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寶寶脫臼怎麼辦

我們牽著小寶寶走路, 或者給小寶寶穿衣服、玩耍時, 稍微不小心就可能會把寶寶手臂拉脫臼。 那麼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呢?我諮詢了一些專家, 現介把我學到的知識介紹給大家,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寶寶脫臼後的緊急處理 一旦寶寶發生脫臼, 家長不必驚慌失措, 在脫臼後的兩三個小時內讓關節恢復原狀, 還不太困難, 時間太久, 周圍的組織就會腫脹, 復原就困難。 護理方法: 寶寶脫臼之後非常疼痛, 首先要先安慰寶寶, 並立刻處理。 關節脫臼的部位會壓迫神經, 這時拉長的韌帶以及肌肉, 稍微一動就非常痛。
Advertisiment
單純的脫臼往往比骨折要更加疼痛。 手會垂在胸前。 可用大圍巾折成三角形把手臂吊在脖子上。 但是別隨意移動寶寶患肢, 避免移動的過程中造成寶寶患部的二次傷害, 先固定患部後施以冰敷, 儘快到醫院治療。 即使關節恢復到原來的位置, 受傷的韌帶或周圍的組織也還是需要治療。 幾個星期都不可活動關節, 這期間比骨折的情況更為疼痛。 脫臼復原後父母需要注意的問題 關節重定後, 一般不需要固定, 但家長應該注意, 切忌不可用提物的方式突然牽引寶寶的手臂或用粗魯動作給小兒更換衣服, 更不要拉著寶寶的手把他提起來。 以免脫位再次發生而形成習慣性脫位。 寶寶的手被拉直並手掌向上的姿勢最容易受傷。
Advertisiment
所以家長在扶寶寶時, 應該抓住他的肘關節或上臂。 一歲左右的寶寶學走路時, 家長應把兩手放在他的腋窩下。 如果寶寶脫臼超過24小時或有反復脫臼史, 因局部有腫脹, 重定時彈響聲或彈跳感多不明顯, 復位後疼痛也不一定即刻消失, 但其他症狀大多能緩解。 此時, 宜用三角巾將寶寶肘部固定在直角位置, 一周左右即可。 寶寶的身體都在成長中, 一些關節比較脆弱。 父母無論在給寶寶穿衣服還是陪他玩, 都要注意自己的力度, 動作儘量溫柔一些。 無論多著急, 都不能粗魯地對待寶寶。 寶寶的安全成長依靠父母的精心呵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