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開學了 別總把“收心”掛在嘴邊

 

老提“收心”讓人煩

開學伊始, 對於學生來說, 這幾天可謂既開心又“難熬”。 很多家長會認為, 經過暑假後孩子幾乎玩“瘋”了, 開學初就需要“收心”, 所以抓緊這幾天來給孩子“緊弦”, 給他們定標準、立目標, 並想借此讓他們放鬆的神經再緊張起來。 殊不知, 這可能會引起孩子的逆反情緒。

一位資深老師指出, 假期應被視為有別於學校課堂學習的社會實踐機會。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 暑假的各種活動, 都是一種輕鬆愉快的體驗和教育。 假期結束, 孩子們也知道應該回到學習中, 但因為習慣未調解過來, 依然有不適應,

Advertisiment
甚至有些焦慮, 若此時家長輕易說孩子“玩野了”, 動不動就對孩子提要“收心”之類的話, 這不但無助于解開某些孩子焦慮或厭學“心結”, 甚至更容易挑起他們的對立情緒。

“調時差”要有商有量

孩子經過假期的休息, 很多方面都處於鬆弛狀態。 在日常作息的調整上, 高年級的孩子相對容易些, 低年級的孩子自製力相對弱, 調整會難一些。 有老師建議, 開學之初就要將睡覺和起床時間逐漸前移, 直至恢復正常的作息制度。 此時家長在“定規矩”時最好是跟孩子商量著一起來, 不要以“爸媽說了算”的態度強加給孩子, 這樣會給孩子多些信心, 在實施的過程中也會減少阻力。

例如, 上課後孩子還是想看電視, 家長可以與孩子約定好,

Advertisiment
每天只看半小時的電視。 半小時時間一到, 立即關掉電視, 讓孩子有自我約束的意識, 養成“規則意識”。

一起做計畫, 分享學習樂趣

9月份開學, 升上了高一個年級, 很多家長都對孩子給予厚望。 有老師表示, 家長在緊張孩子的成長之餘, 不妨跟孩子們一起制訂新一學年的學習計畫, 不單單是成績的提高, 更應該是全方位的。 作為家長則不妨制訂自己的充電計畫, 和孩子一起學習, 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圍, 讓孩子覺得“不僅我一個人在學習, 我並不孤獨”。

兩個月未見, 很多同學都願意跟大夥交流假期生活, 奇聞趣事、收穫體驗, 這些都是他們津津樂道的內容。 家長也可以跟孩子一起瞭解班上同學的情況, 讓孩子在回顧、交流、分享的過程中,

Advertisiment
意識到暑期已經結束了, 慢慢恢復到學習生活上來。

另外, 由於暑期天氣炎熱, 很多孩子總是悶在家裡, 較少進行戶外鍛煉。 新的學年開始, 秋風送爽, 家長可以每天固定時間陪孩子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 強健體魄的同時也可以幫助緩解學習上的壓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