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開學前先收心,4招幫孩子克服春節“後遺症”(建議轉給家長)

離幼稚園開學不到一周時間了, 很多家長紛紛反映:新年期間, 在親戚長輩們的輪番“疼愛”下, 孩子的生活極其不規律, 白天瘋玩、晚上不睡、暴飲暴食……在幼稚園養成的好習慣全都被打亂了。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春節“後遺症”, 以便更好地融入新學期的學習和生活呢?小編為您來支招。

春節“後遺症”1:作息不規律

過年了, 親戚朋友難得歡聚一堂, 吃飯聊天到淩晨是經常會遇到的情況, 還伴隨著各種拜訪、出遊等, 孩子的作息時間也跟著混亂了, 經常半夜十一、二點才睡, 中午才起床。 如果不及時調整, 會導致孩子睡眠不足,

Advertisiment
產生疲勞、易怒、精神不佳、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 進而對上幼稚園產生抵觸心理。

收心絕招

循序漸進調整作息

從現在開始, 家長可以慢慢調整孩子就寢及起床的時間。 一開始, 可以要求孩子提早半小時就寢, 第二天再提前半小時, 一直調整到最適當的入睡時間為止。 如果有條件, 中午也可以讓孩子嘗試睡午覺, 儘量保持和幼稚園相同的作息時間, 讓孩子提前適應幼稚園生活。

春節“後遺症”2:變身“電子控”

春節期間, 由於招待親友事情較多, 為了讓孩子不至於哭鬧, 家長不會嚴格控制他們玩遊戲的時間, 導致孩子沉迷于電視、電腦、iPad等電子產品, 變身小小“電子控”。

收心絕招

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

家長可以逐步減少孩子看電視和玩遊戲的時間,

Advertisiment
並為他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 如陪他一起讀繪本、陪他做手工、鼓勵他和小夥伴一起玩, 這樣既豐富了眼界, 也加強了與同齡小朋友的交流, 同時為即將開始的幼稚園生活做好準備。

春節“後遺症”3:腸胃紊亂

過年時, 由於聚會較多, 雞、鴨、魚、肉等高營養、高脂肪的美食佔據著餐桌的“大半江山”, 而其他時間, 孩子又容易被糖果、餅乾等零食“征服”。 孩子吃得太多太雜, 加上長時間待在家裡, 身體活動減少, 導致身體變胖、體能變差。

收心絕招

飲食以清淡為主

春節過後, 家中的飲料、糖果等零食應儘快收起來, 不能讓孩子養成“每餐喝飲料、沒事就吃糖”的習慣。 對於春節期間進食過多脂肪、蛋白質食物的孩子,

Advertisiment
節後應以清淡飲食為主;而對食欲較差、沒能好好吃飯的孩子, 要注意調整飲食種類, 保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的攝入量, 以免引起營養不良。

春節“後遺症”4:不願上幼稚園

過年這段期間, 孩子遠離了幼稚園, 整天在家長的精心呵護中隨心所欲地生活。 因此假期過後, 聽說要上幼稚園, 孩子多多少少會產生一些排斥心理。

收心絕招

激發孩子對幼稚園的嚮往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回憶他在幼稚園的好朋友, 以及在幼稚園時輕鬆快樂的時光, 鼓勵他到幼稚園與老師和小朋友分享假期見聞。 此外, 還可以和孩子一起準備入園的物品, 讓他更有參與感, 也對即將開始的幼稚園生活充滿期待。

父母是孩子學習的對象,

Advertisiment
也是對孩子影響最深的人, 想要孩子更好地適應幼稚園生活, 家長要先將自己的作息時間調整好。 當父母的生活節奏規律了, 孩子自然會跟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