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走

孩子在爸爸媽媽身邊總是愛撒嬌的, 而媽媽總會是回應孩子的那個!日積月累, 媽媽便成了寶寶的保護傘!看看以下是媽媽是怎樣對待自己的孩子的!

還是在坐月子的時候, 看到兒子愛動, 我就經常給他伸伸臂, 踢踢腿什麼的, 讓他接受被動操。 到了七個多月, 兒子開始學爬了。 我把他帶到了鄉下的外婆家, 讓他在外婆家寬敞的地面上盡情地爬。 別的孩子開始學爬的時候, 兒子已經能夠扶著床欄毫不費力地站起來, 並敏捷地爬上緊挨著小床的飯桌。 我放手讓兒子去摸爬滾打, 結果十個半月時他已經不需要借助外力,

Advertisiment
能夠自如地在地上獨立行走了。 會走以後, 摔跤的機會開始多了起來。 我每次都裝沒看見, 讓他自己從地上爬起。

雖然會經常受到旁人的誤解, 說我們不會帶孩子, 但兒子卻從此養成了“摔倒了自己爬起來”的好習慣。 出去玩的時候, 看到不少孩子不小心摔倒了, 其實有時僅僅是輕輕碰了一下, 便哇哇大哭, 賴在地上不肯起來, 然後大人又是哄又是騙, 許一些不切實際的願, 才能把孩子從地上抱起來, 心裡便不由很為自己的孩子感到驕傲。

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走

兒子在九個月大的時候, 已經很有指向性地叫我“媽媽”了。 這大概是因為我全休在家, 跟他有比較多的交流機會之故。 兒子小時很愛哭鬧,

Advertisiment
於是我經常給他哼唱兒歌, 他便能安靜地入睡了。 到了會走路後不久, 他便會自己拿個小凳坐下, 然後指著影碟機叫“歌”, 意思是要我放兒歌給他聽。 他可以一動不動地聽上個把小時。 一直到現在, 他都已經兩歲半了, 每晚睡前聽我唱兒歌和講故事依然是他雷打不動的習慣。

一歲半左右, 兒子已經會唱數十首兒歌, 會講一些簡單的故事, 一張小嘴已整日喋喋不休。 我記得有一次, 隔壁奶奶家包餃子吃, 給他盛了一碗, 晚上他爸爸下班回來, 他居然這樣說:“爸爸, 爺爺奶奶真好, 老是給笑笑吃餃子。 ”隔壁奶奶說:“笑笑真是一個調皮鬼。 ”兒子記住了, 從此一聽見她的聲音, 便要忙著追出去, “調皮鬼、調皮鬼”叫個不停, 令人哭笑不得。

Advertisiment

碰到不少家長, 老抱怨自己的孩子14個月了還不會走路。 再看看他們是怎麼教孩子走路的吧。 在平軟的草地上, 小心翼翼地緊緊牽著孩子的雙手, 唯恐他摔髒了、跌痛了。 為什麼不放手讓他自己去走呢?人生路上難免磕磕碰碰, 為什麼不讓他從學步時就懂得這個道理呢?還有一些孩子, 兩歲多了還只會講一些簡單的字詞。 我想, 在這一點上他們的父母是否也應該檢討一下自己?不要總說孩子小, 不要總推自己工作忙, 有空的時候, 要多陪陪自己的孩子, 和他多說說話。

孩子有一個語言的積累期, 如果缺少語言的交流, 孩子的語言能力又怎麼能夠得到發展呢?另外, 像手部的精細動作能力、社交能力、認知能力等都需要大人給他提供學習和實踐的機會,

Advertisiment
否則, 孩子的潛能如何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呢?

所以, 不要總說自己的孩子還小, 給孩子創造一個學習的機會, 你會發現, 其實你的孩子非常棒。

小編總結:讓孩子學習嘗試自己走一個人的旅程, 儘管摔倒了, 可是最終還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成長起來了, 這樣的孩子是爸爸媽媽的驕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