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零花錢全方案大作戰 原來孩子零花錢這麼重要!

養生之道網導讀:

給孩子一份屬於他的零花錢, 一份他能夠自主支配的零花錢, 也許很多育兒的煩惱就迎刃而解了。 其實, “零花錢”好處多多, 關鍵在於家長會不會利用。 ……

Advertisiment

文/徐晴

你一定不會陌生這樣的場景:在商場、超市, 或公園、景點, 小朋友因為父母沒有滿足自己要購買玩具、書籍、衣服、零食等願望而當街大哭大鬧。 一旁的父母, 或低聲下氣, 好言相勸, 卻最終不得不向孩子妥協;或言辭激烈, 怒目而視, 任孩子大聲哭鬧, 甚至在地上撒潑打滾;或乾脆扔下孩子, 疾步離去, 讓孩子不得不驚恐地在後面苦苦追趕……

▲要滿足他的物質欲望嗎?

面對孩子的物質欲望, 到底該不該滿足呢?年輕的父母們立刻分門別派, 各有說法。

1、滿足派

他們高興了, 父母也快樂了

現在生活富裕了, 孩子的願望我都要盡可能地滿足。 別說買玩具、書籍、衣服、零食, 就是買大物件, 我也會全力以赴的。

Advertisiment
錢是身外之物, 父母辛辛苦苦一輩子, 就希望兒女們能生活幸福, 滿足他們的願望, 不讓他們受委屈。 他們高興了, 那我們也就快樂了!

2、不滿足派

額外需求一律不滿足, 不能慣壞了他小孩子懂什麼, 他們喜歡的玩具一點兒也不好玩, 對學習知識也沒幫助;他們喜歡的衣服顏色不搭配, 圖案很幼稚, 款式很怪異;他們喜歡吃的零食就更不能買了。 他們需要的東西我看著合適的話會買, 但是額外的需求我不會滿足。 我不能把孩子慣壞。

▲欲望無止境, 無法滿足怎麼辦?

人的物質欲望是無止境的。 如果父母儘量滿足孩子, 會不會把孩子的“胃口”越喂越大?父母不懂得拒絕, 會不會使孩子對金錢沒概念?物質滿足太簡單,

Advertisiment
太容易, 孩子會對得來的東西不珍惜, 會不會對父母的付出少了一分感恩之心?面對琳琅滿目、品種繁多的商品, 力不從心的時候, 父母該如何面對孩子?

1、不給, 會不會令他更想要?

剛開始孩子對玩具、衣服、零食等的需求是物質上的需求, 但如果父母經常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 再三限制, 再三壓抑, 孩子反而會覺得“得不到的是最好的”。 父母的行為會不會不但沒有削弱孩子對它們的渴望, 反而會使孩子想得到的願望更加強烈?物質上的需求會不會轉化成了心理上的需求?願望強烈到一定程度, 孩子是不是會想出“變通”的辦法來實現自己的願望?會不會背著父母做, 讓阻礙實現願望的人不知情?

2、情緒派

完全看自己心情和孩子的情緒。

Advertisiment
遇到孩子要買這個買那個的時候, 真不知道該如何妥善處理。 如果自己的情緒好或者孩子當時比較強硬, 那就滿足他們的願望;如果心情不好或者孩子當時比較好說話, 那就不買。 其實我的內心也很糾結:既不能讓他養成要什麼給什麼的習慣;但也不想讓他變成“葛朗台”, 把錢看得太重, 不懂得用錢去換回物質的享受和精神的愉悅。

3、無原則也是問題

父母處理問題的無原則性會不會導致孩子沒有安全感?他們會不會無法對成年人的反應做出合理預期?他們會不會將來也成為喜怒無常的人

▲來, 數數零花錢的好處

父母總在糾結要不要滿足以及如何滿足孩子的物質欲望, 其實, 不妨試著把決定權交給孩子,

Advertisiment
給他零花錢, 讓孩子自己做主。 也許, 孩子會變得不一樣!

1、正確認識金錢

有了自己的零花錢, 可以讓孩子懂得金錢是人們用來交換物品的媒介, 有了錢可以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 享受它們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同時, 讓孩子懂得錢是父母通過辛勤勞動獲得的, 讓他從小明白父母養家不易, 時時懷揣感恩之心。

2、培養“數”的概念

孩子零花錢, 不可避免地會和數字打交道。 這種融匯於生活中的直接學習比從書本上枯燥的間接學習, 更易於被孩子接受和掌握。 在使用零花錢時, 從認識數位開始, 到數位大小的比較, 從10以內加減法, 到小數的概念和運算, 等等都會經常遇到, 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並熟練掌握了。

3、建立內心的控制力

建立零花錢制度可以讓孩子品嘗到延遲滿足的快樂。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史考特·派克博士在《心靈地圖:追求愛和成長之路》中談到,“不逞一時之快就是重新安排生活中快樂與痛苦的順序。先面對痛苦,把問題解決,事後享受到的快樂也越大,這是唯一正確的生活方式。”當孩子看到所要購買的物品價格超出自己的零花錢時,他們必須學會忍耐,忍受不能及時佔有的痛苦,控制購買的欲望和衝動。在積攢零花錢的過程中學會逐步適應困境,磨煉意志。最後當能把心愛的物品買回來時,那種得到後的滿足以及所體會到幸福歡樂的程度一定是極高的。人的一生,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戀愛、婚姻,會遇到太多類似這樣現實與欲望的衝突、理想與夢想的差距,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架構起了“痛苦—忍耐—成功”的心理力量,他可能會更有勇氣和能力去面對未來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波瀾。

4、社會交往能力

零花錢是屬於孩子自己能夠自由支配的錢,慢慢地,他們會悟出要“用儘量少的錢,買儘量多的東西”的道理和方法。這些都會促使他們開動小腦筋,增強與社會、與相關人員的互動。比如,5歲的妮妮在有了零花錢之後,平生第一次有勇氣和陌生人砍價。

由此可見,讓孩子擁有零花錢不僅能滿足他獨立自主的願望,又歷練他的勇氣,增強信心,鍛煉能力,做家長的何樂而不為呢?

▲零花錢全方案,馬上啟動!

如何給孩子零花錢,當然需要一個穩妥全面的方案支持。一起來看看吧!

1、孩子多大時父母可以給零花錢?

關鍵字:獨立意識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成長時間表,而且物質購買欲望的形成還會受到家庭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因此無法確定一個統一的時間。但是,當父母感到與孩子在這方面的矛盾逐漸增多,爭吵哭鬧的頻率和程度都愈來愈頻繁和強烈的時候,也許意味著孩子在反抗父母原來的管束了,他們的獨立意識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他們需要自己支配自己的生活了。這也在提示我們,該適當放手,讓孩子擁有一定自主權了。

關鍵字:消費環境、孩子年齡

零花錢給多了,達不到讓孩子合理控制欲望,養成量入為出好習慣的教育目的;給少了,孩子又總覺得錢不夠花,實現不了給零花錢的初衷。這個數量該如何把握,頻率該如何掌握?父母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並且結合當地的物價水準確定給付的金額和頻率。原則是既能讓孩子體會到在一定範圍內掌控自己生活的快樂與成就,又能讓孩子逐步體會到延遲滿足的心理感受,讓他們學會等待,掌握逐漸釋放內心欲望的控制力。

2、零花錢的使用範圍?

關鍵字:解決購買矛盾

剛開始父母總會困惑於零花錢的使用範圍,究竟該如何界定才算合理。如果使用範圍過窄,零花錢則幾乎無用武之地;如果使用範圍過寬,並且與給付的金額不匹配,則會引發孩子的不滿。既然零花錢制度設立的初衷是為了解決成年人與孩子之間就某些物品是否需要購買的矛盾,那麼就不妨將零花錢的使用範圍確定為:父母不同意給孩子購買,但孩子卻有意願佔有、享用的小件物品和玩耍權利。比如小型玩具、裝飾品、零食、遊戲票、小型遊樂設施門票等。

3、零花錢的使用需要記錄嗎?

關鍵字:零花錢管理

將每次給付零花錢的金額、購物時間、購物地點、購物金額、購物名稱等一一作好記錄。定期將記錄和零花錢餘額清點整理一次。這樣類似記帳的做法不僅有利於孩子零花錢的管理,養成他們做事井井有條的好習慣,而且也有利於他們形成更加成熟、理性的消費和理財觀。

翻看以前的使用記錄,父母不用在一旁“指點江山”,孩子自己也會逐漸品出個中味道,說不定還會想起當時購物中發生過的點點滴滴,享受美好、溫馨的回憶。

4、當零花錢不能滿足需求時,如何處理?

關鍵字:溫柔而堅定

給孩子零花錢,也無法完全避免孩子欲求得不到滿足時,會產生失落、難過、悲傷、憤怒等情緒的問題。而且,這種情況在規則剛開始建立時會經常出現。這不僅是孩子情緒的一種宣洩和釋放,也是試探家長底線的一種手段。父母首先可以反思一下規則制定的細節設置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調整。如果合理,則可以溫柔堅定地執行規則。

有一天,當你發現孩子能夠合理控制自己內心的欲望,並能夠正確處理需求與現實之間的衝突的時候,零花錢方案就大功告成了!

3、建立內心的控制力

建立零花錢制度可以讓孩子品嘗到延遲滿足的快樂。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史考特·派克博士在《心靈地圖:追求愛和成長之路》中談到,“不逞一時之快就是重新安排生活中快樂與痛苦的順序。先面對痛苦,把問題解決,事後享受到的快樂也越大,這是唯一正確的生活方式。”當孩子看到所要購買的物品價格超出自己的零花錢時,他們必須學會忍耐,忍受不能及時佔有的痛苦,控制購買的欲望和衝動。在積攢零花錢的過程中學會逐步適應困境,磨煉意志。最後當能把心愛的物品買回來時,那種得到後的滿足以及所體會到幸福歡樂的程度一定是極高的。人的一生,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戀愛、婚姻,會遇到太多類似這樣現實與欲望的衝突、理想與夢想的差距,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架構起了“痛苦—忍耐—成功”的心理力量,他可能會更有勇氣和能力去面對未來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波瀾。

4、社會交往能力

零花錢是屬於孩子自己能夠自由支配的錢,慢慢地,他們會悟出要“用儘量少的錢,買儘量多的東西”的道理和方法。這些都會促使他們開動小腦筋,增強與社會、與相關人員的互動。比如,5歲的妮妮在有了零花錢之後,平生第一次有勇氣和陌生人砍價。

由此可見,讓孩子擁有零花錢不僅能滿足他獨立自主的願望,又歷練他的勇氣,增強信心,鍛煉能力,做家長的何樂而不為呢?

▲零花錢全方案,馬上啟動!

如何給孩子零花錢,當然需要一個穩妥全面的方案支持。一起來看看吧!

1、孩子多大時父母可以給零花錢?

關鍵字:獨立意識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成長時間表,而且物質購買欲望的形成還會受到家庭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因此無法確定一個統一的時間。但是,當父母感到與孩子在這方面的矛盾逐漸增多,爭吵哭鬧的頻率和程度都愈來愈頻繁和強烈的時候,也許意味著孩子在反抗父母原來的管束了,他們的獨立意識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他們需要自己支配自己的生活了。這也在提示我們,該適當放手,讓孩子擁有一定自主權了。

關鍵字:消費環境、孩子年齡

零花錢給多了,達不到讓孩子合理控制欲望,養成量入為出好習慣的教育目的;給少了,孩子又總覺得錢不夠花,實現不了給零花錢的初衷。這個數量該如何把握,頻率該如何掌握?父母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並且結合當地的物價水準確定給付的金額和頻率。原則是既能讓孩子體會到在一定範圍內掌控自己生活的快樂與成就,又能讓孩子逐步體會到延遲滿足的心理感受,讓他們學會等待,掌握逐漸釋放內心欲望的控制力。

2、零花錢的使用範圍?

關鍵字:解決購買矛盾

剛開始父母總會困惑於零花錢的使用範圍,究竟該如何界定才算合理。如果使用範圍過窄,零花錢則幾乎無用武之地;如果使用範圍過寬,並且與給付的金額不匹配,則會引發孩子的不滿。既然零花錢制度設立的初衷是為了解決成年人與孩子之間就某些物品是否需要購買的矛盾,那麼就不妨將零花錢的使用範圍確定為:父母不同意給孩子購買,但孩子卻有意願佔有、享用的小件物品和玩耍權利。比如小型玩具、裝飾品、零食、遊戲票、小型遊樂設施門票等。

3、零花錢的使用需要記錄嗎?

關鍵字:零花錢管理

將每次給付零花錢的金額、購物時間、購物地點、購物金額、購物名稱等一一作好記錄。定期將記錄和零花錢餘額清點整理一次。這樣類似記帳的做法不僅有利於孩子零花錢的管理,養成他們做事井井有條的好習慣,而且也有利於他們形成更加成熟、理性的消費和理財觀。

翻看以前的使用記錄,父母不用在一旁“指點江山”,孩子自己也會逐漸品出個中味道,說不定還會想起當時購物中發生過的點點滴滴,享受美好、溫馨的回憶。

4、當零花錢不能滿足需求時,如何處理?

關鍵字:溫柔而堅定

給孩子零花錢,也無法完全避免孩子欲求得不到滿足時,會產生失落、難過、悲傷、憤怒等情緒的問題。而且,這種情況在規則剛開始建立時會經常出現。這不僅是孩子情緒的一種宣洩和釋放,也是試探家長底線的一種手段。父母首先可以反思一下規則制定的細節設置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調整。如果合理,則可以溫柔堅定地執行規則。

有一天,當你發現孩子能夠合理控制自己內心的欲望,並能夠正確處理需求與現實之間的衝突的時候,零花錢方案就大功告成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