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音樂能改變孩子的心智模式

在寶寶藝術早教過程中, 讓寶寶經常聽音樂, 潛移默化地養成一種“音樂細胞”。 “音樂細胞”的培養有助於形象思維和創造潛能的開發,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所謂“莫札特效應”。 音樂為什麼能夠改變心智模式呢呢?

音樂能改變孩子的心智模式
莫札特效應與嬰幼兒音樂教育
“莫札特效應”的效果來自于多項研究, 如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心理學家法蘭西斯?魯斯切和她的同事們發現, 聽莫札特的音樂可以改善人體的計算和空間感知能力, 在聽了莫札特的音樂後, 就連老鼠都能在迷宮遊戲中得高分。
Advertisiment
莫札特的音樂能提高人的學習和記憶能力, 這種現象後來被稱作“莫札特效應”。
美國音樂人、教師、暢銷書《莫札特效應》一書的作者唐?坎貝爾指出, 從樂理上說, “莫札特效應”的科學依據, 是莫札特的音樂具有使人身心平衡的因素:音樂結構完善、音區適中、樂句對稱等, 而且莫札特的音樂節奏與人類大腦的一些節奏週期相符。
後來有學者指出, 具備上述特點的音樂並非只有莫札特的音樂作品, 適合嬰幼兒心智發育的音樂還有很多, 比如巴羅克時期的許多傑出音樂家, 如巴赫、維瓦爾第、勃拉姆斯等的作品都是寶寶寶貴的精神食糧。
在嬰幼兒時期, 寶寶的大腦具有最大的學習潛力, 它的活躍程度是成人的兩倍, 坎貝爾認為音樂教育會讓寶寶更快樂、更健康、注意力更集中。
Advertisiment
音樂應成為寶寶精神上的主食, 而不是可有可無的零嘴。
用音樂優化“心靈基因”
研究表明, 與生理因素一樣, 精神心理因素同樣存在著遺傳複製的“印刻效應”, “心靈基因”對人生的影響絲毫不亞于生理基因。 所幸的是“心靈基因”可以通過後天的影響而改變, 這種改變(優化)進行得越早, 越有利於引導未來的人生和命運。 無疑, 音樂的薰陶是優化“心靈基因”的最為有效的手段之一。
音樂為什麼能夠改變心智模式呢?
1、音樂促進全腦開發
有研究者指出, 欣賞音樂是一種運用大腦多個部位的複雜運動。 音樂美感靠右腦體驗, 對音樂的理解和分析靠左腦完成。 左右腦同步協調運行,
Advertisiment
對寶寶心智的發育意義重大。 長期音樂陪伴可以有效地啟動寶寶的右腦, 避免其成年後形成語言邏輯思維占絕對優勢的“左腦型”思維的弊端。
2、音樂有助於提高情緒智商
音樂所帶來的豐富而細膩的感情體驗是其他活動形式遠遠不及的。 音樂可以極大豐富寶寶的心靈世界, 為其認識和把握感情因素, 實現內心和諧和人際協調打下基礎。 事實表明, 長期浸淫於音樂氛圍中的寶寶往往表現得溫文爾雅、氣質不凡, 且容易與人相處。 3、音樂的矯治和遮罩作用 音樂治療學認為, 音樂可以説明人們從失衡和紊亂中恢復常態, 對心理、行為偏差起到某種矯治作用。 當和諧的音樂充滿內心時, 來自外界(包括家庭內部)的不良資訊會在一定程度上被遮罩和抵消,
Advertisiment
從而保護寶寶的身心健康成長。
小編總結:讓寶寶多聽音樂, 有利於其智商情緒的提高, 有助於形象思維和創造力的開發, 更能促進寶寶的心智開發, 因此爸爸媽媽們更應該對寶寶進行早期的音樂藝術教育。
(兼職編輯:陳小娟)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測試微量元素真的能改變孩子嗎

    你好,微量元素對孩子生長發育是至關重要的,缺少任何一種都會給孩子帶來嚴重的疾病,例如缺鈣引起抽搐癲癇,缺鐵引起貧血等等,當孩子表現出某種疾病的時候醫師會建議去測試微量元素,不過不用過於擔心,因為很多... [詳細答案]

  • 1回答

    zen樣才揣摩到六歲孩子的心理

    你好,若孩子無疾病現象,這種情況考慮跟性格脾氣有關,建議適當的予以教育引導,告訴他這樣的舉動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另外推薦你看央視科教頻道的“超級育兒師”,在育兒方面能有不錯的啟發。 [詳細答案]

  • 3回答

    想要更加瞭解孩子的心理要看什麼書比較好?

    《憂慮的孩子:兒童焦慮症的確認與心理康復》 若輕心理健康諮詢論壇線上 -- 我的天地 作者:(美)保羅·福克斯曼 著,張勝康 譯內容提要:焦慮是最普遍的心理疾患和情緒疾患,它在人的童年時代生根、發芽... [詳細答案]

  • 3回答

    怎樣改變孩子的壞脾氣啊?

    孩子的壞脾氣有很大程度都是大人有意無意幫助養成的,所以想要改掉孩子的壞脾氣首先家長要檢查自己在與孩子的共同生活中有哪些做得不當的地方,搞清楚之後再去改變與孩子交流和共處中存在的不當的地方。3歲的孩子... [詳細答案]

  • 1回答

    尿床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嗎?

    患有夜遺尿症的兒童表現為缺乏自信心、處世能力降低、焦慮、恐懼集體生活,嚴重者可導致孩子成年後與人溝通困難、偏執,或有暴力傾向等。一定要及時的治療,並且家長與孩子經常溝通。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