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輔食添加不及時 寶寶容易貧血

只喂母乳可能導致寶寶貧血

貧血, 一直是危害兒童健康的幾大問題之一。 兒童貧血主要是由於缺鐵所致。 雖然這些年來生活水準不斷提高, 但因長期母乳餵養而貧血就診的孩子並未減少, 兒童貧血發病率的總體水準並沒有下降。 其實, 這跟一個普遍的誤區有關, 很多父母認為母乳營養全面, 量又足, 於是讓寶寶長期吃母乳, 而放棄了添加輔食或者只是添加少量的輔食, 以此造成營養不均衡。

一般來說, 寶寶出生1~4個月後, 會出現生理性的貧血期, 原因在於嬰幼兒生長發育很快, 對鐵的需求量很大,

Advertisiment
而寶寶出生時經由母體而儲存的鐵, 一般在出生3個月後消耗完, 母乳不能提供足夠寶寶需要的鐵, 寶寶就很容易出現生理性貧血。

而母乳含鐵量很低, 100克母乳含鐵量一般不超過0.5毫克, 純母乳餵養時間越長, 孩子發生缺鐵性貧血的可能性就越大。 因此, 寶寶到了4-6個月時, 應及時添加輔食, 以保證均衡營養。 >>4至15個月寶寶輔食全攻略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貧血

缺鐵性貧血是小兒常見病, 主要發生在6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 通常血色素低於12克/分升(dl)可考慮為小兒缺鐵性貧血。 小兒缺鐵性貧血低於9克為輕度, 低於6克為中度, 低於3克為重度。

一般城市兒童即使缺鐵也是在10克至12克血色素, 基本上是由於飲食不均衡所造成的, 數值不會有太大偏差。

Advertisiment
當出現這種情況, 只要合理地調節孩子的飲食就可以讓寶寶的指標正常。 專家建議1歲以上的孩子, 多吃綠色蔬菜、瘦肉(牛、羊、豬), 如果孩子出現中度、重度的時候就應該到醫院看醫生了。

寶寶缺鐵性貧血的危害

兒童貧血造成的危害非常嚴重, 不但會導致兒童臉色蒼白、睡眠不寧、面色發黃、毛甲乾澀、容易感冒等, 還會使兒童產生頭暈、噁心、嘔吐、四肢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 嚴重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

此外, 鐵缺乏會導致孩子智力發育和學習能力下降, 智商降低, 阻礙孩子智慧的正常發展, 並能使鉛的吸收增高。 如果不及時補鐵, 可出現體力下降、記憶力下降、細胞免疫水準下降等症狀, 易誘發感冒、氣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Advertisiment

因此, 在嬰幼兒時期發生缺鐵性貧血, 可能會導致不可逆轉的損害, 父母們應當非常重視寶寶的合理餵養。

怎樣預防寶寶缺鐵性貧血

首先, 由於母乳中的鐵嬰兒容易吸收, 媽媽應當儘量選擇母乳餵養。 如不能母乳餵養時, 要儘量選擇富含鐵的嬰兒配方奶粉。

其次, 家長要注意在寶寶4~6個月時, 適時適量為他們添加輔食。 4個月以後可以添加鐵質強化食物, 如強化米粉等。

第三, 要注意要添加含鐵質多的食物。 一般來說, 肝、血、豆類、肉類(牛肉、羊肉、魚肉等)、綠葉蔬菜、杏、桃中含鐵比較多, 綠葉蔬菜、肝、腎、酵母中葉酸含量較多。

第四, 要及時補充蔬菜水果, 因為蔬菜水果中的維生素C能促進食物中鐵的吸收。

添加輔食時,

Advertisiment
應當遵從一種到多種、從少到多、從稀到稠的原則, 按照寶寶的消化能力逐漸增加, 每添加一種輔食應觀察3~7天, 當寶寶有病或者天氣太熱時, 應暫緩增加新品種。  >>10個添加輔食時要注意的要點

專家指出, 稍小點的寶寶可以通過雞蛋黃和豬肝醬等來補充鐵, 稍大些的孩子就可以適量添加肉泥、肉鬆或動物血來補充鐵。 寶寶飲用鮮牛奶時, 煮沸的時間不宜過長, 避免葉酸、維生素B12等抗貧血因數的流失。

小編提醒:與以往物質匱乏時孩子貧血不同, 如今的孩子貧血, 大多都不是營養跟不上引起的, 而是由於家長的餵養方法不合理造成的, 貧血的孩子大多症狀較輕, 只需保證營養合理的飲食即可糾正。 如果孩子貧血較重,

Advertisiment
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含鐵糖漿、小兒鐵鋅鈣顆粒、補血顆粒等藥物, 爸媽們不必太過驚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