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隨手塗鴉開發幼兒繪畫潛能

讓孩子自己動手, 留下童年的點點滴滴, 從小就陪孩子玩繪畫, 能自然地培養孩子的藝術細胞及審美觀, 就算寶寶沒有與生俱來的繪圖能力, 也能成為“人工”的藝術寶寶。

幼兒繪畫能力發展歷程

有的媽咪會說:“寶寶的‘大作’看起來都像胡亂塗鴉一通, 究竟哪些是具有價值性的呢?”教您一些判定的方法, 就幼兒各年齡的繪畫能力發展重點及特徵作說明, 讓您該扔的扔, 該留的留, 絕不錯丟一件。

專家說明, 從無意義的塗鴉畫到有主題、有意義的內容, 我們可以得知, 幼兒繪畫的發展是有順序性及有層次性的。

Advertisiment

1.形式階段——兩歲以前

兩歲以前這階段又稱為塗鴉期或錯畫期, 寶寶的繪畫只是無意識的手臂反復運動的結果, 是無意義、無內容的畫線時期, 以純運動感覺活動為興趣中心。 寶寶可透過塗鴉來獲得筋肉活動的滿足, 可奠定日後寫字及畫畫的基礎。

2.形狀階段——兩歲~兩歲半

兩歲~兩歲半是寶寶的象徵期或命名期, 其特徵為:幼兒會針對其所描繪出來的圖案加以象徵性地說明、解釋或命名。 在此階段當中, 孩子可通過手臂運動獲得快感, 並可通過畫的過程及解說的機會, 增進對事物的觀察力與想像力的發揮, 以及練習語言表達的能力。

3.圖形階段——兩歲半~4歲

兩歲半~4歲為前圖示期, 幼兒能畫出略像實物的形象, 但只能畫出部分的圖案來代表全形體的全部,

Advertisiment
且其所使用的色彩也與原事物的色彩無關, 題材多以人物畫居多。 其價值在於可幫助孩子瞭解人、事、物, 並滿足其好問及好奇心。 專家建議, 媽咪可在此時期讓幼兒學習觀察形體的特徵與具體的構造及關聯。

4.圖示表現階段——4歲~8歲

針對圖示期的大寶寶, 其特徵為:寶寶不是在畫他所見的事物, 而是在畫他所知道的東西, 畫法有:透明式、擴散式、強調式、擬人畫等。 可借此增進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 促使其生理、心理與外界的廣泛連結, 是人格、價值觀與習慣培養的重要階段。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