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頭痛 幾分鐘便可解決的小毛病

蔣莉今年28歲, 自大學畢業後, 經常頭痛。 起初, 她以為是工作壓力大的緣故, 可試著什麼都不想, 放下壓力, 仍沒有好轉, 而且吃藥、看醫生, 症狀也未好轉。 後來一位中醫朋友給她試了試按壓療法, 結果沒過多久她的頭痛就有了好轉。

頭痛在當今女性中非常常見, 多在青春期前後起病, 歷時多年, 甚至可達數十年。 在頭痛發作前, 多有各種先兆, 如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和情緒改變等。 其主要臨床特徵是間歇性反復發作的單側或雙側頭痛, 每次發作的症狀及過程相似, 常伴有噁心、嘔吐和厭食等症狀。 在間歇期,

Advertisiment
症狀可完全消失。

中醫認為, 頭痛的發病機制為風邪人腦、淤血阻絡、肝經風火、痰濁蒙竅、精血不足等, 導致腦的氣血不能正常運行……而天柱穴、百會穴和印堂穴是治療頭痛最有效的三個穴位。 天柱穴在後髮際凹陷處, 按揉此處30~50次左右, 對前頭痛有很好的效果。 對於後頭痛除了按揉天柱穴外, 還可按壓後髮際中間的啞門穴, 這樣效果更佳。 印堂穴位于兩眉頭連線的中點上, 點、按、壓此處, 對前頭痛有治療效果。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 用手指推壓、點壓、按壓此處, 對各種頭痛都有效果。

對於偏頭痛, 可用指壓法按摩頭維穴, 能感到明顯的脈搏跳動, 壓揉10~20次左右即可緩解症狀。 如果有頭暈的現象, 可自行按摩合穀穴、足三裡各兩分鐘,

Advertisiment
做腹式呼吸5分鐘, 有條件的可進行兩條腿下蹲運動。

此外, 女性在經期, 也很容易出現頭痛。 因為本身體質較差, 經前或經後氣血會更虛, 頭腦營養跟不上, 於是就會出現頭痛。 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補充氣血。 那麼, 就要請足三裡、太陽穴和印堂穴來幫忙了。 建議每天早上7~9點按揉或艾灸兩側足三裡3分鐘。 月經前7天開始, 分別推前額, 按揉太陽穴和印堂穴2分鐘, 直至月經結束。 當然, 在這段時間內最好不要吃生冷食物。

幫你找穴位

天柱穴:後頭骨正下方凹處, 及即頸脖子處有一塊突起的肌肉(斜方肌), 此肌肉外側凹處, 後髮際正中旁開約2釐米左右即是。

百會穴: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

Advertisiment

印堂穴:前額部, 兩眉頭間連線與前正中線之交點處。

啞門穴:項部, 在後髮際正中直上0.5寸, 第1頸椎下。

頭維穴:在額角髮際直上0.5寸處。

足三裡:取穴時, 從下往上觸摸小腿, 在膝蓋骨下麵, 可摸到凸塊。 即脛骨外側髁。 由此再往外, 斜下方一點之處, 還有另一個凸塊即腓骨小頭。 這兩塊凸骨以線連接, 以此線為底邊向下做一正三角形。 該正三角形的頂點便是此穴。

太陽穴:在耳郭前面, 前額兩側, 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

貼心枕邊語:

中醫認為, 公雞、螃蟹、蝦等食物能動風而使肝陽上亢, 加劇頭痛發作。 防治頭痛, 飲食要力求清淡、新鮮, 避免辛辣、刺激之品,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保證充足的睡眠, 防止過度勞累。 同時, 經期要避免吃醃制的肉類、咖啡、巧克力等,

Advertisiment
這些食物均能誘發頭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