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6個好習慣,家長一定要逼孩子養成!

性格決定命運, 我們都知道好習慣的重要性, 習慣對我們的生活有絕大的影響, 因為它是一貫的。

在不知不覺中, 經年累月影響我們的品德, 暴露出我們的本性, 左右著我們的成敗。

1、主動積極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裡, 史蒂芬·柯維把“積極主動”放在了七個習慣之首。

有人把學生分為三種——自燃物、易燃物、不燃物。

自燃物不用點, 自己會燃燒, 代表主動學習。

易燃物是旁邊有火, 他就會燃燒起來, 就是周遭有學習的氛圍, 他就會跟著學習。

不燃物就是你再怎麼燃燒, 他都不會燃。

態度決定一切, 個人行為應該要取決於自身的抉擇,

Advertisiment
而不是外界環境的迫使。 那些成績優秀的孩子, 都是自燃物, 會主動學習, 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2、凡事提前5分鐘

《禮記·中庸》中有句古訓:“凡事豫則立, 不豫則廢。 ”

這裡的“豫”, 就是預備的意思。 凡事做好準備, 哪怕是提前5分鐘, 人生都會變得與眾不同。

提前5分鐘起床, 收拾書包, 從容出門, 一天都會有一個好的精神狀態;

提前5分鐘進教室, 整理課桌, 流覽今天的課程表, 會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

提前5分鐘做作業, 就可以多5分鐘的休息時間, 第二天精力更充沛;

……

戴爾·卡耐基在他的演講中說道:“零星的時間, 如果能敏捷地加以利用, 可成為完整的時間。 所謂“積土成山”是也, 失去一日甚易, 欲得回已無途。 ”

凡事提前5分鐘,

Advertisiment
看上去微不足道, 但是將這些5分鐘不斷累計, 它將讓你的一生受用無窮。

3、自律

很多事情能不能看到結果, 說到底就是自製力。

看到一個調查說, “一月來健身房的人, 大多數到三月時就不再出現了。 ”

大部分的人都受此困擾, 明明在新年時已發誓要付出行動, 結果毅力只走到中途, 徒留自己在原點苦歎枉費的銀兩。 而那些年下狠心辦過的健身卡、瑜伽卡, 去過的英文班、日語課……最後竟有些“破財免災”似的味道。

安德雷耶夫就曾說, 一個人最大的勝利就是戰勝自己。 自律的生活剛開始確實很磨人, 它會時常挑戰心理和身體極限, 讓人隨時有想要放棄的念頭。 可捱過那段最痛苦的自律時光, 你就會發現, 人生將會熠熠生輝。

Advertisiment

如果把自律行為當作一種好習慣不斷堅持, 不斷突破, 不斷超越以後, 你會發現, 今天的自己比過去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和高度。 而這樣的你也勢必會越來越優秀!

4、堅持

最牛逼的成功, 來自最傻逼的堅持。

《津巴多普通心理學》裡有一句話:

幾乎在任何領域, 無論是雕塑、演奏樂器、做個工程師或培訓師, 任何的職業, 你都需要付出大約10年的努力, 才能做到遊刃有餘、得心應手。

臺上一分鐘, 台下十年功, 如果你要做到有所成就, 就必須付出百倍的努力。 無數光鮮亮麗的背後, 都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練習。

紀伯倫說, 再遙遠的目標, 也經不起執著的堅持。 持之以恆地做某件事, 對這件事始終保持興趣、熱忱, 想不成功都難。

卓越的人都能夠堅持走在改變與通往成功的路上。

Advertisiment

5、讀書

有人問我, 25歲的時候做什麼事情, 會讓五年後覺得獲益匪淺。

我毫不猶豫地說了兩個字:讀書。

其實不僅僅是25歲, 讀書越早越多, 得到的收穫就越不菲。 多讀書, 真的有用。

讀書有用, 有用在於:即使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 卻可以選擇通過讀書更好地改變、提升自己。 讀書與不讀書的人生, 有時候真的天差地別;

讀書有用, 有用在於:讀書讓人擁有富足的心靈、無可比擬的氣質。 一個人的容貌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慢慢消失殆盡, 而美好的氣質卻能夠永存不朽;

讀書有用, 有用在於:讀過的書, 日積月累, 會讓你擁有更廣闊的視野、更深邃的思想。 那些不愛讀書的人, 蒼白的腦袋總是無法隱藏。

Advertisiment

讀書的用處, 不一定在於功成名就、榮華富貴, 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一個人的修養和談吐, 拓展了眼界和見識, 讓你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 獲得內心的平靜。

6、堅持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 身體是最大的本錢。

復旦女博士于娟在她的自傳《癌症日記》中寫到:健康真的很重要, 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 你會發現, 任何的加班(長期熬夜等於慢性自殺), 給自己太多的壓力, 這些都是浮雲。

正如亦舒所言:我的歸宿就是健康與才幹。

所以, 開始運動並堅持下去吧。 不管去健身房還是在社區樓下跑跑步、在房間裡跳跳操, 都可以;另外, 上下班騎車或步行也是不錯的選擇。

亞里斯多德說, 人是被習慣所塑造的, 優異的成績來自於良好的習慣, 而非一時的衝動。

而非一時的衝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