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開學 父母應讓寶寶適應幼稚園生活

開學日, 在幼稚園裡經常上演著這樣的場景:新入園的寶寶在大門口長時間哭鬧, 不肯讓家長離開;即便已經進了幼稚園大門, 也總要磨蹭很久才肯進教室;好不容易進了教室大門還會從視窗張望, 搜尋父母的身影……開學——父母應當讓寶寶適應幼稚園生活。

再過兩周, 漫長的暑假即將結束。 對於已經上學的寶寶來說, 家長要幫助他們從放假的心情轉換到學習的狀態中來, 而如果寶寶是第一次跨入幼稚園, 過上集體生活, 那就更要費心, 讓孩子能以積極快樂的心態去適應新環境。

開學日, 在幼稚園裡經常上演著這樣的場景:新入園的寶寶在大門口長時間哭鬧,

Advertisiment
不肯讓家長離開;即便已經進了幼稚園大門, 也總要磨蹭很久才肯進教室;好不容易進了教室大門還會從視窗張望, 搜尋父母的身影……這種寶寶和親人分離時所表現出來的不安情緒和行為將至少持續一個月, 我們稱之為分離焦慮症。

分離焦慮症是兒童時期較常見的一種情緒障礙, 每個寶寶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 只是輕重程度不同而已。 新學期伊始的9月, 是分離焦慮症發生的高峰期。 平時對寶寶的呵護、嬌慣、溺愛越多, 越會讓寶寶們難以適應這個時期。 寶寶的安全依戀感, 全部來源於自己最親密的撫養者, 當有一天要離開這些最親近、最熟悉的家人,

Advertisiment
轉而進入一個全新的環境, 接觸全新的夥伴和老師時, 這對寶寶們來說, 是需要一個時段去適應的。 被家庭保護得越好的寶寶, 心理焦慮的情緒也會越厲害。 適當的哭鬧是寶寶們宣洩內心情緒的一種方式, 這些都是正常現象, 相信父母們早已熟悉。 當父母天天送寶寶上幼稚園時, 不要因為看到寶寶們哭鬧, 而心疼猶豫。 這樣只會延長寶寶的不安情緒。 家長們也不要採用欺騙的方法, 比如說“今天不是去幼稚園, 我們去公園”之類的話, 把寶寶哄出門之後, 最後還是停在幼稚園門口時, 這只會讓寶寶哭鬧得更凶。 如此這番幾次後, 寶寶們必會對家長產生不信任感。 其實, 隨著年齡逐漸增加, 適應能力增強, 寶寶們這樣的情緒會得到緩和。
Advertisiment

開學日, 在幼稚園裡經常上演著這樣的場景:新入園的寶寶在大門口長時間哭鬧, 不肯讓家長離開;即便已經進了幼稚園大門, 也總要磨蹭很久才肯進教室;好不容易進了教室大門還會從視窗張望, 搜尋父母的身影……開學——父母應當讓寶寶適應幼稚園生活。

幼稚園是孩子人生中進行集體教育的第一個場所, 通過在幼稚園裡的學習, 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與同齡人相處之道, 同時孩子們的語言和思維能力也會加速提高。 所以到了2-3歲的孩子, 就應該進入托兒所或者是幼稚園, 去接觸小朋友們的社會了。 第一次去托兒所或者幼稚園時, 作為家長可以先陪孩子們一起做一些入園的準備:

Advertisiment

1.接觸同齡人:

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和鄰居的小孩們玩耍, 讓孩子自己嘗試著和別人相處, 將來上幼稚園時, 或許也會遇到已經認識的同伴, 讓孩子倍感適應, 為過集體生活而提前做準備。

2.加強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

家長平日要指導寶寶們自己洗漱更衣上廁所、獨立睡眠等訓練。 在指導的同時, 應儘量多鼓勵、正面強化寶寶們的自理能力, 樹立信心。 這樣在入園之後, 寶寶們會更加容易適應幼稚園的新生活。

3.提前收集幼稚園的資料:

可以讓寶寶提前在家裡按照幼稚園的作息制度進行調整, 以便日後更快適應。 如果幼稚園允許, 可以提前帶領寶寶去幼稚園進行參觀, 熟悉幼稚園的環境。 告訴寶寶即將進入的這個新環境是輕鬆,

Advertisiment
愉快, 優美的, 裡面有豐富的玩具, 很多很多的小夥伴可以一起做遊戲, 玩耍, 那裡的老師也會像爸爸媽媽一樣和寶寶們一起做很多有意思的活動, 讓寶寶們對幼稚園留下一個好的印象, 產生對幼稚園的嚮往與期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