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預產期快到了怎樣能快點生

1 預產期快到了快點生的方法一:勿焦躁

預產期快到了的准媽媽們不要因為胎兒還沒有出生的跡象就過度焦慮。 過度焦慮反而對胎兒的發育以及宮縮有抑制作用。 要知道在預產期只是一個分娩日期的估算, 並不是精確的日期。 在預產期前後2周內分娩都是屬正常的。 過於緊張反而不利於寶寶的到來。

注意:就按照正常的作息時間表來活動, 如果能夠提前休假的話就更好了。

2 預產期快到了快點生的方法二:多溝通

都說母子連心。 那麼快到預產期的產婦在用溫水淋浴時, 可以從肚皮上部沖刷隆起的腹部,

Advertisiment
一邊沖洗, 一邊用手掌溫柔地輕撫腹部, 並配合與胎寶貝的對話, 可以對胎寶貝說“親愛的寶貝, 媽媽知道你在這裡很舒適很溫暖, 但是你知道嗎, 爸爸媽媽是多麼想早點兒見到你啊, 你快點兒出來吧, 出來之後, 我們會好好照顧你, 讓你覺得同樣的舒適溫暖的。 ”

注意:水溫不要過熱或過冷, 每次沐浴時間以不超過15分鐘為宜。

3 預產期快到了快點生的方法三:爬樓梯

孕婦快到預產期還沒反應的話, 可以適當爬爬樓梯, 爬樓梯可以促進准媽媽的血液迴圈, 不僅有利於為胎兒輸送營養物質, 還有助於排出胎兒所產生的廢物。 還能鍛煉孕婦的大腿及臀部肌肉, 增強孕婦體力, 鍛煉大腿和臀部的肌肉群, 可以幫助胎兒入盆,

Advertisiment
使第一產程儘快到來。 對於到了預產期還沒有生的媽媽, 可以採用此方法進行輔助。 但要注意運動的強度不要過於強。

注意:爬樓梯必須適度, 一天不爬超過4層樓梯。 並且不要做激烈的運動, 或者一次爬行太久。 因為寶寶到後期已經完全發育正常了, 如果你突然進行劇烈運動, 有可能導到臍帶在運動過程中繞到胎兒的脖子, 導致胎兒窒息。

4 預產期快到了快點生的方法四:下蹲法

對於爬樓梯吃力的孕婦, 可以在預產期前幾天開始, 每天晚上臨睡前做慢下蹲運動, 一開始以5次慢下蹲為一個單位, 每天做兩個時間單位就可以, 然後逐漸增加到每晚4個下蹲次數, 有的孕媽咪堅持做了兩三天就有效果了。

注意:下蹲時一定動作要慢,

Advertisiment
不用蹲得特別完全, 可以是扶床做到半蹲, 然後再慢慢起來。

5 預產期快到了快點生的方法五:產前操

目前, 產前體操在國外非常流行, 體操不但可以促使胎頭入盆, 而且可以讓孕媽咪身體有了足夠準備, 使身體以既強健又柔韌的狀態進入產程, 增加骨盆底肌肉的韌性和彈性, 順利完成分娩。

方法推薦:提肛運動。 坐在靠背椅子上, 輕吸氣, 以中斷排尿那樣的方法用力收縮肛門、會陰部肌肉, 並盡可能維持一段時間, 然後呼氣放鬆, 每次做10-15次。 這個動作可增強肛門、會陰部肌肉的彈性, 利於分娩;

注意:最好在醫生指導下做體操。 做之前最好讓身體處於最鬆弛狀態, 如排空膀胱, 不宜餐後很快開始。 動作要溫和一些,

Advertisiment
每位孕媽咪的運動量、頻率及動作幅度要注意自我掌握

6 預產期快到了快點生的方法六:多散步

准媽媽如果想要順產, 想在預產期生產的話。 在預產期前幾天就要多散散步, 建議飯後去逛大賣場, 逛久一點, 又有空調不會熱。 也可以選擇到花園逛逛, 呼吸清新空氣, 對胎寶寶也有好處。 散步可以呼吸新鮮空氣, 在妊娠末期, 散步可以幫助胎兒下降入盆, 鬆弛骨盆韌帶, 為分娩做準備。 散步時可以邊走動, 邊按摩, 邊和孩子交談。

注意:注意安全, 儘量選擇人少的時間去逛, 以免發生意外。

7 注意!!

雖然說臨床上加快生產的方法有很多, 如打催產針、刺激乳☆禁☆頭、水蛇敲門等等方法。 但在這裡小編並不建議快到預產期的孕媽媽使用這些方法。

Advertisiment

因為這些方法尤其是催產素催產針的使用其功效很足, 而預產期只是預計分娩的日期, 與實際受孕日期有一點差異的, 並且因為胎兒在子宮內的生長、孕婦自身的差異性等等。 在預產期的前後2周內分娩都是正常的。 而如果一味的在快到預產期時就盲目催產, 可能反而會引起對產婦以及胎兒的傷害。

所以, 如果只是快到預產期, 並不是已經超過預產期的准媽媽們, 小編更多的是建議採用以上幾種方法來加快生產。 自然溫和無副作用。

8 健康小提示

預產期的判斷是從末次月經的第一天開始算起, 滿40周這一天就是算為預產期。 但絕大多數人都不可能是在預產期這一天就分娩的, 可能提前也可能推遲。 所以正常分娩的時間,其實是37周到42周這個時間段。在37周之前分娩的,叫作早產;42周後分娩的,稱之為過期產。在37周到42周之間分娩都算是正常分娩,只要在這個範圍內都可不用太過擔心。

所以正常分娩的時間,其實是37周到42周這個時間段。在37周之前分娩的,叫作早產;42周後分娩的,稱之為過期產。在37周到42周之間分娩都算是正常分娩,只要在這個範圍內都可不用太過擔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