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開啟家庭音樂教育的兩個開關

培養孩子的音樂愛好, 除了可以促進寶寶的視覺能力、聽覺能力等還可以陶冶寶寶的性情。 在重視寶寶音樂教育的同時, 父母必須要有正確的音樂教育觀, 以及孩子接受的教育方法。 以下是乖乖網小編為您提供的一些家庭音樂教育的方法和建議, 説明您開啟孩子的音樂天窗。

父母必知的2個觀念:

1.家庭音樂教育≠培養音樂家

一些家長對孩子的音樂教育非常功利, 認為對孩子進行音樂教育就是要讓孩子成為音樂家或在音樂方面有所成就, 於是不顧及孩子的興趣和天賦條件, 對孩子進行不恰當的定向拔高培養和超負荷訓練,

Advertisiment
其揠苗助長的結果是壓抑了孩子的個性, 扼殺了孩子其他方面的愛好和天賦, 同時也使孩子對音樂教育本身產生反感甚至對立情緒。

2.家庭音樂教育≠必須學好某種樂器

一些家長認為學習音樂就是掌握一種樂器的演奏技能, 成為這方面的專家。 所以家長不惜為孩子購置昂貴的樂器, 強迫孩子學習, 全然不顧孩子的天賦和自身的興趣愛好。 這種教育形式讓孩子不能把音樂當作自己人生的興趣愛好, 音樂學習成為了他們成長中的負擔, 這樣教育的結果可想而知。

家長對孩子進行家庭音樂教育的動機會直接影響孩子學習的目的性和積極性, 所以, 家長必須樹立正確的音樂教育觀。

Advertisiment
對孩子進行音樂智力的開發和培養, 其目標不在於培養音樂家、演奏家、歌唱家, 也不于在對孩子進行音樂技巧的訓練及知識的灌輸, 而是以音樂為手段, 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 對音樂的欣賞能力, 陶冶其情感, 激發其創造性, 發揮音樂活動促進孩子身心發展方面的特殊功能。

家庭音樂教育的3點建議:

1.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音樂教育

經常處於音樂氛圍中能訓練孩子的默唱本領, 即內心聽覺的能力, 所以家長不妨在孩子起床、吃飯、睡前播放音樂, 營造溫馨靜謐或活潑生動的家庭音樂環境。 音樂來源於生活, 家長應引導孩子在生活中捕捉音樂, 培養孩子對音樂的敏感性, 提高孩子的音樂素養。

家長需要注意的是,

Advertisiment
不要只給孩子聽兒歌童謠, 應該讓孩子多聽、多接觸古典音樂、鄉村音樂、民族音樂等不同風格、不同演奏樂器的音樂。 同時, 家長別忽視了帶孩子感受和聆聽大自然中的美妙聲音。 對於孩子而言, 音樂無所不在, 大自然中的節奏和聲響也是孩子學習音樂的主要方式。 雷聲、風聲和雨聲, 鳥鳴聲, 蛙叫聲, 潺潺的流水聲等, 都是大自然中最美的背景音樂。

2.在親子遊戲中進行音樂教育

孩子在2歲左右會表現出對樂器的興趣, 喜歡反復唱同一首歌曲。 3~4歲時會對節奏鮮明的音樂感興趣並有反應, 能感覺到音色的差異;喜歡重複地聽、反復地唱同一首歌或只會唱一首歌。 家長應正確瞭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 結合孩子的身心發展來開展家庭音樂教育,

Advertisiment
培養孩子的音樂興趣。

家長應該把音樂教育同孩子的生活、遊戲融為一體, 讓孩子在唱唱、跳跳、玩玩、活動中接受音樂的薰陶。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 設計一些簡單、有趣的親子音樂遊戲。 如在孩子學唱兒歌時用拍拍手、跺跺腳來訓練孩子的節奏感;可以發揮孩子的想像力, 給熟悉的、會唱的歌曲重新填詞和作詞;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擊鼓傳花的遊戲, 誰接到花誰就來表演節目, 這樣的遊戲不僅讓孩子感受了節奏的輕重緩急, 還可以鍛煉孩子的反應能力和表現力。

3.努力提高家長自身的藝術素質和修養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音樂老師, 父母的藝術修養往往會成為孩子興趣愛好發展的嚮導。

Advertisiment
如果家長自身的音樂修養比較高, 客觀上就會對孩子的音樂學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廣受大家關注和喜歡的優雅大提琴手俞雋, 7歲就被曼哈頓音樂學院錄取, 成為學校歷史上年齡最小的大提琴手之一。 除了他自身音樂天賦突出外, 這與他出生於音樂世家, 平時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環境影響是分不開的。

如果家長不是音樂方面的專業人士, 同樣也應該注重為孩子創設充滿音樂旋律和輕鬆愉快的家庭氛圍, 讓孩子不知不覺地受到感染, 逐漸喜愛音樂並愉快地表現音樂。 在孩子學習音樂藝術的初期, 有條件的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 讓孩子與父母在家庭中有更多的話題和參與感, 這樣還可以説明孩子在音樂方面更快地進步。父母還可以經常帶孩子去欣賞音樂會、音樂劇,參加各種類型的音樂表演,和孩子共同成長進步。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的一生是篇炫麗的樂章,然而在孩子能譜寫樂章之前,往往都需要家長添加動人的音符。正如俗話說的:“孩子就是一張白紙,需要家長的精心雕刻。”

這樣還可以説明孩子在音樂方面更快地進步。父母還可以經常帶孩子去欣賞音樂會、音樂劇,參加各種類型的音樂表演,和孩子共同成長進步。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的一生是篇炫麗的樂章,然而在孩子能譜寫樂章之前,往往都需要家長添加動人的音符。正如俗話說的:“孩子就是一張白紙,需要家長的精心雕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