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家庭教育>正文

超前教育可能教出厭學兒

“望子成龍, 網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心理, 所以, 從小就讓孩子學這學哪, 提前學習以后上學的好做知識, 似乎成為一種趨勢, 但是, 這種做法到底是否可取, 家長是否想過, 來看看這個現實的例子吧!

現在的家長都很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 我也不例外。

兒子從小到大, 我都把他當成大人看, 凡事總是和他講道理。 這樣他則更早熟一點, 知道的事情也比周圍同齡的孩子稍微多一些;用腦筋急轉彎考他, 他的腦子也比鄰居的孩子轉得快。 因此, 我早早地讓他上了學。

記得, 兒子是5歲半上的小學一年級, 這在我們那個縣城算是比較早的。

Advertisiment
為此, 我事先還托了關系找了人, 可沒過幾天, 他就和當初上幼兒園一樣不想去了。 他說:“學校總是教那幾個‘ɑ’‘o’‘e’, 煩死人了!”

我好說歹說, 告訴兒子過幾天老師就會講新鮮的, 才把他哄到了學校。 可他每天放學回家, 總是一臉苦相, 仍然抱怨老師不給講有意思的東西。

老師留的作業, 兒子也不好好做。 生字練習, 他常常是寫著寫著就睡著了。 每到這時, 我都不忍心叫醒他, 但又怕他第二天上學, 挨老師的批評, 于是, 就替他寫, 還故意寫得歪歪扭扭的, 以免被老師看出來。

這樣做的后果, 就是兒子的字直到現在都很糟糕, 我常與他開玩笑說:“讓一只蜘蛛沾上墨在紙上亂爬, 都比你寫出來的字好看。 ”但那時我沒有去想后果,

Advertisiment
只是心疼坐著小板凳伏在茶幾上(桌子夠不著)寫作業的兒子, 不忍心叫醒他, 更不忍心去責罵他。 今天我講的這件事, 是作為負面例子列舉的, 家長們切不可仿效。

算術他更不好好學, 因為100以內的加減法他早都學會了。 結果小學一年級時, 每次考試他都排名偏后, 尤其是算術, 還得過好幾次倒數第一。

家庭的早期教育超越學校教育,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脫節, 是導致小學生厭學的主要原因。 因為孩子覺得自己會的比老師還多, 自然就會既不喜歡學校又不敬佩老師, 這樣不上不下地晃過一個學期, 孩子不想學習的習慣就養成了。

許多從小聰明、長大了平庸的孩子, 都是在這個接軌期沒有過渡好。 這個過渡階段在孩子的人生鏈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Advertisiment
但恰恰是這個環節特別容易被我們的家長和老師所忽略。 家長覺得一年級不是很重要, 而且孩子在學前已經學過不少東西, 所以不太關注孩子的學習;而老師則多半把精力用在了紀律管理上, 從而忽略了這個階段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 如果這時家長還意識不到問題的嚴重性, 還陶醉在自己的孩子比別人的孩子聰明, 一旦用功就能迎頭趕上的良好感覺中, 那么這孩子就差不多給耽誤了。 因為這已經不是他想不想用功的問題, 而是他還會不會用功的問題了。

我以為, 在新的教育體系尚未構建好之前, 家庭早期教育應當更多地放在孩子習慣、品德和性格的培養上,

Advertisiment
而不應該是提前幫助孩子填充過多的知識。 因為這個時候正是培養孩子學習習慣和做事作風的關鍵時刻, 是一個人一生的奠基期。 現在, “接軌”已是一個時髦的名詞, 那么, 我們做家長的就更應仔細地研究、認真地對待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接軌問題, 不要讓孩子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