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過來人介紹剖腹產媽媽要面對的三大難題

一、下地走路

白鳥生逍遙是在一場混亂中隨便決定的日子, 滿39周的第一天, 7月7日。 因為之前住院時的醫生當天下午要休假回老家, 再加上孕晚期等得心焦發慌。 一咬牙一閉眼, 剖吧。 住院前一天看小巫的《讓孩子做主——母乳媽媽育兒手記》, 印象最深刻的是她描寫剖腹產後下地走路的艱難, 也為自己將要面對這一點做了一定的心理準備。 可是真正面對, 再多的心理準備也沒用。

 
剖腹產媽媽首要面對的三大難題

先痛苦並驕傲一下:因為各種原因, 剖完沒背麻藥包, 咬牙挨過了艱難的第一天。 住的雙人病房,

Advertisiment
鄰床是通過網路認識的朋友, 比我早一天順產。 住院頭幾天, 順產的媽媽和家人說起來倍自豪, 可誰讓咱是剖的呢, 只有咬牙忍痛。

因為傷口和宮縮的疼痛, 7月8日上午護士來拔掉導尿管時, 我心裡就咯噔了一下:要下地走路上廁所了, 怎麼辦!那一刻, 一忍再忍之後終於來了。 懷著上刑場的心, 開始第一次下床走路的壯舉:手上打著吊針, 老公和媽媽一起幫忙, 把病床搖到合適的角度, 用胳膊肘借力坐起來。 然後緩緩挪動身子讓腿垂下來腳能著地, 老公再來扶助。

艱難, 腳剛碰到地就感覺忍不住的痛, 咬牙堅持, 深吸口氣, 以上刀山下火海的決心堅決地踏下去, 一定能站住。 身子弓成蝦米, 雙腳站穩後再稍微直點起來。

Advertisiment
恩, 站住了走動就好些。 溜一圈回來, 上床躺著依然是難題。 挪到床邊, 緩緩坐下, 用胳膊肘的力讓整個背部靠著搖起的病床, 再把床慢慢搖下。

一來一回, 等躺回去後發現插著吊針的手背上鼓起了小包……最平常的起床、下床、上床, 對於肚子上劃了長長一道傷口的新媽媽們來說, 如此艱難。 以至於躺著不想起來, 起來不想躺回。 媽媽看著我這麼艱難的下床上床, 心疼地連說:剖的更遭罪啊。 就如順產的痛一樣, 這種痛, 痛過才知道。 如果准媽媽們有足夠的信心決心順產, 千萬別來受這道罪。

二、何時下奶

孩子平安降生後, 何時下奶是媽媽和家人最關注的。 一般認為, 剖腹產比順產下奶慢一些, 大多數剖腹產是孩子還沒發動就擇日進行了。

Advertisiment
小巫的書裡對第三天下奶專門有一篇, 當時小巫特自豪來著。 不過白鳥要再小小地驕傲下:一出手術室就有奶水讓逍遙吸了。 所以這一點, 於我而言, 不是難題。


剖腹產媽媽首要面對的三大難題

可能跟每個人體質有關, 順產不一定下奶快。 我住院一周, 旁邊兩個順產的奶水都比我晚, 比我少。 剖腹產也不一定下奶晚。 不管有沒有奶, 等到出了手術室就把孩子抱在身邊來吸奶, 這是促進乳汁分泌的最好方法。

三、艱難哺乳

剖腹產媽媽開始幾天只能平躺著, 因為傷口的疼痛連側躺都有困難, 而剛出生的寶寶, 還不大會吸奶, 所以開始幾天的吸奶也是浩大的工程。 需要在媽媽肩下、腰後用抱枕之類墊起合適的高度,

Advertisiment
在寶貝身下也墊起合適的高度。 媽媽再用手臂把寶貝攏到胸前, 才能順利吸到乳汁。

回想起來, 剛開始幾天的餵奶簡直是一場混戰, 又顧大、又顧小、又擔心乳☆禁☆房擋著小鼻孔影響娃的呼吸。 幾乎每次餵奶都要找護士幫忙, 因為護士比親人手更狠, 扯住乳☆禁☆頭讓娃吸, 彈娃手心腳心不讓娃睡去吸奶, 如果自己人下不了這手哈。

因為餵奶姿勢的不正確, 在和寶貝的磨合中乳☆禁☆頭都皴裂出血, 不過這些疼痛, 真的可以忽略不計。 自我感覺還是蠻能忍痛的, 兩邊都出血結痂了我一哼都沒哼過, 隔壁一個1985年的順產媽媽, 餵奶時叫得跟生孩子時有過之而無不及, 嘿。

現在回憶, 早就忘記了當初具體的疼痛, 尤其是面對越長越可愛的逍遙。

Advertisiment
不過正因為剖腹產, 整個月子裡都習慣了躺著喂, 對於夜間哺乳來說, 這是大大的方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