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於玩具孩子和父母如是說

玩兒玩具是孩子的天性。 在玩耍、遊戲的過程中, 孩子的智力得到發展, 也從中得到愉快的體驗, 不知道玩具給他們的童年帶來多少歡樂。 但生活中, 隨著孩子的成長, 父母也會不知不覺犯些錯誤。
聚焦一:孩子真的不需要玩具嗎?
孩子的內心獨白:
我叫丁丁, 今年剛好7歲。 我的玩具不多, 可是我非常喜歡玩具。 上次去商場看到的齒輪車, 我真想買下來, 媽媽卻說什麼也不讓買。 在那裡, 我甚至想大哭一場, 可是我知道, 我長大了, 男子漢為了玩具當著眾人哭多沒面子。 我想, 我還是把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給我的零用錢攢起來,

Advertisiment
直到我能買下這輛齒輪車。 這輛齒輪車特別有意思, 把它們照著圖紙拼起來, 裝上電池, 就能真的走起來, 可好玩了, 而且, 還能拼出不同的形狀。 這些都是賣玩具的叔叔告訴我的。
媽媽的內心獨白:
丁丁已經上一年級了, 功課很緊, 哪能玩兒玩具, 玩物喪志。 小時候應該玩, 可這麼大的孩子, 就不能玩了, 只有讀書學習是正事。 我要管著點兒他, 由著他的性子, 將來可能沒出息。
點評:
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 都有玩兒玩具的需要。 對於孩子來說, 玩具對他的成長尤為重要。 在玩兒的過程中, 孩子通過動手, 開動腦筋, 對他的學習可能更有益。 只不過, 父母要限制孩子玩兒玩具的時間, 比如做完作業再玩, 讀個故事後再玩,
Advertisiment
把玩兒玩具作為獎勵他學習認真的一項活動, 那麼就不會耽誤學習反而能促進他的學習。
聚焦二:孩子和大人喜歡的一樣嗎?
孩子的內心獨白:
我叫佳惠, 今年5歲半, 再過幾個月, 我就要上小學了。 上學好嗎?我真不知道。 但媽媽說, 上學就不能這麼玩了。 前幾天, 我和媽媽去超市, 在玩具架上, 我看見了一盒娃娃家的玩具。 盒子裡有個女孩子, 裡面有小寶寶、沙發、梳粧檯、鏟子、鍋等等。 我想, 我要做個媽媽, 照顧小寶寶。 可媽媽對我說:“馬上就要上學了, 不能買那些沒用的東西。 你看這個算盤, 能認識數學符號, 還能學習加減法, 買這個吧!”我求媽媽:“給我買娃娃家吧!”媽媽說:“那就什麼都別買了。 ”媽媽生氣時的樣子好難看, 我還是聽她的吧!要不,
Advertisiment
就什麼也沒有了。
媽媽的內心獨白:
這孩子怎麼喜歡這些沒用的東西。 玩不了幾天就煩了, 扔一邊。 不能給她買。 買也得買能幫助她學習的, 邊玩邊學, 這才能行。 錢也不白花呀!
點評:
孩子大了, 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買玩具時會挑自己喜歡的。 孩子喜歡的東西總和大人喜歡的不一樣, 但他們肯定有自己的理由。 比如女孩喜歡娃娃家的玩具, 是想從玩具中體驗某種經歷, 她會把自己當作媽媽, 照顧小寶寶、做飯, 這種體驗讓她從中得到快樂。 作為父母, 有時也要尊重孩子的選擇, 妥協的辦法是兩樣玩具都買, 或者作為對孩子的獎勵, 比如一星期按時起床、不哭鬧, 就給你買。 孩子也會為達到目的而努力。
聚焦三:撿來的東西不能玩嗎?
孩子的內心獨白:我叫大聖,
Advertisiment
這是我給自己起的名字。 我喜歡看《西遊記》, 裡面的孫悟空是我的偶像。 他神通廣大, 會七十二變, 真是神奇。 我渴望有一根和他一樣的金箍棒, 那多好啊!能變大能變小, 一掄起來嗖嗖嗖……太棒了!昨天, 我在公園裡玩, 看到一根木棍, 跟孫悟空的金箍棒像極了。 我撿起來, 想拿著玩。 媽媽看見了, 大喝一聲:“不許動!”嚇了我一大跳。 “那是垃圾, 不知道是誰家扔的呢, 哪還能玩。 ”天啊!誰規定的, 撿的東西就不能玩?
媽媽的內心獨白:
小孩子真是不懂事, 看見垃圾也要撿, 不知道乾淨。 家裡有那麼多玩具不玩, 偏偏喜歡這些破爛東西。 多髒呀!
點評:
在成人眼裡, 只有買來的玩具才是玩具, 而在孩子眼裡, 家裡的鍋碗瓢盆,
Advertisiment
外面的木棒、石頭子、樹葉都能成為玩具。 回想兒時, 我們不也把

那些東西當成好玩的東西嗎?為什麼就不能讓孩子玩呢?撿來的東西雖然髒, 但只是到家後洗洗手、洗洗衣服的事, 和孩子的快樂比起來, 這又有什麼重要的?
焦點四:拆玩具一無是處嗎?
孩子的內心獨白:
前幾天, 小姑送我一塊電子錶, 挺好玩的, 我臭美了半天。 還跟我的小夥伴顯擺了一下, 他們羡慕得眼巴巴的。 在家的時候, 我仔細研究它, 為什麼裡邊有數位, 怎麼小黑點一閃一閃的, 它怎麼藏在裡面的?我決定弄明白。 我偷偷把爸爸的工具拿來, 把表拆開, 可裡面的東西亂七八糟, 我看不明白, 也沒找到小黑點在哪兒。 再想重新裝, 卻怎麼也裝不上了。 爸爸這時恰巧過來,一下子看見了我的破壞行為,瞪大眼睛怒喝,嚇得我不敢出聲,要不,非得屁股挨打,還是老老實實的吧!
爸爸的內心獨白:
這個孩子真能闖禍,見什麼拆什麼,好好的玩具,都讓他拆遍了。怎麼就不知道愛惜好好玩呢?再不管他,哪天能把電視拆了。
點評:
孩子喜歡動手,對各種事物都充滿好奇,這本是好事。探索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如果孩子喜歡拆東西,他是想弄明白這個東西是怎麼回事,作為父母,要滿足孩子的好奇心,給他講講這些東西的工作原理,他清楚了也就不會亂拆了。或者父親和孩子一起,組裝個東西,滿足孩子好奇、喜歡動手的欲望。
焦點五:大人比孩子玩得更高明嗎?
寶貝的內心獨白:
我叫妞妞,我喜歡玩積木。長大了我要當建築師,造出好多好多漂亮的房子。我家的積木可多了,每次我玩的時候,最討厭媽媽在身邊。我想建成自己的房子,可她總是對我說:“不對,這塊應該放這兒,不對,這塊不合適。”唉,沒辦法,弄得我真掃興。不玩了不玩了。她只會搭一種房子,還要我按照她的方法走,可我有好多好多種房子在腦子裡,我要搭的房子可比她的漂亮多了。
媽媽的內心獨白:
這孩子玩起來沒有章法,總是瞎玩。搭個積木也不成型,亂搭,搭著搭著就倒了。看來,玩起來還真得有父母在身邊,要不玩都不會。
點評:
孩子是最具創造力的。他們的思維沒有定型,具有豐富的想像力,這是成人無法比擬的。成人的思維定型了,總喜歡把自己的思維定勢灌輸給孩子,反而不利於孩子創造力的發揮。所以這時候父母不妨放開手,讓孩子自己玩,他也一定能玩出更多花樣。
焦點六:孩子不需要父母作為玩伴嗎?
孩子的內心獨白:
我叫卡丁,我最喜歡賽車了。在我家裡,有十幾輛賽車,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凡是問我要什麼的時候,我就要他們給我買車。過生日的時候,爸爸說要送我一件禮物,我說:聽我的就給我買賽車軌道吧!要知道平時他可是堅決不給我買的。爸爸說話還算數,果真買了賽車軌道。可是,玩賽車是兩個人一起玩的,家裡就我自己,真沒意思。我想要是小夥伴在就好了,我們能玩上半天兒。爸爸只知道坐在沙發裡看電視,我叫他陪我玩一會兒,他也心不在焉的。沒勁。
爸爸的內心獨白:
這孩子自己玩不得了,還一會兒叫我一會兒叫我。這場球踢得多精彩,還是現場轉播呢,看也看不踏實。
點評:
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孩子是需要玩伴的。很多時候,遊戲是兩個人一起玩的,而孩子一個人不能享受到與人共同競爭、共同分享的快樂。作為父母,不妨把自己陪孩子玩的時間規定一下,比如我和你一起玩半小時,然後就要自己玩了,你不許打擾我。與孩子提前有個約定,這樣孩子能和你享受遊戲的樂趣,你也能有一段屬於自己的時間

爸爸這時恰巧過來,一下子看見了我的破壞行為,瞪大眼睛怒喝,嚇得我不敢出聲,要不,非得屁股挨打,還是老老實實的吧!
爸爸的內心獨白:
這個孩子真能闖禍,見什麼拆什麼,好好的玩具,都讓他拆遍了。怎麼就不知道愛惜好好玩呢?再不管他,哪天能把電視拆了。
點評:
孩子喜歡動手,對各種事物都充滿好奇,這本是好事。探索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如果孩子喜歡拆東西,他是想弄明白這個東西是怎麼回事,作為父母,要滿足孩子的好奇心,給他講講這些東西的工作原理,他清楚了也就不會亂拆了。或者父親和孩子一起,組裝個東西,滿足孩子好奇、喜歡動手的欲望。
焦點五:大人比孩子玩得更高明嗎?
寶貝的內心獨白:
我叫妞妞,我喜歡玩積木。長大了我要當建築師,造出好多好多漂亮的房子。我家的積木可多了,每次我玩的時候,最討厭媽媽在身邊。我想建成自己的房子,可她總是對我說:“不對,這塊應該放這兒,不對,這塊不合適。”唉,沒辦法,弄得我真掃興。不玩了不玩了。她只會搭一種房子,還要我按照她的方法走,可我有好多好多種房子在腦子裡,我要搭的房子可比她的漂亮多了。
媽媽的內心獨白:
這孩子玩起來沒有章法,總是瞎玩。搭個積木也不成型,亂搭,搭著搭著就倒了。看來,玩起來還真得有父母在身邊,要不玩都不會。
點評:
孩子是最具創造力的。他們的思維沒有定型,具有豐富的想像力,這是成人無法比擬的。成人的思維定型了,總喜歡把自己的思維定勢灌輸給孩子,反而不利於孩子創造力的發揮。所以這時候父母不妨放開手,讓孩子自己玩,他也一定能玩出更多花樣。
焦點六:孩子不需要父母作為玩伴嗎?
孩子的內心獨白:
我叫卡丁,我最喜歡賽車了。在我家裡,有十幾輛賽車,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凡是問我要什麼的時候,我就要他們給我買車。過生日的時候,爸爸說要送我一件禮物,我說:聽我的就給我買賽車軌道吧!要知道平時他可是堅決不給我買的。爸爸說話還算數,果真買了賽車軌道。可是,玩賽車是兩個人一起玩的,家裡就我自己,真沒意思。我想要是小夥伴在就好了,我們能玩上半天兒。爸爸只知道坐在沙發裡看電視,我叫他陪我玩一會兒,他也心不在焉的。沒勁。
爸爸的內心獨白:
這孩子自己玩不得了,還一會兒叫我一會兒叫我。這場球踢得多精彩,還是現場轉播呢,看也看不踏實。
點評:
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孩子是需要玩伴的。很多時候,遊戲是兩個人一起玩的,而孩子一個人不能享受到與人共同競爭、共同分享的快樂。作為父母,不妨把自己陪孩子玩的時間規定一下,比如我和你一起玩半小時,然後就要自己玩了,你不許打擾我。與孩子提前有個約定,這樣孩子能和你享受遊戲的樂趣,你也能有一段屬於自己的時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