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防治小兒濕疹的幾項對策

那是一個寧靜的早晨, 桐媽和桐寶沐浴在溫和的陽光中, 桐爸拿著桐寶心愛的花鈴棒逗他開心。 突然, 桐爸發現了異常——在桐寶的小腦門上礙眼地長著一個疑似“青春痘”的紅痘痘, 桐爸著急了, 忙向桐外婆求助:“媽, 快來看, 桐寶長青春痘啦!”外婆看過後安慰桐爸:“沒關係, 這是濕疹。 ”並進一步為桐爸桐媽講解了濕疹的特徵, 還一再強調, “腦門上長濕疹的寶寶聰明”。 桐爸桐媽放心了。 可幾天後, 桐寶臉上的濕疹竟蔓延開來, 先是腦門後是臉頰, 一發不可收拾……桐爸又著急了:“媽, 快來呀!桐寶‘聰明’得過頭了!”

濕疹對策

Advertisiment

桐寶剛滿月就開始長濕疹, 腦門、臉頰星羅棋佈、斑斑點點, 看著他那原本粉嫩的“小臉”被摧殘成這般模樣, 桐媽我心裡難過極了。 其實, 有礙觀瞻還在其次, 關鍵是濕疹很癢, 桐寶是吃不好、睡不香。 病急亂投醫, 藥物、偏方, 凡是聽說的都給桐寶試用了——

對策一: 偏方“集結號”

偏方一:塗母乳。 起初, 桐媽聽朋友說很管用, 她家寶寶塗了三四次就好了, 於是便在桐寶的腦門上開發了一塊“試驗田”, 每天兩次用本不富裕的母乳堅持塗抹, 可不抹還好, 愈抹愈烈, 桐寶腦門上原本是小紅點, 塗了兩天后竟演變成厚厚的黃痂。 後來, 也聽別的媽媽提起過這個偏方, 褒貶不一, 可見寶寶們的體質不同, 對偏方的反應也各不相同, 桐媽建議各位媽媽如果要使用這個偏方,

Advertisiment
可先小面積試用, 如有效果再全面推廣。

偏方二:土豆汁。 將土豆榨汁後, 直接塗于寶寶患處。 使用此偏方時, 要特別注意觀察寶寶的反應, 如有不適, 即刻停用。

對策二: 藥物治療

選用藥物一:綠藥膏和尤卓爾按照5∶1的比例混合後塗抹。 這兩種藥膏藥性雖相對溫和, 但還是要提醒媽媽們使用時注意藥量, 以減少對寶寶皮膚的刺激。

選用藥物二:用地塞米松和尿素合成的“地尿霜”與維生素E霜按照1∶1的比例混合後, 塗抹于寶寶患處。 此藥膏藥力較強, 效果明顯, 但因含激素, 建議慎用。

選用藥物三:首都兒科研究所研製的“膚樂霜”(又名濕疹霜)。 藥膏呈灰褐色, 有股淡淡的中藥味道, 桐寶使用後, 效果明顯, 濕疹3天后便痊癒了。

Advertisiment

對策三: 其他需注意事項

寶寶患濕疹後, 媽媽們要注意護理, 不要讓寶寶用手抓撓患處, 以防感染;媽媽要給寶寶選擇穿著純棉衣物, 新衣服買回後, 建議先洗滌消毒後再給寶寶換穿;患濕疹的寶寶要避免陽光或紫外線的直接照射, 出門時要帶遮陽帽;寶寶患濕疹時, 要儘量只用清水洗澡, 少用浴液、香皂, 以免刺激皮膚。

專家支招

桐媽還從專家處討教來一些有關“濕疹”的知識, 在此與大家分享——

法寶一: 瞭解濕疹

嬰兒濕疹是一種常見的嬰幼兒皮膚病, 又稱特異性皮炎。 所謂“特異性”, 是指一種先天容易過敏的體質, 屬於遺傳。 有資料表明:父母一方為過敏體質的, 寶寶患濕疹的概率為50%, 父母雙方均為過敏體質的,

Advertisiment
寶寶患濕疹的概率高達70%。 濕疹多發於1歲以內的嬰幼兒,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 免疫系統逐漸成熟, 此類過敏症狀也會逐漸減輕。

法寶二: 確認濕疹

寶寶的面頰和額頭為濕疹“多發區”, 嚴重時還會蔓延至頸部及胸部。 起初症狀為潮紅色斑塊, 並伴有米粒大小的丘疹, 繼而破潰、滲液, 最後結痂。 患濕疹的寶寶情緒煩躁, 會經常哭鬧, 甚至影響進食及睡眠。

法寶三: 預防濕疹

過敏體質的寶寶要爭取純母乳餵養, 這樣可以大大降低患濕疹的概率;在為寶寶添加輔食過程中, 媽媽可將蛋黃、魚蝦等較易引起過敏的食物推後至寶寶7~8個月時再為添加;不要讓寶寶吃過多魚、肉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