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鋅劑是治療藥物不是保健品

鋅劑是治療藥物不是保健品

鋅是人體生命中必需的營養素之一, 是人體內僅次於鐵含量的微量元素。 鋅是人體多種酶和活性蛋白的必需因數, 對維持機體細胞膜的穩定性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並可以提高人的認知能力和中樞神經系統活動、增強免疫功能有著重要的作用。 也是遺傳代謝以及維持正常味覺和視力必不可少的。 缺鋅可以引發一系列的疾病。 如生長停滯、青春期性發育遲緩、厭食、異食癖、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皮膚黏膜表現異常, 傷口長期不愈、如果孕婦缺鋅則可能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引起維生素A代謝異常而引起夜盲、夜視困難等等。

Advertisiment

鋅在人體內分佈很廣泛, 是以酶的組成成分存在於人體內, 目前已知體內300多種酶含有鋅;幾乎所有的組織、器官、體液以及分泌物中都含有鋅。 含量比較高的有肝臟、骨骼肌、皮膚、毛髮、指甲、眼睛和前列腺等。 骨骼和毛髮中的鋅都比較固定, 不易被機體代謝或組織所利用。 成人的血液中含鋅量很少, 只占全身總鋅量的0.5%, 而且血液中的鋅主要存在於紅細胞內(約占血液鋅的75%~88%), 血漿鋅只占血液鋅的12~23%。

鋅的吸收主要是在十二指腸和近端小腸處。 進入體內大量的鋅與高分子蛋白質結合, 另有一部分與金屬硫蛋白結合。 當機體對鋅迫切需要時, 這些蛋白質釋放出鋅,

Advertisiment
與血液中的白蛋白結合進入到血液迴圈中, 也有部分鋅與運鐵蛋白結合轉運到血液中, 鋅的吸收率就會上升。 當體內的鋅處於平衡狀態時, 過多攝入的鋅(包括膳食或者額外補充的鋅劑)90%通過糞便排出體外, 其餘由尿、汗、精液、皮屑和頭髮中排出體外或者丟失掉。 不過膳食中的富含植酸、草酸鹽、膳食纖維、多酚(單寧)的食物也會抑制鋅的吸收。

正因為鋅是通過以上的途徑在體內進行運輸和吸收, 如果過多的補充鐵劑、鈣劑就會降低鋅的吸收率;反之, 補充過多的鋅劑不但不會吸收還會降低鐵和其它2價元素, 如銅、錳、鈣等的吸收, 造成這些營養素吸收障礙。 而且過量補充鋅也會造成胃腸道不適、腹瀉、噁心、嘔吐。 一般膳食中的含鋅量不會引起中毒,

Advertisiment
但是如果通過藥物補充就有可能出現鋅中毒, 急性鋅中毒可以引起驚厥、昏迷、脫水和休克, 以致死亡。 慢性鋅中毒則表現為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血清鐵和血清銅下降以及頑固性貧血。

目前在臨床診斷過程中, 曾經使用過血清鋅、白細胞鋅、紅細胞鋅、發鋅和唾液鋅作為鋅的營養狀況進行評價的指標, 但是不能完全反映體內鋅的營養狀況。 目前國際上對於微量元素的檢驗並沒有一個準確、統一的標準。 因為影響微量元素測定結果的因素很多, 所以通過靜脈血、指血以及頭髮鋅檢查鋅的營養狀況進行評價是不準確、也是不可靠的(包括其它一些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也是不準確的)。 同時微量元素的測定也要受到環境以及操作條件所影響。

Advertisiment
例如發鋅會受到頭髮清潔程度、發質、個體生長發育程度和環境污染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因此不能很好地反映鋅的營養狀況。 而指血檢查鋅也不準確。 因為血液中含鋅量本來就極少, 而且大部分是儲存在紅細胞內, 在工作人員采血過程中會混有組織液, 就使原本含量極低的血鋅測試出來的結果會更低。

因此作為家長或者醫護人員就應該有清醒的頭腦, 慎重對待“營養性鋅缺乏病”的問題。 醫生不能僅憑指血、頭髮、包括靜脈血檢查微量元素的化驗指標進行診斷, 還要結合臨床症狀認真進行檢查、確診才能給予鋅劑治療。 作為家長更要慎重對待, 因為補充鋅劑這是治療手段而不是吃保健品那樣簡單的事情。

Advertisiment
如果確實需要補充鋅劑也建議使用單純的鋅製劑不要使用複合藥物, 例如鋅與其它元素組成的藥物, 這樣很容易造成體內營養素的失衡。

日常生活中如何能夠滿足寶寶對鋅的需求呢?其實很簡單, 對於嬰兒來說, 母乳餵養對預防缺鋅有利。 人的初乳鋅含量高於成熟乳3~4倍。 人乳中鋅的生物利用率比大豆蛋白、牛乳都高, 當然人乳中鋅的含量個體差異是很大的, 主要與受孕期和哺乳期膳食鋅的攝入有密切關係。 目前配方奶都已經強化了適量的鋅。 孩子要按時添加輔食, 注意輔食種類合理搭配, 提倡“自然食物, 均衡膳食”。 只要膳食結構合理, 保證做到每天動物性食品, 蔬菜、水果、穀類食物的攝入,適當地添加粗糧,做到粗細搭配,保證這些食物不缺就可以了。

蔬菜、水果、穀類食物的攝入,適當地添加粗糧,做到粗細搭配,保證這些食物不缺就可以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