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準備懷孕>遺傳優生>正文

躲開這些職業危害

人們在從事工農業生產、科學技術活動及其他職業活動的過程中, 都有可能接觸各類職業有害因素(或稱職業危害), 例如工業毒物、農藥、各類有機溶劑、醫院手術室中的麻醉劑氣體等化學物質以及噪聲、電磁輻射、高溫等等。 某些職業有害因素對女工作業人員的健康, 特別是生殖健康有不良影響, 因此不僅影響婦女本身的健康, 尚可影響胎兒發育甚至出生后的健康。

當某些職業有害因素具有生殖毒性(或稱發育毒性)時, 可對卵細胞造成損傷, 影響卵子的發育。 其結果可使婦女出現月經異常、不孕或孕卵發育不良,

Advertisiment
并可通過母體干擾胚胎或胎兒的正常發育, 導致胚胎發育異常, 結果使胚胎死亡而流產或出現先天畸形, 或使胎兒生長發育遲緩, 出生時體重低, 或于出生后逐漸發現嬰兒有視力聽力異常、智力低下等功能發育障礙。 如果母親孕期接觸可經胎盤致癌的物質, 其子女在兒童期還有發生惡性腫瘤的危險。

目前已知對月經有影響的職業有害因素有百余種。 常見工業毒物鉛、汞、苯、甲苯、汽油, 物理因素中諸如強烈噪聲、全身振動、電磁波等都可引起月經異常。 長期接觸有機溶劑、農藥以及從事視屏作業的婦女, 不孕的危險度增高。 孕期接觸高濃度氯乙烯、已內酰胺、鉛、苯系混合物以及強烈噪聲的婦女,
Advertisiment
妊娠中毒癥的發病率增高。 孕期接觸高濃度鉛、苯、甲苯、麻醉劑氣體、抗癌藥等, 還有使自然流產發生率增高的危險。

母親孕期接觸有害因素對出生人口素質的影響則表現在, 放射線、甲基汞、有機溶劑、農藥2、4、5-f(含有二英)可導致胎兒出現先天缺陷。 如孕期接觸有機溶劑, 所育小兒易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缺陷、唇腭裂和心血管畸形。 使用農藥地區的胎兒先天缺陷發生率高于非農業地區, 頻繁使用含氯苯氧基農藥的地區, 在噴灑農藥季節(夏季)受孕的嬰兒先天缺陷明顯增加。 我國的調查還發現, 在人造絲廠孕期接觸二硫化碳的女工以及橡膠廠的女工子女中, 先天缺陷發生率高于對照人群;孕期接觸鉛、苯系混合物、抗癌藥、氯丁二烯、丙烯腈及強烈噪聲,
Advertisiment
可導致胎兒生長發育遲緩, 使低出生體重兒的發生率增高。

孕期接觸強噪聲可影響胎兒聽力發育。 我國的調查研究還發現, 孕期接觸強噪聲的紡織廠織布車間女工的幼兒園年齡(3~7歲)及小學年齡(7~15歲)的子女, 平均智商均低于母親孕期未曾接觸職業噪聲的子女。 母親從事鉛作業的蓄電池廠托兒所兒童血鉛濃度明顯高于母親不接觸化學毒物的對照組兒童, 而平均智商則低于對照組。 由于鉛可自母親乳汁排出, 母源性乳兒鉛中毒已有多起報道, 主要發生在蓄電池廠和化工廠等從事鉛作業女工的乳兒中。

在一些發達國家, 惡性腫瘤已成為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人認為, 兒童期發現的許多惡性腫瘤是由于在胚胎發生期經母體接觸了有致癌作用的化學物質而引起。
Advertisiment
由于胚胎和胎兒對化學物質的敏感性高, 在對母親尚未引起危害的濃度下, 即可對胚胎發生毒害作用。 已烯雌酚已被證明是一種經胎盤致癌物, 母親孕期接觸后, 所育女性后代于兒童期可發生陰☆禁☆道透明細胞腺癌。 許多學者還認為, 兒童白血病的發生與母親孕期接觸某些化學物質有關聯。

以上種種情況告訴我們, 加強職業婦女的勞動保健對保護婦女和兒童的健康, 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是關系到中華民族未來的大事。 我國黨和政府歷來重視保護婦女和兒童的健康, 50年來已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勞動保護法規,
Advertisiment
如《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 《女職工禁忌勞動范圍的規定》, 《女職工保健工作規定》等。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 做好職業婦女的勞動保健, 不僅是工業部門的事, 在第三產業和科學技術部門及廣大農村以及其他各行各業的婦女勞動者中廣泛地開展這項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

熱點關鍵字:優生, 危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