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是新生兒各項發育的標準

作為一個合格的爸爸媽媽, 在寶寶出生之際, 除了要瞭解育兒寶寶和護理寶寶的知識以外, 還應對寶寶各項發育的衡量標準做個瞭解, 寶寶從新生兒期到嬰兒期再到幼兒期一直到學齡期, 每個階段發育的程度都不一樣, 因此只有瞭解了寶寶每個時期的發育狀況我們才能更好的照顧寶寶。 那麼對於新生兒寶寶來說, 新生兒各項發育的衡量標準是什麼呢?

一、新生兒體格發育

1、身長 平均約為49-50釐米, 男嬰比女嬰略長。

2、胸圍 男嬰約為32.65釐米, 女嬰約為32.57釐米。

3、腹部 腹部柔軟, 較膨隆。

4、、體重 足月的新生兒出生時平均體重約為3000克左右,

Advertisiment
男嬰比女嬰略重一些。 出生後一周常會有體重減輕的現象, 這是暫時的, 10天內即可恢復,稱之為生理性體重下降。

5、頭圍 男嬰約為34.4釐米, 女嬰約為34.01釐米。

6、頭部 新生兒的頭頂前中央的囟門呈長菱形, 開放而平坦, 有時可見搏動。 父母注意保護囟門, 不要讓它受到碰撞。 大約1歲以後它會慢慢閉合。

8、迴圈 心率比成人快, 每分鐘為90-160次。

9、皮膚 全身皮膚柔軟、紅潤, 表面有少量胎脂, 皮下脂肪已較豐滿。

10、呼吸 新生兒的呼吸淺表且不規律, 以腹式呼吸為主。 約每分鐘40-45次, 有時會有片刻暫停。

11、四肢 雙手握拳, 四肢短小, 並向體內彎曲。 有些嬰兒出生後會有雙足內翻, 兩臂輕度外轉等現象, 這是正常的, 大多滿月後緩解, 雙足內翻大約3個月後就會緩解。

Advertisiment

12、感覺發育 新生兒生後, 即有吸吮、吞咽的本能, 別看人小, 味覺也很靈敏。 新生兒由於味覺神經發育較完善, 因此對酸、鹹、苦、甜都能引起反應, 如吃到甜味, 可引起孩子的吸吮動作;對於苦、鹹、酸等味, 則可引起不快的感覺, 甚至停止吸吮。 新生兒的視覺發育較弱, 視物不清楚, 但對光是有反應的, 眼球的轉動無目的。 半個月以後, 孩子對距離50釐米的光亮可以看到, 眼球會追隨轉動。 剛出生的孩子耳鼓內充滿液狀物質, 妨礙聲音的傳導。 慢慢地, 耳內液體逐漸被吸收, 聽覺也會逐漸增強。 對冷熱, 孩子是知道的, 這是由於孩子皮膚的調節功能在起作用。 給孩子包裹得太多, 孩子太熱, 或給孩子包裹太少, 孩子太冷,

Advertisiment
都可以引起孩子哭鬧。 這樣的哭鬧, 實際上是孩子的一種語言表達方式, 大人不能一聽孩子哭就煩。 應找一找原因, 是涼了還是熱了或是尿了。 找到原因, 使孩子舒適了, 實際上也是一種類似語言的交流。

13、體溫 新生兒的正常體溫在36-37℃之間, 但新生兒的體溫中樞功能尚不完善, 體溫不易穩定, 受外界溫度環境的影響體溫變化較大。 新生兒的皮下脂肪較薄, 體表面積相對較大, 容易散熱。 因此, 對新生兒要注意保暖, 尤其在冬季, 室內溫度要保持在18-22℃, 如果室溫過低容易引起硬腫症。

14、排泄 新生兒一般在生後12小時開始排胎便。 胎便呈深、黑綠色或黑色粘稠糊狀, 這是胎兒在母體子宮內吞入羊水中胎毛、胎脂、腸道分泌物而形成的大便。

Advertisiment
3-4天胎便可排盡。 吃奶之後, 大便逐漸轉成黃色。 吃牛奶的孩子每天1-2次大便, 吃母奶的孩子大便次數稍多些, 每天4-5次。 若孩子出生後24小時尚未見排胎便, 則應立即請醫生檢查, 看是否存在肛門等器官畸形。

15、尿量 初生兒第一天的尿量很少, 約10-30毫升。 在生後36小時之內排尿都屬正常。 隨著哺乳攝入水分, 孩子的尿量逐漸增加, 每天可達10次以上, 日總量可達100-300毫升, 滿月前後可達250-450毫升。 孩子尿的次數多, 這是正常現象, 不要因為孩子老尿, 就減少給水量。 尤其是夏季, 如果喂水少, 室溫又高, 孩子會出現脫水熱。

16、睡眠 新生兒每天約需睡眠20小時以上。

二、神經精神發育

1、運動機能 出生就會大聲啼哭, 以後會一陣陣地哭。 出生後半小時內可俯臥于母親胸前吮吸和吞咽母乳。

Advertisiment
物體碰觸口唇時會引起吮吸動作。

2、觸覺 對母親的觸摸、撫抱, 感受靈敏, 並顯示出喜愛。

3、嗅覺 對母乳的香氣感受靈敏, 並顯示出喜愛。

4、視覺 覺醒時會慢慢睜開雙眼, 漫無目的地環視周圍。 能看見離眼20-30釐米遠的鮮豔物體。 有物品靠近眼睛時會眨眼。

5、聽覺 醒著時, 近旁約10-15釐米處發出響聲, 可使其四肢軀體活動突然停止, 似在注意聆聽聲音。

以上是新生兒寶寶各項發育的標準, 很多時候雖然爸爸媽媽們把寶寶照顧的很好, 但是偶爾也會出現一些小狀況, 這主要是因為爸爸媽媽們還不瞭解寶寶到底需要什麼, 當然如果瞭解了寶寶每個階段的發育情況, 也許會對父母們照顧寶寶有所幫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