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適合0到1歲寶寶玩的遊戲大盤點

寶寶的成長過程中, 總是愛玩一些遊戲。 寶寶在玩遊戲的過程中, 動手能力、腦力活動水準都能夠得到極大的提高。 今天, 小編就在這裡向大家送來福利, 告訴大家一些關於0到1歲寶寶適合玩的遊戲吧!

0到3個月

新生兒對玩具並不感興趣, 因為還太小玩不了, 但是他們對人, 尤其是爸爸媽媽興趣十足。 相比其他形狀或圖形, 他們喜歡看人臉, 或者是有人臉特徵的圖, 哪怕畫的比較粗糙。

跟小嬰兒玩的遊戲:扮鬼臉

即便是出生才幾個小時的新生兒也可以和他這樣玩:把臉湊到他前面, 張大嘴或伸出舌頭。

Advertisiment
他會看著你, 還可能模仿你, 如果他跟著你做了, 你可以變換一個鬼臉。 一直玩到他們注意力轉移, 打哈欠或哭了, 這表示他們可能累了, 需要安靜地休息。

好處:利用寶寶天生的模仿能力是一種很好的跟寶寶溝通親近的方式, 也是一個讓寶寶感受怎麼控制面部肌肉的機會。 哪怕一開始他沒什麼反應, 爸媽也不要氣餒哦。

鍛煉手眼協調的好辦法:追玩具

寶寶兩個月大後, 可以用絲帶系一個小而柔軟的玩具放在他面前, 慢慢地從一邊晃到另一邊, 他能用眼睛追著看。 大概三個月大時, 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手和腳是身體的一部分, 也會有足夠的能力控制手和手臂, 他會試著去拍玩具。

好處:這個遊戲能促進視覺能力的發展,

Advertisiment
比如用眼睛聚焦或跟蹤目標, 還有助於訓練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

4到7個月

漸漸適應“地球”環境的寶寶“蘇醒”過來了, 開始調動所有感官來探索世界, 他們喜歡把東西放到嘴裡, 用這種原始而粗暴的方式來認識世界。 大約在四五個月大時, 寶寶開始理解“因——果”的概念, 探索他的所作所為會對世界有什麼影響。

Advertisiment

培養自我意識的好方法:搖一搖

自製一個搖鈴:在一個小的塑膠瓶中放入一些幹大米或者豆子, 密封好避免小物件掉出來。 當然也可以去玩具店買搖鈴玩具, 但是自己做就可以嘗試用各種不同的瓶子和填充物, 創造出不同的視覺和聲音效果, 這樣會讓愛學習的寶寶玩得更高興, 效果也會更好。

好處:當寶寶伸手去夠和抓搖鈴時, 就可以練習手眼協調和精細動作, 搖一搖也鍛煉了手臂上的肌肉。 但玩搖鈴最大的好處可能還是心理上的, 寶寶開始知道他們能影響周圍的世界, 當他哭了, 媽媽會過來抱起他;當他發出咯咯聲, 爸爸會笑;當他搖晃搖鈴, 搖鈴會發出很大的響聲。

Advertisiment
這些行為和反應, 有助於寶寶自我意識的培養。

建立自信的方式:音樂罐

給寶寶一個木勺, 一些空罐或者鐵盤, 幾乎不用怎麼教, 他就會自己敲得很高興。 要是想玩安靜點的遊戲, 可以用些軟的、輕的東西, 比如將一雙乾淨的襪子卷成球狀讓他們玩, 這樣既好抓也安全。 而且當寶寶抓和壓時, 襪子會變形, 會有“反應”, 寶寶會覺得新奇好玩。

好處:寶寶搖晃自製搖鈴, 敲打盤罐或壓扁其他東西是一種建立自信的方式, 能教會他通過一些簡單的動作引起大人的關注。

認識世界的重要技能:觸摸

讓寶寶觸摸不同材質的物品:可以是一張細砂紙、一個柔軟的枕頭, 或交替觸摸光滑的絲巾、毛毛的羊毛巾等。 也可以摸摸硬的木塊,

Advertisiment
再給他一個柔軟的填充玩具。

好處:讓寶寶體驗各種各樣的觸覺能鼓勵他們去探索和感知差異, 這是他們認識世界的一項重要技能。

相關閱讀:嬰兒牛奶過敏如何餵養 如何預防牛奶蛋白過敏症?

8到12個月

寶寶大約8個月大時, 可以不需要支撐獨立坐著並展示他更強的抓握能力。 寶寶會用指尖去抓握東西(用大拇指和食指夾起小物品),並且樂此不疲地扔手裡的任何東西。哦,天哪,孩子監護人的叫苦不迭要開始了。

“這個世界原來是這樣的”——辨別裡外

四處爬到處鑽是寶寶的天性,也是他探索世界的方式,大人需要給他們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為他留一個空櫥櫃或者最底部的抽屜,放入形狀大小不同的容器,比如空的塑膠盒、鞋盒,或者訓練杯、塑膠玩具、金屬,塑膠鍋碗瓢盆。

好處:當寶寶把杯子疊在一起,或把小的東西放在大的容器裡,他們學會了區分大小、形狀,有了裡外的概念。當他們把一些東西放在盒子裡或罐子裡,過會再去拿的時候,他們學會了事物的存在性——即使暫時看不見,它們照樣存在。

鍛煉大肌肉和協調能力——撿東西

當寶寶開始走路時,他們喜歡提著東西四處走。給他買一個小的沙灘桶或用大的鮮牛奶桶自製一個(剪掉牛奶罐頂部,留下有把手那一部分,再用膠帶粘住容易剌手的部分),找一些安全的東西散落在地上,這樣寶寶可以邊逛邊撿。

好處:寶寶提著桶走,不時停下來撿掉在地上的東西的過程,既鍛煉了他們的大肌肉,同時又促進了他們的協調能力。

相關閱讀:1歲娃用這碗吃飯竟得白血病 兒童餐具如何選?

小小藝術家的起步——畫畫

給寶寶一支乾淨的、沒用過的畫筆,一杯水,讓他在大張的紙上或者外面的水泥地上畫畫。

好處:用畫筆可以提高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步履蹣跚地來回從不同角度看他的作品可以提高他的運動技能。如果你跟寶寶一起畫,可以教他怎麼與人合作。

逛超市和做家務的樂趣

一些簡單的事情,比如逛雜貨店也可以變成做遊戲。小朋友會很喜歡超市貨架上五彩繽紛的產品,把貨架上的東西取下來,捏捏袋裝米或用手指感受裡面的顆粒結構,搖一搖袋子裡的膨化食品——對他來說,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也可以讓寶寶幫助媽媽“收拾”東西,給他一個筐,讓他幫助把雜物放進筐裡。

好處:把做家務變成遊戲的最大好處是可以讓寶寶逐漸意識到他是家庭成員之一。

適合0-1歲寶寶的7個語言遊戲

1、模仿發音

抱起寶寶,在他面前做出張嘴、吐舌或其他各種表情,並用親切溫柔的聲音和寶寶“談話”,讓他注意到你的口型和面部表情,逗他發音。逐漸地,寶寶就會發出應答似的聲音來和你“交談”。這也是增進親子感情的有效方法。

2、放童謠CD

選擇節奏歡快的童謠CD,隨時放給寶寶聽,每次放幾分鐘就行。你也可以自己學會童謠以後唱給寶寶聽。喜歡聽歌曲是孩子的天性,童謠特有的節奏和韻律最適合小寶寶聽。

相關閱讀:濕巾挑選別只看牌子 嬰兒濕巾怎麼選?

3、搖響鈴

你先搖動鈴鐺、撥浪鼓等發聲玩具,吸引寶寶的視線,讓他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臉上。你同時叫他的名字,對著他說話。還可以在不同的方向弄出聲音來,讓寶寶去尋找聲源。這是很好的聽覺訓練,也和語言的發展有關,因為寶寶總是先學會聽,然後學會說的。

4、唱搖籃曲

寶寶哭鬧,或者每次睡覺前,媽媽都可以給他唱搖籃曲。這可以讓寶寶很快安靜下來,或為他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

5、學小動物的叫聲

你用誇張的表情,模仿小動物的叫聲給寶寶聽。擬聲詞很容易引起寶寶的興趣。你也可以在模仿小動物叫聲的同時,模仿不同小動物的動作,這樣更能引起寶寶的注意。

6、聽媽媽講現在的事情

你用親切的聲音、變化的語調,跟寶寶講他當前面對的事物和事情。比如對他說“寶寶在搖小鈴鐺”,“媽媽正給你換尿布呢”等等。這可以教寶寶在情景中理解語言,你也會養成和寶寶說話的好習慣。

7、拍手、點頭

和寶寶面對面坐好,握住他的兩隻小手,教他對拍。邊拍邊說:“拍拍手。”然後不握他的手,看他能不能自己拍。同樣的方法,可以教寶寶做點頭的動作。這可以鍛煉寶寶理解語言的能力和模仿力。7個月以後的寶寶,在聽到一些特定的語言信號時,就能用動作表示出來了,因此不妨多和他玩類似的遊戲。

寶寶會用指尖去抓握東西(用大拇指和食指夾起小物品),並且樂此不疲地扔手裡的任何東西。哦,天哪,孩子監護人的叫苦不迭要開始了。

“這個世界原來是這樣的”——辨別裡外

四處爬到處鑽是寶寶的天性,也是他探索世界的方式,大人需要給他們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為他留一個空櫥櫃或者最底部的抽屜,放入形狀大小不同的容器,比如空的塑膠盒、鞋盒,或者訓練杯、塑膠玩具、金屬,塑膠鍋碗瓢盆。

好處:當寶寶把杯子疊在一起,或把小的東西放在大的容器裡,他們學會了區分大小、形狀,有了裡外的概念。當他們把一些東西放在盒子裡或罐子裡,過會再去拿的時候,他們學會了事物的存在性——即使暫時看不見,它們照樣存在。

鍛煉大肌肉和協調能力——撿東西

當寶寶開始走路時,他們喜歡提著東西四處走。給他買一個小的沙灘桶或用大的鮮牛奶桶自製一個(剪掉牛奶罐頂部,留下有把手那一部分,再用膠帶粘住容易剌手的部分),找一些安全的東西散落在地上,這樣寶寶可以邊逛邊撿。

好處:寶寶提著桶走,不時停下來撿掉在地上的東西的過程,既鍛煉了他們的大肌肉,同時又促進了他們的協調能力。

相關閱讀:1歲娃用這碗吃飯竟得白血病 兒童餐具如何選?

小小藝術家的起步——畫畫

給寶寶一支乾淨的、沒用過的畫筆,一杯水,讓他在大張的紙上或者外面的水泥地上畫畫。

好處:用畫筆可以提高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步履蹣跚地來回從不同角度看他的作品可以提高他的運動技能。如果你跟寶寶一起畫,可以教他怎麼與人合作。

逛超市和做家務的樂趣

一些簡單的事情,比如逛雜貨店也可以變成做遊戲。小朋友會很喜歡超市貨架上五彩繽紛的產品,把貨架上的東西取下來,捏捏袋裝米或用手指感受裡面的顆粒結構,搖一搖袋子裡的膨化食品——對他來說,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也可以讓寶寶幫助媽媽“收拾”東西,給他一個筐,讓他幫助把雜物放進筐裡。

好處:把做家務變成遊戲的最大好處是可以讓寶寶逐漸意識到他是家庭成員之一。

適合0-1歲寶寶的7個語言遊戲

1、模仿發音

抱起寶寶,在他面前做出張嘴、吐舌或其他各種表情,並用親切溫柔的聲音和寶寶“談話”,讓他注意到你的口型和面部表情,逗他發音。逐漸地,寶寶就會發出應答似的聲音來和你“交談”。這也是增進親子感情的有效方法。

2、放童謠CD

選擇節奏歡快的童謠CD,隨時放給寶寶聽,每次放幾分鐘就行。你也可以自己學會童謠以後唱給寶寶聽。喜歡聽歌曲是孩子的天性,童謠特有的節奏和韻律最適合小寶寶聽。

相關閱讀:濕巾挑選別只看牌子 嬰兒濕巾怎麼選?

3、搖響鈴

你先搖動鈴鐺、撥浪鼓等發聲玩具,吸引寶寶的視線,讓他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臉上。你同時叫他的名字,對著他說話。還可以在不同的方向弄出聲音來,讓寶寶去尋找聲源。這是很好的聽覺訓練,也和語言的發展有關,因為寶寶總是先學會聽,然後學會說的。

4、唱搖籃曲

寶寶哭鬧,或者每次睡覺前,媽媽都可以給他唱搖籃曲。這可以讓寶寶很快安靜下來,或為他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

5、學小動物的叫聲

你用誇張的表情,模仿小動物的叫聲給寶寶聽。擬聲詞很容易引起寶寶的興趣。你也可以在模仿小動物叫聲的同時,模仿不同小動物的動作,這樣更能引起寶寶的注意。

6、聽媽媽講現在的事情

你用親切的聲音、變化的語調,跟寶寶講他當前面對的事物和事情。比如對他說“寶寶在搖小鈴鐺”,“媽媽正給你換尿布呢”等等。這可以教寶寶在情景中理解語言,你也會養成和寶寶說話的好習慣。

7、拍手、點頭

和寶寶面對面坐好,握住他的兩隻小手,教他對拍。邊拍邊說:“拍拍手。”然後不握他的手,看他能不能自己拍。同樣的方法,可以教寶寶做點頭的動作。這可以鍛煉寶寶理解語言的能力和模仿力。7個月以後的寶寶,在聽到一些特定的語言信號時,就能用動作表示出來了,因此不妨多和他玩類似的遊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