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於寶寶的生長曲線圖該怎樣解讀?

寶寶每次體檢, 兒科醫生都會將他的生長資料繪製成圖, 通過與其他同齡寶寶的資料比較, 進行評估。 生長曲線圖以百分位元的方式製作, 意義是將100個同齡寶寶的身高、體重、頭圍的數值做出統汁與測量, 畫出常態分佈曲線圖。

比如以體重來看, 若排在第3個百分位的寶寶, 就好像100個人排隊, 從矮到高, 第3個的位置, 表示體重不足, 反之, 若排在第97個百分位的寶寶, 表示該體重對於同年齡寶寶來說, 屬於體重較重的。 排在中間位置數值的寶寶稱為“第50個百分位”, 這通常就是最多數的一群。

* 每次體檢中是否都基本處於相似的百分位

Advertisiment

很多家長覺得這個生長曲線就像是學校裡給學生分等級一樣, 他們希望自己的寶寶達到第90個百分位, 但是這麼想其實不對。 與成年人高低不同一樣, 嬰兒也會有大有小, 正常的範圍涵蓋很廣。 兒科醫生們關注的, 不是寶寶處在生長圖表的什麼位置, 而是他在每次體檢中是否都基本處於相似的百分位。

不過, 生長曲線圖並非單看其中一個點, 身高、體重、頭圍三者缺一不可, 且環環相扣, 要正確判讀, 還是需靠醫生的專業分析。 如果寶寶的生長曲線總是落後, 就可能隱藏著某些問題, 家長必須隨時留意其他的表現, 密集觀察, 不可輕忽。

* 生長曲線呈什麼樣的走勢, 父母就該注意?

只要曲線在正常範圍,

Advertisiment
且一直都沿著曲線往上走, 就是最標準的。 但若在沒有任何特殊狀況(如感冒、厭奶期), 掉下一格還能接受, 但如果在1~2個月內突然掉了兩格, 也就是上下差了30~50個百位時, 就有其特殊的意義, 例如:厭食嚴重、有某方面的疾病、營養素不足等等問題, 須特別留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