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無痛分娩你想知道什麼?

無痛分娩真的會讓分娩過程一點兒都不疼嗎?它是不是絕對安全?會有什麼副作用嗎?它是怎麼進行的?我需要什麼時候告知醫生?……為了讓你對無痛分娩多些瞭解, 請麻醉科的專家為我們介紹一下。

無痛分娩小檔案

有記載的最早的無痛分娩發生在1847年。 當時醫生使用乙醚(一種很古老的麻醉藥), 病人吸入後, 大腦神經會受到抑制, 使得她對疼痛不那麼敏感。

從1847年到現在已經有差不多150多年的時間, 無痛分娩技術有了很大的變化, 除了吸入麻醉藥的辦法, 還可以靜脈注射麻醉藥。 在最近這20年左右,

Advertisiment
人們公認的最好的辦法是採取局部的麻醉技術(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硬膜外麻醉技術), 使藥物有選擇性地作用在疼痛的部位。

Q:與吸入麻醉和靜脈注射麻醉相比, 硬膜外麻醉有什麼優點?

陰波:吸入式麻醉(後來通常採用笑氣)的效果有很大的局限性, 對笑氣很敏感的准媽媽會覺得效果非常好, 但是也有一部分准媽媽會感覺吸和不吸疼痛程度沒什麼區別。

對於靜脈注射止疼藥來說, 藥物的濃度很難掌握。 如果藥物濃度過高, 會對胎兒造成影響(比如會影響胎兒的呼吸);如果藥物濃度不夠, 雖然胎兒是安全的, 但是又達不到理想的止痛效果。

應該說, 在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硬膜外麻醉技術, 掀起了醫學界的一場革命!它可以很大程度上把疼痛和分娩分開。

Advertisiment
與靜脈注射的全身麻醉相比, 硬膜外麻醉是一種局部麻醉。 注射的藥物有選擇性地將和宮縮疼痛有關的神經傳導阻斷, 使它不能傳到大腦, 因此, 雖然宮縮還會正常進行, 但大腦卻不會產生疼痛的感覺。

在無痛分娩技術實施的初期, 注射麻醉藥物的劑量比較大。 這使得產婦們在產床上動彈不得, 感覺很是被動, 甚至會覺得有點兒失落。 而今, 更加完善的技術能夠滿足產婦的期待, 使她們能夠參與自己的分娩。 整個過程產婦一直處於清醒的狀態, 有條件的甚至能夠下床走動, 產婦可以比較舒適、清晰地感受新生命到來的喜悅。

Q:硬膜外麻醉是怎麼進行的?

陰波:麻醉時, 產婦需要側臥在產床上,

Advertisiment
彎腰, 麻醉師會給她消毒背部, 找出腰椎第三及第四節的位置, 插入一支注射針至一定的深度, 然後經由這個針頭, 將一條非常細、非常柔軟的導管置入產婦的硬膜外腔, 然後通過這根導管注入麻醉藥物(具體的用藥量因人而異, 麻醉醫生會根據產婦的身體狀況、體重、身高等進行綜合評估)。 大概5~10分鐘以後, 產婦就會感覺宮縮疼痛減少甚至消失。 如果是人工分次注藥的話, 每注射一次的有效時間大約是一兩個小時, 然後會再注射一次。 也可以採用輸注泵自動持續給藥。 鎮痛效果可以維持到分娩結束。

Q:輸入麻醉藥的時候會不會很疼?

陰波:感覺應該就像平時靜脈輸液一樣。 而且, 實際上產婦主要的感覺不是疼痛,

Advertisiment
而是後背的壓力, 好像有人在用力推她脊椎的感覺。

Q:使用了硬膜外麻醉真的會讓分娩過程一點兒都不疼嗎?

陰波:首先我們要澄清一下“無痛分娩”這個概念。 它很容易讓人聯想到, 注射了麻醉藥物以後, 我就一點兒都不疼了。 而在醫學上, 我們喜歡說“分娩鎮痛”而不是“無痛分娩”, 因為硬膜外技術是大大地減輕產婦的疼痛, 但要做到100%地消除, 很難!

對於絕大部分產婦來說, 使用了硬膜外麻醉, 感覺會相當好, 但是沒有人能說100%有效, 可能會有一小部分人因為自己的生理情況, 鎮痛效果不是很理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