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避免雜訊污染 保護兒童聽力

一、避免雜訊污染。 嬰兒聽覺器官發育尚未完善, 太大的聲音刺激會損傷稚嫩的聽覺器官。 高音量快節奏的音樂, 會導致內耳的微細血管痙攣, 供血減少, 從而使聽力下降, 甚至造成雜訊性耳聾。 應儘量少帶兒童到歌舞廳等娛樂場所, 家庭影院中的音響音量也應適當控制。 不要讓小孩模仿大人戴耳機聽音樂, 這很容易導致聽力受損。

二、避免意外傷害。 切莫讓嬰兒將細小物品如豆類、小珠子等塞入耳內, 以免造成外耳道黏膜損傷、感染。 兒童喜歡打趣、逗鬧, 不小心碰傷耳道, 會引起感染, 從而使聽力下降。

Advertisiment
若頭部受到外傷, 也容易波及到內耳, 嚴重的會使耳膜破裂。 不要用髮夾、耳勺等給孩子挖耳, 避免造成鼓膜外傷穿孔, 引起耳聾。

三、防止外耳及中耳的污染。 兒童的咽鼓管比較短、寬且直, 呈水準位。 嬰兒感冒或吐奶或嗆奶時, 細菌便很容易從咽鼓管進入到中耳。 此外, 在給孩子淋浴、洗頭或帶孩子游泳時, 千萬不要讓污水進入耳內;同時應避免孩子在躺著時眼淚流進耳道, 以免感染。

四、積極防治傳染病。 麻疹、流腦、乙腦等都可能損傷聽覺器官, 造成聽力障礙。 因此, 要按時接種疫苗, 積極防治各種急性傳染病。 如果發生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傳染病, 應特別注意保持患兒口腔、鼻腔和咽部的清潔, 以防細菌感染中耳。 小兒患急、慢性中耳炎時,

Advertisiment
更要及時、徹底治療, 以免留下後患。

五、警惕藥物致聾。 聾啞症是感音性耳聾中最嚴重者, 而感音性耳聾很多是藥物中毒造成的。 因此, 盡可能不用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利尿劑、抗瘧藥等藥物, 因為這些藥物對內耳有毒副作用, 一些藥物還可發生變態反應。

六、講優生。 胎兒期母體病毒感染及遺傳因素可引起先天性耳聾, 早產、難纏所致的新生兒窒息、嚴重黃疸等, 均可導致聽力損害。 因此, 孕產婦女要做好圍產期保健, 並注意妊娠期間慎重用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