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預防妊高症 其實也很簡單

妊高症是妊娠高血壓綜合症的簡稱, 是孕媽獨有的一種疾病。 一般發生在孕期20周以後, 表現為血壓升高、蛋白尿、水腫。 嚴重時會出現頭痛、眼花、胸悶甚至抽搐, 對母嬰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妊高症的重罪

對媽媽

1. 和普通高血壓一樣, 妊高症也能引起肺水腫、急性腎功能衰竭、急性左心衰、腦血管意外等。

2. 8%~15%的孕媽伴有不同程度的凝血機制障礙, 甚至發生DIC。

3. 10%的孕媽可能發生hellp綜合症, 即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減少等特症性改變。

4.出現腹水、眼底動脈受損甚至失明。

對寶寶

5. 15%的寶寶發生生長受限。

6.胎盤早剝的發生率也占到4.1%。

Advertisiment

7.寶寶因缺血、缺氧而發生宮內窘迫。

血壓略微升高讓細心的孕媽內心忐忑, 醫生更是嚴肅地警告:血壓升高不是小事, 如不及時採取行動積極控制, 妊高症這個不速之客便會不期而至, 甚至成為致命的威脅, 毀掉你原本美好的10月孕期。

自我檢查

1.血壓測量:每天臨睡前及起床後都是自我檢測血壓的好時機。 不過有時激動的情緒、較為激烈的活動都會使血壓攀升。 如果第一次測血壓時顯示升高, 那麼不妨平靜休息一小時後再測。 若血壓仍≥140/90mmHg, 就要小心是否患了妊高症。 >>>孕期4次B超不可少

2.是否水腫:雖然水腫已不做為妊高症的診斷標準, 但超過足踝以上的水腫、嚴重時可蔓延至全身, 甚至在臥床休息後水腫也無法減輕,

Advertisiment
這些都可能提示著妊高症的發生。 對於體重1周內增加大於500g的胖孕媽來說, 水腫也是一種明顯的警告標誌。

3.頭痛、頭暈:孕早期, 很多孕媽會出現輕微的頭痛、頭暈, 這就是妊高症的表現嗎?不完全是。 因為85%以上的孕媽都體會過類似感覺, 這只是正常的妊娠反應而已。 但如果孕期>20周, 頭痛仍繼續加重, 並伴有嘔吐、胸悶, 甚至視物模糊、眼冒金星等症狀, 就要警惕了。

4.排尿:尿量的減少、尿色是否渾濁都可能預示妊高症。

9種女人易妊高

●遺傳的力量是無窮的。 調查顯示40%的妊高症有 家族史。 特別是至親的媽媽或骨肉相連的姐妹有高血壓的孕媽更易患妊高症。

●A型准媽媽。

A型性格不僅是多種疾病的始作俑者, 對孕期健康一樣不利。

Advertisiment
因為A型孕媽對刺激容易產生過度反應, 使血壓升高。

●年輕的孕媽(35歲)也是妊高症的高發人群。

●孕前已被確診患有慢性高血壓、腎炎、糖尿病的孕媽更要密切關注血壓指數。

●孕前超重(BMI=[體重(kg)÷身高m2>24)會增加孕後血壓升高的危險。

●超重固然害處多多, 但營養不良(如低蛋白血症、 嚴重貧血)同樣也會引發妊高症。

●羊水過多、雙胎、糖尿病、巨大兒及葡萄胎等都會 使子宮張力過高, 引起高血壓。

●寒冷和氣溫的變化帶來的不僅僅是感冒, 也增加了准媽媽患上妊高症的危險。

●近年來的缺鈣學說提示, 血鈣的降低也是妊高症易發的因素之一。

打贏這場妊高症遭遇戰

難以預測, 無法根治, 對於妊高症, 難道我們真的束手無策了嗎?當然不, 對於妊娠期高血壓,

Advertisiment
控制權在很大程度上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的。

左側臥位——平穩血壓睡出來

專家認為:左側位的睡姿對於孕媽來說是最健康的, 因為這個姿勢不會給心臟造成壓力, 而且, 還有以下不太為人知的好處。 好處一:利尿。 好處二:減輕子宮對主、髂動脈的壓迫, 增加子宮胎盤血流灌注。 好處三:降低對下腔靜脈壓迫, 回心血量增加, 增加各臟器的血流量, 改善胎盤功能。 好處四:糾正子宮右旋, 有助於糾正子宮胎盤缺氧。 好處五:減少升壓物質血管緊張素的生成。

飲食——高血壓的啄食者?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 有了寶寶更要好好地補。 不過對於妊高症的孕媽咪, 吃東西可是有講究的。 超重是一大危險因素, 所以熱量的限制不可少,
Advertisiment
每日的熱量不要超過2400卡路里。 高蛋白(80-100克的優質蛋白)低脂肪(

應對抽搐——鎮靜才是王道。

如果孕媽在家裡發生了抽搐, 亂作一團不僅於事無補, 更可能火上澆油。 在拔打急救電話的同時, 別忘記拉緊窗簾關閉門窗, 減少聲音、光亮的刺激, 儘量避免抽搐的再次發生。

心理護理——平穩血壓的加油站

心平氣和萬事安。 雖然安定的心緒不是萬能藥, 但對於A型性格的孕媽卻格外重要。 有研究表明, 和平的心情能夠平穩血壓。 觀光賞景、優美的樂曲、一本好書, 都可以帶給人平和的心境, 不妨一試吧。 實在不行, 不妨請教一下心理醫生, 他們會給孕媽們最專業的指導。

自我監測——我的身體我作主

早晚各一次的血壓測量, 使我們成竹在胸。 按時做產前檢查,也讓併發症無所遁形。一旦發生異常,緊急就診才是最安全的方法。

按時做產前檢查,也讓併發症無所遁形。一旦發生異常,緊急就診才是最安全的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