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躲過了剃胎髮,可給寶寶睡頭型這事兒還是遇到了!

生娃不易, 養娃難, 從懷孕到分娩再到護理寶寶, 這一路走來簡直就是一步一個坎!“一人吃兩人補, 懷孕要吃比平常多兩倍的食物”, “月子裡不能下床, 必須捂汗才不做病”, “寶寶胎髮需要全剃光, 頭髮才能長得好”。

回頭看看這必須得是多麼“足智多謀”的麻麻

才能戰勝這些民間流傳的“妖魔鬼怪”般的謠言!

但是, 就在你堅定信念遮罩謠言的時候

“睡頭型”還是悄悄的來到了你的身邊~

誒嘛, 心好累!

“睡頭型”是廣泛流傳於民間的一種習俗, 主要是家裡的老人在小寶寶出生後的1~2個月內, 希望通過睡姿讓寶寶有一個自己滿意的頭型。

Advertisiment

給寶寶枕書、字典睡覺可以讓寶寶擁有一個漂亮的頭型?

很多老一輩的家長特別偏愛扁扁的頭型, 從寶寶一出生就不遺餘力的告訴新手麻麻們一定要給寶寶枕書、綠豆、蕎麥等硬枕頭, 來改變寶寶顱骨的形狀, 以便寶寶能夠睡出漂亮的頭型。

而且有些老人為了讓寶寶擁有一個“漂亮”的扁頭, 而特意為寶寶準備一個書枕頭。 為防止寶寶翻來覆去側睡還把枕頭的兩邊卷起來, 更有甚者直接在寶寶睡覺的時候看著, 寶寶稍有動作, 馬上按回去……

這些習俗雖然在通常的情況下不至於使寶寶產生嚴重的顱骨畸形, 而影響正常的智力發育。 但是寶寶的顱骨較軟, 囟門和顱骨發縫隙還未完全閉合,

Advertisiment
長期枕過硬的枕頭, 很容易把寶寶的頭睡偏、變扁、變尖等, 這些都很影響寶寶的頭顱外形美觀。

就算“得償所願”, 把寶寶的頭型睡扁平了。 但是眾所周知, 人的大腦容量是不變的, 當寶寶的後腦勺被壓得扁扁的以後, 大腦的容積就會往前面擠壓。 這時, 寶寶的面部就會變大, 從而出現大餅臉、國字臉、大方臉等。 這……真的好看嗎?並且, 現在的父母, 很難再認同扁平的頭型, 更喜歡圓圓的後腦勺。

1歲內的寶寶提倡什麼睡姿?

美國兒科協會(AAP)建議健康的寶寶要儘量保持仰臥(背部平躺), 是因為這種睡姿對小寶寶是最為安全的。 可以減少“嬰兒猝死綜合征”的風險。

有些麻麻可能會擔心仰睡出現扁頭。 一般情況下, 隨著寶寶的成長頭形不對稱是能夠自己恢復的,

Advertisiment
扁頭的表現不會持續到青春期。

寶寶睡著後自己翻身趴著了, 這時需要給他翻過來嗎?

仰臥睡姿不僅可以降低寶寶猝死綜合征(SIDS)的發生率, 還可避免腮腺擠壓和口水外流, 所以在情況允許的時候還是儘量把寶寶翻過來保持仰睡哦!

但是, 如果就算把寶寶翻過來睡後, 寶寶還是能夠很靈活的從俯臥到仰臥翻身自如, 那麼就允許寶寶自己選擇最舒適的姿勢好啦!而且, 一般能夠在睡著後自己趴過來的寶寶大部分已經大於6個月, 本身發生SIDS的風險就很小了。

寶寶偏頭, 哪些經驗可以幫助糾正?

在平時, 麻麻可以經常改變寶寶頭的位置、帶寶寶趴著玩、逗引寶寶多轉頭等, 這不僅可以鍛煉到寶寶脖子、肩、背肌肉促進寶寶的運動能力發展,

Advertisiment
還可以有效避免寶寶頭部某一部位持續受壓, 幫助寶寶頭型的恢復, 改善寶寶“大小臉”的問題哦。

這些偏頭糾正經驗麻麻可能用得上

(1) 在寶寶醒著的時候, 變換位置跟寶寶說話。 不要只在一邊跟寶寶說話, 而是左右兩邊坐著, 特別是偏向于寶寶睡偏頭的一邊, 以便糾正。

(2) 麻麻還要經常改變寶寶床上安撫物或床鈴的上下左右的位置, 吸引寶寶頭躺向另一邊, 這還可以避免寶寶長期看一個方向, 造成斜視哦。

(3) 定期改變麻麻躺著的方位, 因為一般寶寶都喜歡媽媽的氣味, 會習慣性的偏向媽媽所在的方向, 此時麻麻們可以隔天和寶寶調換位置, 避免寶寶一直睡一個方向。

(4) 根據寶寶偏頭的方向,

Advertisiment
給寶寶適度按摩頸部位置, 以緩解頸部壓力。 長期堅持會有好的效果哦(如寶寶頭習慣偏向右, 就按摩右側頸部)。

多大的寶寶, 開始考慮用枕頭?

1歲以前不建議給寶寶枕枕頭, 剛出生的小寶寶還沒有頸曲, 頸椎是“直”的, 頭部和身體處在同一水平線, 所以不需要枕枕頭的。 如果刻意給寶寶枕枕頭很容易造成頸部過度前傾, 影響寶寶呼吸, 夜醒增多同時還有窒息的風險。

1歲以後可以根據寶寶頸椎生理彎曲的發育情況選擇適合的枕頭, 但是注意枕頭的高度以3-4釐米為最佳, 不要超過5釐米。

另外, 市面上炒作宣稱“可預防並糾正寶寶偏頭”神奇效果的定型枕, 也有叫防側睡枕, 實際對寶寶的偏頭並沒有什麼卵用。 而且,還有可能因為使用而錯過矯正的黃金時間。

總而言之:圓頭更好看、仰臥睡姿最安全、豎著抱趴著玩、頭部朝向多變換、漂亮頭型自然來。

而且,還有可能因為使用而錯過矯正的黃金時間。

總而言之:圓頭更好看、仰臥睡姿最安全、豎著抱趴著玩、頭部朝向多變換、漂亮頭型自然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