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輔導孩子學習必知的幾個問題

經常有家長諮詢與輔導孩子學習有關的問題, 從諸多問題中皆暴露出家長缺乏對輔導學習的合理認識。 下面乖乖網提煉出幾個概念供家長們參考, 希望家長能做認真的對比反思, 看看自己是否理清了學習輔導的概念, 不然儘管你每天付出很多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孩子的學習, 但實則收效甚微。

一、學習輔導的概念

1、學習輔導是指家長在孩子學習前、學習中分別輔助和引領孩子進入學習狀態的過程。

2、輔助是指家長幫助孩子建立學習秩序, 並激發和保持孩子濃厚的學習興趣的手段。

3、引領是指家長通過引導和鼓勵,

Advertisiment
讓孩子建立責任感意識, 使孩子注意力在動態與靜態間相互轉換, 並且不斷提高自控力, 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

二、監督和監工的區別

1、監督是指家長保持良好的心態, 根據孩子學習時間的安排, 提醒和鼓勵孩子關注學習任務, 並做好學習前的準備工作, 按照學習習慣養成的步驟和流程專注地完成學習任務。 在孩子學習過程中遇有困難時及時幫助解決, 適時肯定孩子的表現, 激發孩子學習的熱情。

2、監工是指家長以高壓的姿態強迫孩子進入寫作業的過程, 當看到孩子不按要求做時就會指責、埋怨, 甚至打罵。 完全不顧及孩子的心理感受, 不斷導致親子矛盾和衝突, 讓孩子感覺寫作業和學習是很痛苦的事。

Advertisiment
當孩子經常處於這種被動學習的狀態時, 就會從心理上反感學習, 反感家長, 既而在學習中產生磨蹭拖拉、書寫潦草、錯誤很多等現象。

三、環境秩序管理者

環境秩序管理者是指家長在孩子學習前和學習中要關注家裡的環境秩序, 如告知家人盡可能不要大聲說話, 關閉電視, 在廚房小點聲音做飯等, 盡可能讓家裡安靜下來。 讓孩子從環境秩序的變化中感受到全家人對他學習的重視和支持, 既而自覺進入學習狀態。

四、行為秩序管理者

行為秩序管理者是指家長引導孩子按著學習或寫作業的進程建立起節奏感, 不穿插做其他無關之事, 確保孩子注意力專注于目標。

在孩子進入學習前準備工作階段,

Advertisiment
家長就要鄭重提醒孩子停下手裡無關事情, 進入學習準備環節, 按著習慣養成的步驟將完成上廁所、洗手、喝水、清理書桌、準備文具、拿出要寫的一項作業。

正式開始寫作業後按著答題步驟逐一完成讀題、筆答題和檢查環節。 在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不允許隨意走動, 不做無關之事, 專注於完成作業。

完成作業後家長人視情況提醒孩子做好書包整理、檢查和放到指定位置。

五、內心秩序管理者

內心秩序管理者是指家長和孩子針對學習這件事內心都有明確的目標, 都成為積極情緒的主動管理者。 家長保持平和的心態, 思路清晰, 引導合理, 激勵得當, 讓孩子保持愉悅的心情完成寫作業的過程。 而孩子在家長的引導之下按著規範的流程和步驟完成學習任務,

Advertisiment
整個過程沒有負面干擾, 自覺自願學習, 情緒保持穩定, 注意力專注保持較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