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適合24~27個月寶寶的親子遊戲有哪些

25個月寶寶的親子遊戲

認字配對

玩法:

寶寶已經認識一些漢字, 可以讓寶寶拿著一張字卡, 在桌子上找出與之相配的字卡, 拼成對子;

父母可以把寶寶看過的圖畫書中的句子, 用毛筆寫成大字, 讓寶寶拿手中的字卡與實物配對;

平時, 寶寶看書時, 以認圖為主, 對字的注意較少;如果去掉圖, 寶寶認識其中幾個字, 也會邊背誦句子邊將其他的字對號入座。

目的:

練習寶寶對句子的把握能力。

小貼士:

這種連猜帶蒙如同遊戲般的配對, 如果真的猜對了, 會給寶寶很大的鼓勵。

點數擺圈

玩法:

媽媽教寶寶用放積木擺大圈的方法學點數;

Advertisiment

寶寶一邊數, 一邊擺積木, 看看寶寶擺的圈用了幾塊積木;

有些寶寶數數時漏了一個數, 擺的圈出現了缺口, 可以讓寶寶再數一次;

如果數對了, 可以把缺口填上;

如果數量詞都是缺了同一個數, 只好把缺口留出來, 讓寶寶繼續擺;

當擺到手口不一致, 或寶寶不會數時為止。

目的:

這個遊戲可以使寶寶數數的連續性得到進步。

小貼士:

父母可以看看寶寶能點數到幾, 二來看看寶寶在哪幾個數缺數。

寶寶看到有缺口很想補上, 父母重點幫助寶寶補缺口的數, 使寶寶數數的連續性有進步。

短跑

玩法:

爸爸帶著寶寶在戶外練習短跑, 從一棵樹跑到另一棵樹, 或從一棟樓跑到;另一棟樓;

距離不能太遠。

Advertisiment
爸爸在前面跑, 也可以在後面追;

到達目的地後可以讓寶寶走回來, 然後略為休息;

每天讓寶寶有短暫的跑和走的交替運動, 可以在社區的院子裡、公園或其他安全的地方運動。

目的:

短跑是全身運動, 能使孩子身體各部分相互協調, 既保持平衡, 又能使全身動作靈活。

小貼士:

經常跑步的孩子容易長高, 反之, 不經常運動的寶寶, 血液中的鈣和磷容易沉積在骨骼中, 對身高增長不利。

硬幣不見了

玩法:

媽媽手裡拿一個麵團, 另一隻手拿一個硬幣;

媽媽把兩隻手合攏, 再攤開, 硬幣就不見了, 讓寶寶把硬幣找出來;

寶寶奇怪地到處看, 既看不見硬幣, 也沒有聽到硬幣掉在地上發出的聲音;

最後寶寶伸手去拿媽媽手中的麵團, 用手使勁去捏,

Advertisiment
硬幣便被捏出來了;

這時寶寶會自己再把硬幣塞進麵團裡, 再捏出來, 來回玩一陣子, 才發現原來麵團可以埋藏進一些小東西。

目的:

讓寶寶通過觸覺感知物體的軟硬, 瞭解更多物體的特性。

小貼士:

爸爸媽媽要多找機會讓寶寶發展觸覺, 這也是寶寶探索自然的一種方式。

26個月寶寶的親子遊戲

詞彙接龍

玩法:

爸爸媽媽替寶寶寫一些兩個字的詞彙卡片, 同寶寶一起玩接龍遊戲;

如“你早”可以接“早晨”, 再接上“晨報”, “報紙”, “紙筆”, “筆劃”, “畫貓”等等;

用作接龍的詞彙要簡明易懂, 基本上所有字詞都是寶寶懂得的, 偶爾一兩個未學過的生詞, 可通過接龍來學會。

目的:

讓寶寶記住更多的詞彙, 學會更多的生字。

小貼士:

寶寶很喜歡這樣的遊戲,

Advertisiment
爸爸媽媽可過一兩天就替寶寶增添幾個詞彙卡片, 滿足寶寶接龍越來越長的欲望。

數字接龍

玩法:

爸爸媽媽為寶寶準備1~5的數位卡片, 教他用數位接龍, 按1~5的順序一個一個接下去;

例如, 2接1, 3接2, 4接3, 5接4, 讓寶寶在桌上擺出一條長龍, 使他有成就感。

目的:

通過數位接龍, 讓寶寶對數位的連續性有更深刻的認識。

小貼士:

寶寶在擺數時有必要把數位念出聲音來, 以便加深記憶。

摸鼻子

玩法:

先讓寶寶摸媽媽的鼻子, 然後用手絹蒙住寶寶的眼睛, 讓寶寶再來摸媽媽的鼻子;

媽媽可以提示寶寶先摸到椅子, 再往中間向上就可以摸著媽媽的鼻子了;

如果寶寶真摸到了, 可以讓寶寶後退3步再蒙著眼睛向前走3步, 摸媽媽的鼻子。

Advertisiment

目的:

訓練寶寶的方位感和本體感覺的共同協作, 是家庭中很容易做的遊戲。

小貼士:

在準備遊戲前最好把一些多餘的傢俱搬開, 以免寶寶蒙眼向前走時碰著。

父母做的位置要固定, 不能移動, 寶寶就方位感才可準確摸到鼻子。

全家一起唱

玩法:

媽媽同寶寶齊聲唱一首歌, 先唱大家都熟悉的兒歌, 可配合一些動作表演或用玩具敲擊節拍, 來活躍氣氛;

也可以利用全家在一起時, 教寶寶唱新歌, 爸爸媽媽先唱一遍, 讓寶寶聽到完整的歌曲, 找出歌的主題, 讓寶寶反復學。

目的:

促進寶寶音樂智慧的發展。

小貼士:

爸爸媽媽儘量選擇一些內容簡單易懂, 適合寶寶年齡段的歌曲。

27個月寶寶的親子遊戲

學說動物的英文

玩法:

家長帶寶寶去動物園後印象很深,這時爸爸應趁勢教他這些動物的英語讀;

如,猴子(money),熊貓(panda),獅子(lion),老虎(tiger),大象(elephant),

長頸鹿(giraffe),斑馬(zebra),熊(bear),河馬(hippo),犀牛(rhinoceros);

目的:

幫助寶寶積累更多的英語詞彙。

小貼士:

這些單詞不可以一次教給寶寶,可以在他拿到一幅畫,想知道這個動物的英語讀法時教給他一到兩個。

量長短

玩法:

讓寶寶一手拿著兩條繩子的一頭,同時比著桌子的一個角,拉到桌子的另一個角;

如果再長些,可以用手按住第二個角,拉回第一個角,哪一條繩子先掉下來,就是短的繩子;

寶寶暫時還不能認識尺子,可以用桌子、床、窗戶等作為寶寶的量具;

寶寶把手伸開,從大拇指到中指的長度也可以作為量具。

目的:

通過這個遊戲,讓寶寶靈活地運動各種工具。

分格子放衣服

玩法:

媽媽把從陽臺收回來的衣服放在床上折疊,整理好後請寶寶幫著把衣服放進櫃子裡;

媽媽告訴寶寶要把每個人的衣服分開放在不同的格裡。寶寶把媽媽的衣物,按上衣、褲子、裙子等分開放好;

再把自己的小東西和上衣、褲子分開放。媽媽最後檢查一下,看到寶寶都能分別放好,就表揚寶寶能幹。

目的:

分格子放衣服既是分類的練習,也是空間位置的練習。

小貼士:

如果櫃子很大,又不分格,媽媽可以用一些紙盒來分格,讓寶寶來練習。

表演舞臺劇

玩法:

爸爸媽媽同寶寶一起學唱《小兔子乖乖》。等寶寶學會後,爸爸先離開,媽媽同寶寶繼續唱;

然後媽媽提個籃子告訴寶寶:“媽媽去拔蘿蔔,爸爸是大灰狼,爸爸來時不能開門呀。”

寶寶聽懂了,一會兒爸爸在門外唱歌,寶寶自己唱:“不開不開”的一段;

等媽媽在門外唱歌時,寶寶才開門讓媽媽進來。

目的:

讓寶寶參加有劇情的唱歌表演,寶寶能進入角色,使唱歌帶有戲劇性,能培養寶寶的美感和想像力。

小貼士:

寶寶對這種表演十分認真,如果能讓寶寶戴上自製的頭飾,拿上一點兒道具如蘿蔔等,寶寶會演的更加逼真。

參考:《區慕潔嬰幼兒智力開發寶典》

家長帶寶寶去動物園後印象很深,這時爸爸應趁勢教他這些動物的英語讀;

如,猴子(money),熊貓(panda),獅子(lion),老虎(tiger),大象(elephant),

長頸鹿(giraffe),斑馬(zebra),熊(bear),河馬(hippo),犀牛(rhinoceros);

目的:

幫助寶寶積累更多的英語詞彙。

小貼士:

這些單詞不可以一次教給寶寶,可以在他拿到一幅畫,想知道這個動物的英語讀法時教給他一到兩個。

量長短

玩法:

讓寶寶一手拿著兩條繩子的一頭,同時比著桌子的一個角,拉到桌子的另一個角;

如果再長些,可以用手按住第二個角,拉回第一個角,哪一條繩子先掉下來,就是短的繩子;

寶寶暫時還不能認識尺子,可以用桌子、床、窗戶等作為寶寶的量具;

寶寶把手伸開,從大拇指到中指的長度也可以作為量具。

目的:

通過這個遊戲,讓寶寶靈活地運動各種工具。

分格子放衣服

玩法:

媽媽把從陽臺收回來的衣服放在床上折疊,整理好後請寶寶幫著把衣服放進櫃子裡;

媽媽告訴寶寶要把每個人的衣服分開放在不同的格裡。寶寶把媽媽的衣物,按上衣、褲子、裙子等分開放好;

再把自己的小東西和上衣、褲子分開放。媽媽最後檢查一下,看到寶寶都能分別放好,就表揚寶寶能幹。

目的:

分格子放衣服既是分類的練習,也是空間位置的練習。

小貼士:

如果櫃子很大,又不分格,媽媽可以用一些紙盒來分格,讓寶寶來練習。

表演舞臺劇

玩法:

爸爸媽媽同寶寶一起學唱《小兔子乖乖》。等寶寶學會後,爸爸先離開,媽媽同寶寶繼續唱;

然後媽媽提個籃子告訴寶寶:“媽媽去拔蘿蔔,爸爸是大灰狼,爸爸來時不能開門呀。”

寶寶聽懂了,一會兒爸爸在門外唱歌,寶寶自己唱:“不開不開”的一段;

等媽媽在門外唱歌時,寶寶才開門讓媽媽進來。

目的:

讓寶寶參加有劇情的唱歌表演,寶寶能進入角色,使唱歌帶有戲劇性,能培養寶寶的美感和想像力。

小貼士:

寶寶對這種表演十分認真,如果能讓寶寶戴上自製的頭飾,拿上一點兒道具如蘿蔔等,寶寶會演的更加逼真。

參考:《區慕潔嬰幼兒智力開發寶典》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