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情商教育>正文

通過培養孩子的觀察力發展智力

孩子的眼睛總是很好奇, 對很多事物的觀察力也很強。 說話、走路無一不是通過好奇的觀察得來。 但是, 當孩子進入到學校之后, 爸爸媽媽開始為孩子的成績而心煩, 不知道為什么孩子總是不能夠表現出眾, 于是開始擔心孩子是不是不如別人聰明?

其實, 觀察力是孩子智慧的門戶。 科學研究告訴我們, 人的大腦所獲得的信息, 有80%-90% 是通過眼睛和耳朵吸收進來的。 因此, 有人說:觀察是智力活動的門戶。 任何一個人, 如果沒有較強的觀察力, 他的智力很難達到高水平。 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說過:我既沒有突出的理解力,

Advertisiment
也沒有過人的機智, 只是在觀察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并對其進行精細觀察的能力上, 我可在中人之上。 俄國生物學家巴甫洛夫在他實驗室的墻上, 寫著醒目的六個大字:觀察, 觀察, 觀察!

觀察力是什么呢?是指人通過眼、耳、鼻、舌、身感知客觀事物的能力。 觀察, 是人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感知活動, 不是盲目的、隨意的。 人學習知識的過程, 從觀察開始。

要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發展他的智力, 不提高他的觀察力是不行的。 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曾經明確指出, 學生學習成績落后的原因縱然是復雜的, 但普遍的特點之一是觀察力差。

提高孩子的觀察力, 既是教師的任務, 也是父母的任務。 父母應該怎樣做呢?

1、指導孩子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Advertisiment
明確觀察目的。

在家里或外出, 可以隨時確定一種觀察對象, 進行有目的的觀察。 比如, 觀察一件工藝品的形態、顏色、特點、制作水平;觀察做飯、做菜的全過程;觀察山水、樹木、花草;觀察一座建筑為了提高觀察效果, 還可以邊觀察邊用語言描述。 父母與孩子還可以互相評議, 看看觀察得仔細不仔細, 描述得逼真不逼真。 如能經常這樣做, 定會提高孩子的觀察力。

明確觀察目的, 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是教育孩子在心里樹立觀察的意識, 認清觀察對于發展自身智能的好處;另一層是教育孩子在觀察任何事物時, 都要有明確的目的, 即觀察什么, 為什么觀察。

2、培養孩子有計劃地觀察事物。

觀察活動有內容繁簡、范圍大小、時間長短的分別,

Advertisiment
但都需要有計劃地進行。 沒有計劃, 效果不好, 不利于提高觀察的能力。 觀察有計劃, 是指在觀察活動開始之前, 先定好觀察的目的。 多少米, 怎么淘, 放多少水, 大火燒多長時間, 小火燜多長時間。 先是觀察父母怎樣做, 然后自己一邊學著幫, 一邊觀察。 學會了做飯, 也提高了觀察力。

有的父母支持、鼓勵孩子自己種一盆花或其他植物, 每天觀察其變化, 有的還寫觀察日記, 不斷給以指導。 這樣的觀察活動, 既有興趣, 又有豐富的內容, 效果很好。

推薦閱讀:從思維游戲課程方案談幼兒觀察力的培養 父母怎么幫助孩子培養觀察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