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過分袒護反而會寵壞孩子

“孩子上初二, 在家裡很乖, 但是在學校卻一點都不聽話, 經常和老師頂嘴, 上課的時候不光搗亂還擅自外出。 隨便使喚同學, 還會出手打不聽使喚的同學。 我是應該將其看作青春期的正常表現, 還是應該好好教育他呢?”

孩子受到過分的袒護, 在家中還說得過去, 但是這樣的孩子一旦走出家門便會傷害他人。

如果父母仍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繼續放任自流, 必然會造成連父母都無法挽回的嚴重後果。 所以, 必須把孩子的不良行為扼殺在萌芽狀態。

這對夫婦對孩子過於溺愛, 平時根本不捨得責怪孩子。

Advertisiment
所以如果突然責駡他, 反而會導致他更加叛逆, 成為連父母話都不聽的逆子。 這對夫婦的教育方法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

現在應該怎麼辦呢?首先父母要檢討自己錯誤的教育方法, 並且每天反省懺悔:“沒有正確地教育孩子是我們的錯, 沒能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則也是我們的錯。 ”

此外, 父母最好能利用假期, 帶著孩子去印度體驗一次背包旅行。 背著背包等三四個小時的火車, 在便宜的餐館吃飯, 不管去哪裡都儘量步行。 這樣的旅行必須持續一個月以上, 一家人一起吃苦受累。 但是, 如果父母貪圖安逸而選擇輕鬆的方法去更好的去處, 就無法糾正孩子的惡習。

孩子和父母一起挨餓, 經歷苦難, 目睹貧困的生活,

Advertisiment
克服困難以後, 會立刻有所改變。

要做到這一點, 父母必須經得起苦難。 看到孩子疲憊的樣子, 絕對不能心軟, 必須冷靜地幫助孩子改邪歸正。 這個時候需要的是冷靜的愛, 而不是溺愛。

經受一個多月的磨練回來後, 必須嚴格地對待孩子。 如果他在外面欺負別人, 回家後要堅決讓其改正。 讓其改正不是打罵孩子, 而是不再聽他撒嬌, 不再袒護他。

孩子上了初中後, 應該將其視為成年人對待。 飯後洗碗、收拾房間, 都是這個年齡的孩子可以自己做的事情。 孩子上小學, 爸爸換日光燈管時, 讓孩子扶著凳子, 這才是應有的小學教育。 孩子只是英語說得好, 並不一定是成功的教育。 在美國紐約, 乞丐也會講英語, 可仍舊是個乞丐。

孩子在學校不聽話,

Advertisiment
老師也沒有辦法。 如今, 學校教育不成功的根本原因在於家庭教育的失敗。 老師會責駡學生, 也會因為對學生的愛而原諒學生。 但老師也只是一般的工薪階層, 萬一孩子向媽媽和校長告狀, 這樣對自己也不利, 所以老師一般都會掌握分寸, 適可而止。 只有父母尊重老師, 孩子也才會尊敬老師。 如果把老師當作下人對待, 孩子也就不會尊重老師。

千萬不能把孩子的不良行為當作過眼雲煙, 為了孩子的未來, 這個時候若能及時糾正還為時未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