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道歉的事讓孩子自己來做

小孩之間相處肯定會有矛盾, 可這樣的矛盾很正常, 無需大驚小怪, 更不能因此就去責怪誰的不是。 對於2歲還不到的孩子來說, 語言表達有限, 和別的小朋友相處就算被欺負也會缺乏正確的溝通而只能通過哭泣來表達。 可孩子打架時不記仇的, 或許現在看他們哭得撕心裂肺的, 可一轉眼又會看到他們手把手一起玩和諧的畫面了!家長無需太過擔心, 孩子有他們自己相處的模式, 別過多介入和包辦。

本周一帶小溫馨去上方山舅舅那吃飯了, 當時表姐一家子也都在, 還有小溫馨的妹妹。 在準備吃飯的時候,

Advertisiment
我給小溫馨搬了個凳子讓她獨自坐在沙發那吃。 舅媽一看小溫馨能自己吃飯了, 於是也讓妹妹跟著小溫馨一起吃。 還對妹妹說:“你看姐姐多能幹啊, 都能自己吃飯了。 來, 你也跟著學一起吃。 ”妹妹被拉著到了沙發那, 陪著小溫馨一起吃。

小溫馨用勺子挖著飯, 吃得津津有味。 舅媽陪著妹妹, 也給她拿了個小勺子。 我說:“給妹妹也準備一個碗吧, 讓她們兩小孩子自己吃。 “舅媽沒有拿碗, 笑著說:”沒事, 就讓她們兩個用一個碗吃吧。 “說著妹妹就開始挖小溫馨碗裡的飯菜, 小溫馨一看妹妹在吃她碗裡的飯菜突然皺起了眉頭。

我以商量的口氣告訴她:“寶貝, 咱和妹妹一起吃好不好?來, 把你的碗給媽媽一下。 ”小溫馨主動的將碗遞給了我,

Advertisiment
我夾了一些菜給她說:“和妹妹一起把飯都吃光光哦。 ”小溫馨滿嘴油光的笑著說:“好。 ”兩個小傢伙終於可以乖乖吃飯了, 這下大人們也能夠好好坐下來開動了。 剛吃了沒幾口, 我看見妹妹調皮得拿著勺子敲打著小溫馨的頭。 被打後的小溫馨突然委屈得大哭起來, 表姐拉著妹妹一聲怒吼:”你怎麼可以打姐姐, 你看, 姐姐都哭了。 “說著還準備動手打妹妹, 妹妹被嚇得趕緊躲到表姐的懷裡默默地不吱聲。

我一邊抱著小溫馨, 一邊阻止表姐說:”幹嘛打孩子呀, 又沒什麼大事的, 別把孩子嚇壞了。 “說著, 大舅媽他們也說:“是啊, 孩子那麼小懂什麼呀。 ”大舅又繼續說著:”妹妹打得又不疼, 那個勺子那麼小, 她能有多大力啊!“

Advertisiment

二舅媽突然開口道:”孩子打人要讓她學會道歉, 而不是打她, 罵她。 讓孩子自己道歉, 說對不起。 千萬不能縱容孩子的壞習慣, 現在幫她等於是在害她。 ”我很贊同二舅媽的觀點, 孩子之間玩耍肯定會發生衝突。 但孩子之間出現的矛盾和衝突也是她們成長過程中所需要學習的人際關係。 無需太過緊張。

家長不能因為孩子犯了錯就和表姐那樣指責孩子的不是, 這樣不僅讓孩子失去解決問題的機會, 還因為家長的粗暴而嚇到孩子。 也不能像大舅那樣為孩子找理由, 甚至覺得孩子犯得錯不算重。

Advertisiment

小溫馨哭了一會那悲傷的情緒也得到釋放了, 而此時妹妹被表姐罵得心情也不好。 我跟小溫馨說:”你看, 妹妹也不是故意的, 我們就原諒她好不好。 去, 和妹妹抱一抱, 你們是永遠的好姐妹。 “說完, 小溫馨主動的跑到妹妹身邊, 兩人一起一笑泯恩仇歐擁抱在一起。 妹妹還拿了一個桃子給她吃, 兩人又成了要好的夥伴!我們經常發現許多孩子前一分鐘還跟個”敵人“一樣吵鬧著, 後一分鐘又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Advertisiment

孩子比成人單純, 不記仇, 忘得快。 有時她們也不能理解大人對事情的處理方式, 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使得兩個孩子之間產生隔閡, 從而影響她們的友誼。 孩子真正想要追求的就是能玩得開心, 玩得快樂。

所以, 當孩子一起玩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去干涉, 不要剝奪孩子自己探索的能力。 給她們成長的機會, 相信她們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包辦, 不溺愛, 不袒護。 當孩子之間出現問題時, 最好讓孩子自己解決。

如果父母要介入也不能一邊倒, 為了寵愛自己的孩子不明是非幫著孩子開脫, 找理由。 學會調解孩子們之間的問題, 讓他們和睦相處。 不管是不是自己孩子的問題都要控制好情緒, 理性分析, 然後心平氣和的去解決。

我理解,家長維護孩子的心情。但遇到這樣的情況,最好還是讓孩子自己去解決。我們只需站在一旁靜靜觀察,孩子有他們自己相處的那一套”規則“,他們的”規則“是我們成人無法理解的。二舅媽說得很對,要讓孩子學會自己道歉而不是讓家長去為孩子道歉。道歉的事應該讓孩子自己來做,這樣更能培養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助於增強孩子的責任感。

然後心平氣和的去解決。

我理解,家長維護孩子的心情。但遇到這樣的情況,最好還是讓孩子自己去解決。我們只需站在一旁靜靜觀察,孩子有他們自己相處的那一套”規則“,他們的”規則“是我們成人無法理解的。二舅媽說得很對,要讓孩子學會自己道歉而不是讓家長去為孩子道歉。道歉的事應該讓孩子自己來做,這樣更能培養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助於增強孩子的責任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