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兩個時間段,胎動最頻繁,你是不是也這樣!

不睡覺時的胎兒很活躍

胎兒在麻麻肚子裡睡覺的時間的確很長, 約占90%。 一般小傢伙一覺能睡20分鐘到70分鐘, 清醒5分鐘到20分鐘後, 進入下一個睡眠時間段。 清醒時的小傢伙會很多本事。 困了打哈欠、閒時吮吸手指、啃腳丫、玩臍帶, 還會在羊水裡游來遊去。 所有的資源都會充分利用。 小傢伙出生後就愛吃手指、啃腳丫, 大人看著覺得有意思, 小傢伙卻只是在重複在娘胎裡的動作而已。

胎兒是喝尿長大的

不要以為有臍帶連接, 麻麻的營養傳給胎兒就可以了, 胎兒也是要“喝”東西的, 喝的就是羊水。 羊水裡有麻麻輸送給寶寶的營養,

Advertisiment
也有一部分是寶寶的尿液哦。 他們從14周大時開始尿尿, 只能尿到羊水裡了, 再喝進去……不要擔心, 胎兒的尿液已經被胚胎進行過“無菌處理”, 不“髒”的。

胎兒也會發脾氣

知子莫若母, 胎兒知母一樣也很深。 正常人生氣會帶來生理上的變化, 比如血壓上升、甲腎上腺素增加等等。 懷孕的麻麻會引起胎盤血管收縮。 胎兒會由此不安、恐懼, “動”起來的頻率會增加。 麻麻此時感受到的就是胎動又快又多。 這是胎兒在發脾氣哦。 想要培養孩子的好性格, 還真得從“娘胎”開始, 准麻麻不要亂生氣、保持心情愉快才好。 胎兒在母體內發育到一定時期, 會手舞足蹈, 出現胎動。 胎動能夠感覺到, 甚至能夠從腹壁看到, 胎動可以極大增強母胎情感,

Advertisiment
那麼你知道肚裡的TA都是怎麼動的嗎?

不同階段, 胎動大不同

孕12周開始, 胎兒器官形成, 四肢功能逐步完善, 此時已有微弱活動, 但母體還不能感知, 需在超聲檢查時觀察胎動。 到16周時, 胎兒四肢活動範圍稍大, 胎動感覺起來像魚在游泳或翅膀在舞動一般, 只有很少的孕媽咪可以感受到胎動;到妊娠20周時, 胎兒四肢活動明顯增加, 多數孕媽咪可以感受到胎動了;妊娠28~38周是胎動最頻繁的時期;38周後胎動略為減少。

肚裡的TA, 胎動有規律

胎動是有一定規律的, 一天中胎動有兩個活躍高峰:一次是在上午7~9點, 一次是在晚上11點到次日淩晨1點。 其他時間, 尤其是清晨, 胎動相對較少。 大致的規律是每小時不少於3~5次,

Advertisiment
每12小時胎動約在30~40次及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 妊娠28~38周是胎動最為活躍的時期, 而臨近足月, 由於胎頭下降到骨盆, 胎動次數可能會有所減少, 但當孕媽咪明顯感覺胎動減少時, 一定要隨時去醫院就診。

肚裡的TA, 都怎麼動?

胎動有本能行為、肢體運動、刺激後運動等。 心跳是最早出現的胎兒宮內行為, 妊娠6周左右即可通過超聲觀察到原始胎心搏動;妊娠12周後胎兒出現肢體運動, 可分為軀幹運動和四肢運動;當胎兒受到刺激後, 也會引起胎心率的變化及胎動。

1.本能行為

胎兒的心跳、呼吸、眨眼、吸吮、吞咽等行為我們暫稱之為本能行為, 這些活動通常需要借助儀器才能觀察到。

2.軀幹運動

彎曲、扭動、上蹬、驚跳、旋轉軀幹和伸展脊柱,

Advertisiment
具體運動形式可以表現為驚跳、全身運動、孤立的上肢或下肢運動、屈伸頭部、轉頭、轉身、伸展、張口、手觸臉部及打呃、打哈欠等等。 孕中晚期, 彎曲運動的發生頻率是最少的。 脊柱伸展的頻率在孕28~31周前明顯升高, 但32周後其發生率無明顯改變。 扭動和上蹬在孕28周前較其他四種運動出現的頻率更高, 且上蹬行為占主導地位。

3.四肢運動

即上肢和下肢運動, 相當頻繁, 於24~27周時達高峰, 兩者間的頻率無明顯差異。 接近足月後, 尤其是38周以後, 較大幅度的全身運動明顯減少, 僅能觀察到眼的運動、張口、手的活動及呼吸運動等。

4.刺激後運動

胎動還與孕婦的性格、情緒、愛好以及外界環境的聲音、光線和宮內壓力有關, 例如巨大的聲響、強光的刺激、觸壓母體腹壁等,

Advertisiment
均會令胎動次數增加, 這類運動我們稱之為刺激後運動。 刺激後運動同樣會引起基線胎心率上升、呼吸頻率下降、呼吸不規則並伴有喘氣、眨眼和驚跳等, 其對胎心率和胎動影響將會持續1個小時以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