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開發孩子智力 “略微提前”就好

孩提時期是最無憂無慮, 開心快樂的時候。 孩子的成長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 尤其是在孩子幼小的時候, 通過朝夕相處的陪伴、日復一日的交流, 孩子與父母建立起親密的依戀, 建立起安全感, 這是孩子健康成長最重要的基礎。 每個孩子都需要從父母那裡得到足夠的重視, 在每天工作之餘, 我們要騰出一些時間參加孩子的遊戲。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 做父母的最好不要把孩子交給別人去撫養教育, 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 沒有什麼是比塑造一個人更重要的事業。

幼兒通過接觸具體的、模擬的與生活有關的東西學習,

Advertisiment
需要與同伴、成人和環境互動交流, 要為孩子提供各種各樣的經歷, 盡可能讓孩子接觸到各類東西。

但孩子需要的關注並非越多越好。 他們所需要的是能夠引起其愉快的適當程度的關注, 是在他們最需要時的關注。 在照顧孩子問題上, 最不累的辦法是能夠準確而且適當地滿足孩子的需求。 孩子具備一定能力時, 應該允許自己做決定。

孩子並不是大人可以隨意在上面畫畫的“黑板”, 不要阻止或逼迫學習。 孩子在任何活動中的行為都是與其發育水準相稱的, 孩子只能獲得與他的能力相適應的經驗。 如果知識和要求超過他的發育水準, 孩子就會不安, 而且毫無興趣。

應該從嬰幼兒的心理發展規律出發進行教育,

Advertisiment
採用內容和手段“略為提前”一點。 音樂、體育、美術的學習幼兒期開始為好, 外語的學習重要的是語言環境, 並非越早越好。 家長讓孩子提前學習課本知識實際上是一種誤區, 學習知識與開發智力有密切關係, 但不是一回事。 學習知識不是發展智力的唯一途徑。 能不能讓孩子提前學些知識呢?回答是肯定的, 但不要把目標定在學習課本知識上。

孩子在發育的各個方面(如運動、智力、情感和言語)所呈現的速度各不相同, 記住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有些孩子到9個月時已經走路了, 而有些孩子到13個月大時還對爬行樂此不疲;一些孩子1歲時已掌握了25個詞彙, 而有些孩子到2歲時才會說幾個詞。 作為後者的父母,

Advertisiment
碰到這樣的問題一定會覺得非常沮喪, 但無須驚慌。 大部分起步較晚點嬰兒都會在一段時間內突飛猛進, 然後趕上別的孩子。 所以你既沒有必要為你孩子緩慢的學習進度擔心, 也不用強迫他改變學習方式。 你所要做的就是為他創造一個豐富的生活和學習環境, 清醒認識他所處的發育階段, 幫助他在學習過程中循序漸進, 取得進步。

對兒童危害最大的教育方式是過度教育。 過分的保護、包辦代替會剝奪孩子練習正常動作和學習各種能力的權利和機會, 過度期望會給孩子造成壓力。 適合孩子環境的特點是對孩子友好、關心但又十分冷靜。 父母應成為孩子的傾聽者、支持者、精神的陪伴者, 而不單單是贍養者。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