃垃圾食品,讓寶寶還在肚子裡時就習慣此類的飲食模式,加上日後的用心培養,相信母親一定能事半功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