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音樂智慧,有用嗎?

音樂智慧是指察覺、辨別、改變和表達音樂的能力;這項智慧包括對節奏、音調、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

重要性

音樂智慧不像語言或邏輯數理智能那樣對於人類發展不可或缺。 但是, 作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需要以音樂為手段, 培養心靈的美感(和諧、統一)。 對兒童進行音樂智慧的培養, 能夠鍛煉其對音樂的興趣和欣賞能力, 陶冶情感, 激發創造性, 以達到身心健康和諧的發展。

此外, 音樂可以鍛煉一個人的思維。 我們經常可以在一些從小學習樂器的人身上發現, 他們的頭腦反應速度較快, 悟性較高。

Advertisiment
這是因為, 從小學習樂器的孩子很早就開始鍛煉注意力的分配, 手眼的協調和反應, 甚至是通過識譜來鍛煉記憶力。

多元智慧理論認為, 音樂智慧在人類個體天賦中是最早出現的。 並且, 童年期是一個人音樂智慧發展的決定性時期。 尤其是3—5歲, 是發展兒童對節奏和音調敏感性的關鍵期。 因此, 從小培養兒童的音樂智慧, 不僅有利於兒童的學習和智慧發展, 還是他們今後人生道路得到精彩生活風景的需要。

父母自測

1、您是否能輕易辨別出音調准不准? 是 不確定 否
2、您是否對節奏很敏感, 能輕易把握一首歌曲的基本節奏? 是 不確定 否
3、您是否常常一面工作, 一面聽(或哼唱)音樂? 是 不確定 否
4、對一首新歌, 只要聽過幾次就可以大致地把它唱或彈出來? 是 不確定 否
5、您是否能很輕鬆地把握一首音樂作品中的情緒? 是 不確定 否
6、學外語的時候,

Advertisiment
您是否善於模仿語音語調? 是 不確定 否
7、您是否能繪聲繪色地朗誦文章? 是 不確定 否

每道題回答“是”得3分, 回答“不確定”得2分, 回答“否”得1分。

17—21分, 您的音樂智慧很強;
12—16分, 您的音樂智慧較強;
7—11分, 您的音樂智慧一般。

特別提醒:

音樂智慧可以說是八大智慧中受遺傳因素影響較多的一個, 但不能絕對地認為只有音樂智慧高的父母才能培養出樂感好的孩子。 確切的說, 父母對孩子後天的培養方法是否得當才是最關鍵的因素, 因此, 即使您的音樂智慧測試得分不高也沒有關係。 注意早期的胎教, 讓孩子從小在充滿音樂的環境中成長,

Advertisiment
適當引導孩子學習一些樂器(當然前提是孩子感興趣)都能夠有效地提升孩子的音樂智慧。

兒童特徵

一般來說, 音樂智慧較強的兒童具有如下表現特徵:

喜歡選擇音樂活動, 喜歡聽音樂、唱歌;
能準確地定音;
容易記住曲調, 還能順利地並正確唱出或演奏出這個曲調;
能很快地學會識譜;
能自己創作簡單的曲調, 善於發現生活中簡單的樂器。

寶寶測試

1、唱一首2/4拍的兒童歌曲(如小星星), 讓寶寶跟著音樂的節奏拍手。
觀察重點:寶寶是否能準確模仿2/4拍的節奏。 是 否

2、放一首活潑輕快的兒童歌曲, 對寶寶說:“和媽媽一起來跳舞好嗎?”
觀察重點:看寶寶是否能隨著音樂節奏扭動身體。 是 否

3、準備一隻小鼓, 或者其他可以敲擊出聲音的東西,

Advertisiment

對寶寶說:“我們一邊唱歌一邊打鼓好嗎?”
觀察重點:看寶寶是否會有節奏地敲擊鼓。 是 否

4、選一首簡單的短童謠唱給寶寶聽, 對寶寶說:“跟媽媽一起唱好嗎?”
觀察重點:看寶寶是否能跟唱短童謠。 是 否

5、經常對寶寶唱同一首較長的童謠(也可以放磁帶給寶寶聽), 一段時間之後對寶寶說“還記得那首歌嗎?寶寶能不能唱唱看?”
觀察重點:看看能重複童謠中的一部分 是 否

6、播放一首簡單的童謠給寶寶聽, 幫助他(她)理解歌詞大意。 對寶寶說:“能不能用舞蹈動作來表示, 告訴媽媽這首歌唱的是什麼意思啊?”
觀察重點:看寶寶是否能隨音樂做出相應的動作。 是 否

此測試適用於25—30個月的寶寶。

每道題回答“是”得2分,

Advertisiment
回答“否”得1分。

測試分值在6—12分之間, 您的寶寶得分越高, 說明他的音樂智慧發展得越好。

環境創設

想要培養孩子的音樂智慧, 最重要的是為孩子創設一個寬鬆、自由的音樂環境, 讓孩子學會傾聽, 學習用音樂表達自己的感情, 特別是要鼓勵孩子的自發性音樂活動, 以保持他們對音樂的濃厚興趣。
提升孩子的音樂智慧, 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聽唱簡單的童謠

喜歡唱唱跳跳是孩子的天性, 不妨多為孩子挑選一些活潑歡快, 歌詞簡單易懂的童謠, 時常帶著孩子聽聽、唱唱、跳跳, 同時引導孩子關注童謠的節奏, 音色, 旋律的起伏, 樂曲的情緒等。 讓孩子喜歡音樂, 帶著愉快的情緒感受音樂。

背景音樂

與前面主動地感受音樂不同, 這裡是指讓音樂成為周圍環境的一部分,譬如,在早晨起床的時候,吃飯的時候,玩耍的時候放一些音樂,讓孩子身在音樂環境之中,不知不覺地吸收音樂的元素,增強樂感。有時,播放背景音樂還能達到一些特殊的目的。當孩子過度興奮,和緩的音樂能説明孩子穩定情緒;下午當孩子昏昏欲睡時,節奏歡快的音樂可以振奮精神。

遊戲

不少孩子很喜歡玩音樂遊戲。譬如,敲碗打盆,跺腳拍手;爸爸拍手拍出一個節奏,讓孩子模仿一下,也可以讓孩子做示範者,用自己發明的節奏來考考爸爸和媽媽。在易開罐裡放上數量不同的豆子或石子,有節奏地搖晃,或輕或重,或緩或急。人手一個,一家人就可以開一個“沙球”家庭音樂會了。

樂器

學習樂器需要手眼協調分工,這對帶動孩子其它方面的智慧鍛煉也有一定的幫助。但是,4歲以前的兒童,由於小肌肉還沒有發育完全,學習樂器可能有點勉強。再加上小年齡的孩子注意力不夠集中,又比較喜歡玩,枯燥單調的樂器學習對他們來說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有可能會造成他們的厭煩情緒,所以,學習樂器最好還是在孩子4歲之後再進行。

各種音樂會

家庭有濃厚的音樂氛圍固然重要,帶孩子參加各種音樂活動,進入藝術的殿堂也是很好的方法。音樂會、芭蕾舞、歌劇、各種演唱會和各種音樂活動都可以讓孩子參加,讓孩子接受藝術的薰陶。這些活動可以培養孩子的樂感和節奏感等,尤其能提高孩子的音樂素養,陶冶審美情調,開闊藝術眼界。

特別提醒:

目前,越來越多的家長要求孩子學習樂器。我們要提醒那些心急的家長:要從培養孩子對音樂和樂器的興趣著手,不要強迫孩子。因為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會對音樂感興趣,如果孩子不感興趣,一味的強求,只能造成孩子對音樂的反感。把同樣的時間和精力花在他們所喜歡和擅長活動上,也許可以令他們有更好的發展。

培養孩子音樂智慧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有一點是至關重要的,那就是要在家庭中為孩子營造一個較為寬鬆和自由的音樂氛圍。美國著名教育家布盧姆在他的《在幼兒期的天賦發展》一書中指出,他所研究的那些天才鋼琴家,很多並非來自音樂世家。但是,他們大多數都有一個溫和、關愛和支持他們的家長,有一個輕鬆、自由、愉快的學習氛圍。

這裡是指讓音樂成為周圍環境的一部分,譬如,在早晨起床的時候,吃飯的時候,玩耍的時候放一些音樂,讓孩子身在音樂環境之中,不知不覺地吸收音樂的元素,增強樂感。有時,播放背景音樂還能達到一些特殊的目的。當孩子過度興奮,和緩的音樂能説明孩子穩定情緒;下午當孩子昏昏欲睡時,節奏歡快的音樂可以振奮精神。

遊戲

不少孩子很喜歡玩音樂遊戲。譬如,敲碗打盆,跺腳拍手;爸爸拍手拍出一個節奏,讓孩子模仿一下,也可以讓孩子做示範者,用自己發明的節奏來考考爸爸和媽媽。在易開罐裡放上數量不同的豆子或石子,有節奏地搖晃,或輕或重,或緩或急。人手一個,一家人就可以開一個“沙球”家庭音樂會了。

樂器

學習樂器需要手眼協調分工,這對帶動孩子其它方面的智慧鍛煉也有一定的幫助。但是,4歲以前的兒童,由於小肌肉還沒有發育完全,學習樂器可能有點勉強。再加上小年齡的孩子注意力不夠集中,又比較喜歡玩,枯燥單調的樂器學習對他們來說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有可能會造成他們的厭煩情緒,所以,學習樂器最好還是在孩子4歲之後再進行。

各種音樂會

家庭有濃厚的音樂氛圍固然重要,帶孩子參加各種音樂活動,進入藝術的殿堂也是很好的方法。音樂會、芭蕾舞、歌劇、各種演唱會和各種音樂活動都可以讓孩子參加,讓孩子接受藝術的薰陶。這些活動可以培養孩子的樂感和節奏感等,尤其能提高孩子的音樂素養,陶冶審美情調,開闊藝術眼界。

特別提醒:

目前,越來越多的家長要求孩子學習樂器。我們要提醒那些心急的家長:要從培養孩子對音樂和樂器的興趣著手,不要強迫孩子。因為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會對音樂感興趣,如果孩子不感興趣,一味的強求,只能造成孩子對音樂的反感。把同樣的時間和精力花在他們所喜歡和擅長活動上,也許可以令他們有更好的發展。

培養孩子音樂智慧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有一點是至關重要的,那就是要在家庭中為孩子營造一個較為寬鬆和自由的音樂氛圍。美國著名教育家布盧姆在他的《在幼兒期的天賦發展》一書中指出,他所研究的那些天才鋼琴家,很多並非來自音樂世家。但是,他們大多數都有一個溫和、關愛和支持他們的家長,有一個輕鬆、自由、愉快的學習氛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