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足月兒與早產兒黃疸的護理措施

1 足月兒黃疸的護理措施

1、胎黃常因孕母遭受濕熱侵襲而累及足月兒, 致使足月兒出生後出現胎黃, 故妊娠期間, 孕母應注意飲食有節, 不過食生冷, 不過饑過飽, 並忌酒和辛熱之品, 以防損傷脾胃。

2、婦女如曾生過有胎黃的足月兒, 再妊娠時應作預防, 按時服用中藥。

3、足月兒出生後就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 發現黃疸應儘早治療, 並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瞭解黃疸的進退。

4、注意觀察胎黃足月兒的全身症候, 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驚惕不安、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症, 以便對重症患兒及早發現及時處理。

Advertisiment

5、密切觀察心率、心音、貧血程度及肝臟大小變化, 早期預防和治療心力衰竭。

6、注意保護足月兒皮膚、臍部及臀部清潔, 防止破損感染。

7、需進行換血療法時, 應及時做好病室空氣消毒, 備齊血及各種藥品、物品, 嚴格操作規程。

相關文章推薦>>>>>>>>>>>>>>如何護理新生兒黃疸?

相關文章推薦>>>>>>>>>>>>>>新生兒黃疸藍光治療的護理

2 早產兒黃疸的護理措施

1.注意保暖

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0~25℃, 被窩的溫度應保持在30~32℃, 房間要經常開窗通空氣。

2.精心餵養

早產兒體重增長快, 營養供給要及時, 最好是餵養強化營養後的母乳。

3.防止感染

除專門照看早產兒的人外, 最好不要讓其他人走進早產兒的房間, 更不要把早產兒抱給外來的親戚鄰居看。

4.保持安靜

Advertisiment

早產兒的居室要保持安靜、清潔, 進入早產兒的房間動作要輕柔, 換尿布、餵奶也要非常輕柔、敏捷地進行, 不能大聲喧嘩, 或弄出其他刺耳的響聲, 以免驚嚇早產兒。

3 足月兒與早產兒黃疸的特點

1、生理性黃疸由於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 約50%~60%的足月兒和>80%的早產兒於生後2~3天內出現黃疸, 4~5天達高峰;一般情況良好, 足月兒在2周內消退, 早產兒可延到3~4周。

2、病理性黃疸常有以下特點:

①黃疸在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

②重症黃疽, 血清膽紅素>205.2~256.5μmol/L, 或每日上升超過85μmol/L(5mg/dl);

③黃疸持續時間長, (足月兒>2周, 早產兒>4周);

④黃疸退而複現;

⑤血清結合膽紅素>26μmol/L(1.5mg/dl)。

相關文章推薦>>>>>>>>>>>>>>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特點

4 足月兒與早產兒黃疸如何治療

1、生理性黃疸

針對目前提倡優生優育,

Advertisiment
提高人口品質, 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提前早開奶, 加速胎便的排出。

②饑餓、缺氧、便秘、脫水、酸中毒、頭顱血腫等可加重生理性黃疸, 應給予治療。

2、高間膽血症

①光療:適用於任何間接膽紅素血症, 膽紅素>205μmol/L, 使用波長420~460mm的藍光(冷光源), 可持續或間接照射24~48小時。

②藥物治療黃疸的新觀點:應用錫中卟啉治療, 其代號為(SnMP)。 它是目前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認可用於臨床惟一的血紅素類似物。

相關文章推薦>>>>>>>>>>>>>>病理性黃疸怎樣治療

5 足月兒黃疸護理的注意事項

1、胎黃常因孕母遭受濕熱侵襲而累及胎兒, 致使胎兒出生後出現胎黃, 故妊娠期間, 孕母應注意飲食有節, 不過食生冷, 不過饑過飽, 並忌酒和辛熱之品, 以防損傷脾胃。

2、婦女如曾生過有胎黃的足月兒,

Advertisiment
再妊娠時應作預防, 按時服用中藥。

3、足月兒出生後就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 發現黃疸應儘早治療, 並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瞭解黃疸的進退。

4、注意觀察胎黃嬰兒的全身症候, 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驚惕不安、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症, 以便對重症患兒及早發現及時處理。

5、密切觀察心率、心音、貧血程度及肝臟大小變化, 早期預防和治療心力衰竭。

6、注意保護足月兒皮膚、臍部及臀部清潔, 防止破損感染。

7、需進行換血療法時, 應及時做好病室空氣消毒, 備齊血及各種藥品、物品, 嚴格操作規程。

相關文章推薦>>>>>>>>>>>>>>新生兒黃疸護理要點

6 早產兒黃疸護理的注意事項

1、若早產兒為重症黃疸(生後24小時內出現,

Advertisiment
程度嚴重, 血清膽紅素超過255微摩爾/每升)已在醫院治療好轉後返家, 則黃疽程度是逐漸減輕的(通過入戶之初的瞭解即可得知)。 若黃疸消退後又出現或有所加重, 同時伴有精神症狀(也可不出現精神症狀), 則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就醫。

2、建議爸爸媽媽們做好寶寶的觀察日記, 一方面幫助護理者做好判斷, 另一方面有利於護理者積累經驗。

3、注意早產兒可能會因為黃疸過高造成的後遺症。 例如黃疸過高可引起核黃疸, 主要的後遺症是手足徐動, 聽力障礙, 牙釉質發育不良, 眼球運動障礙。

相關百科:

足月兒黃疸

早產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

相關文章: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護理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