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零用錢是允許孩子犯錯的錢嗎?

父母既然給了孩子零用錢就應該給孩子自主花錢的權利。 零用錢是歸孩子所有的, 當然也應該歸孩子自由支配。 只要數額不是十分巨大, 事情沒有多麼惡劣的後果, 就允許孩子自己用吧, 哪怕孩子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犯一些錯誤。

不久前, 我在一個小賣店裡偶然遇到了多年不見的好朋友, 這個好朋友就是記憶中童年時期的“不良食品”——“真德格”。 起初妻子責怪我買連孩子都不吃的不良食品, 可是在咬第一口“真德格”的瞬間, 我立刻感受到久遠的幸福, 想起了和小夥伴一起把“真德格”放在炭火爐上烤著吃的童年。

Advertisiment

兒時的一段記憶隨之浮現腦海裡, 也聯想起來我的“零用錢”記憶。 第一次拿到零用錢是小學四年級, 那時, 不知道爸爸是怎麼想的, 在新學期開學的那天, 爸爸給了我零用錢。 有生以來第一次擁有自己的零用錢, 當時激動的心情如今也記憶猶新。 好幾天腦子裡想的都是要怎麼花這筆錢, 最後我決定去買“真德格”。 仿佛為了彌補以前沒有吃得過癮的遺憾, 那天我買了很多很多, 最後不得不把同學叫來開了一場“真德格派對”。 之後的好長一段時間, 我嘗試著過度消費的苦果, 不僅被父母狠狠教訓一通, 還要過好幾個月沒有零用錢的日子。

零用錢是一筆允許孩子犯錯誤的錢。 孩子在管理金錢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很多錯誤。

Advertisiment
就像我小時候, 領到零用錢就迫不及待去花錢, 之後的一段時間弄得自己狼狽不堪。 即使這樣父母也不要斥責、恐嚇或者過度干涉他們。 畢竟, 零用錢的主人是孩子, 一個人擁有權利才會負責任。

其實, 父母眼裡的這些錯誤本身也有一定的意義。 需要自己承擔後果的時候其教育效果是更大。 孩子長大後, 那些刻骨銘心的記憶會防止他在人生道路上犯更大的錯誤。 一旦給了孩子零用錢, 不管他買什麼或者錢夠不夠用都是孩子自己看著辦的。 即使過度消費或衝動購物, 父母絕對不能馬上伸手援助, 務必要讓孩子嘗到錯誤行為的代價。

通過這樣的經歷, 孩子會逐漸明白一個道理:一時衝動買了不必要的東西,

Advertisiment
日後真正需要買東西的時候就沒有錢了。 還有, 在面對自己失誤造成的困境和度過這種困境的過程中, 他們將學會如何合理消費。

想讓孩子在錯誤中學到東西, 父母就不能任意追加零用錢或者提前發放零用錢。 如果孩子哭著鬧著要錢或父母因為一時心軟而多給零用錢, 孩子就不會有計劃、合理地安排消費。 要和孩子約定好給零用錢的時間, 零用錢不是隨時要、隨時給的錢。 在這方面父母可以利用記錄家庭大小事的月曆, 標明發零用錢的日子。 如果孩子突然要求給零用錢, 只要把月曆上的日子給他看就行了。 父母也一定要在約定的日子裡給孩子零用錢, 不能以任何理由違約。

不僅是孩子, 父母也要嚴格遵守零用錢有關的約定。

Advertisiment
絕對不能因為這個月零用錢有了剩餘, 就減少下個月的零用錢。 對父母而言, 零用錢是微不足道的小數, 對孩子可不然, 零用錢對孩子的意義超過“錢”本身:零用錢代表了父母對孩子的“信任”和“尊重”。 假如因為有了特殊事情父母必須加給零用錢, 就必須減少孩子下個月的零用錢, 或者讓孩子做家務來補償。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 父母都不能在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之前替他解決。 否則將會剝奪孩子在錯誤中學習的機會。 有時, 父母也要試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默默觀察孩子自己解決困難的過程。 唯有如此, 孩子才能成為獨立成才的樹木。

允許孩子在不斷犯錯不斷糾正的過程中使用零用錢,

Advertisiment
這樣孩子才能增長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經驗和技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