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贏在起點必讀:1-6歲寶媽的一日育兒聖經

贏在起點導讀:

寶寶出生是新手媽媽的噩夢開始?如何擺脫狀況百出、混亂無序的一日生活?七大姑八大姨都未必能解決的育兒狀況, 如何輕鬆應對?贏點早教專家期望給百萬家庭一些可行有效的幫助, 將各種問題以情境代入的方式提煉成一日育兒聖經, 輕鬆解決孩子日常的作息、飲食、遊戲、情緒問題!365天如一日的堅持, 從習慣養成、能力培養到性格塑造, 日常生活是最好的教育契機!

7:00 起床模式

建立起床模式, 讓寶寶開始愉快的一天

狀況出現:

孩子賴床不肯起, 有起床氣怎麼辦?你應該也有類似的經驗: 當你從熟睡中突然被叫醒時,

Advertisiment
因為體內迴圈被猛然打亂, 心臟會撲通撲通跳個不停, 而且頭暈腦脹, 非常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孩子也一樣。

贏點支招:

建立一套起床模式:你先起床, 試著輕輕滴喚醒睡夢中的孩子。 利用孩子還未醒來的這段時間梳妝打扮並準備早餐, 過程中記得打開孩子的房門, 讓各種聲音傳送到孩子的耳朵內, 讓他的潛意識準備起床;然後緩緩拉開窗簾, 讓光線照進房間內, 此時孩子的身體漸漸調整為白天模式。

好了, 現在可以叫醒孩子了!他也許已經在半夢半醒之間, 但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完全醒來。 如果你的孩子喜歡自己起床, 可以給他一個專屬鬧鐘, 這會令他很開心!

穿衣服比賽,

Advertisiment
讓孩子愛上自己穿衣服

狀況出現:

想自己穿衣服, 是孩子邁向成長的第一步, 但遺憾的是, 這個成長的過程可能會把爸爸媽媽搞瘋!早上, 當你趕著出門上班時, 是不是覺得讓他們自己穿衣服太浪費時間?許多父母喜歡快速地掌握所有的事情, 總是說“我來弄”或是“我來比較快”, 這麼做或許沒有惡意, 只是想要準時上班。 但請注意, 一來, 你的介入可能導致你與孩子間的爭執, 讓整體情況變得糟糕;二來, 你在無意中為孩子帶來另外一個訊息---孩子也許認為這句話背後的含義是“媽媽不相信我”“我什麼都做不好”。

贏點支招:

這個時候, 一場“穿衣服比賽”就很有意思了!事先將孩子的衣服拿出來, 一聲令下, 你和他同時開始穿衣服!誰快,

Advertisiment
誰就贏了!你會發現孩子很努力, 也要讓他知道, 憑自己的努力得來的勝利是最棒的!

如果孩子經常拒絕穿你為他準備的衣服, 前一晚和他一起挑選準備就很重要了。 在適合溫度的範圍內給孩子選擇的自由,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 你得讓他自由發展, 同時也要讓他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記錄孩子的穿衣時間, 從而調整早上出門的預備時間。 如果孩子能把握好時間, 不要吝嗇讚揚和獎勵。 如果孩子拖拖拉拉, 懲罰就是減少晚上的遊戲時間, 或者調整第二天的起床時間。

10:00 戶外模式

建立共識, 去遊樂場也輕鬆

狀況出現: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 當你一個人帶孩子去遊樂場時, 他一看見好玩的東西或約好的夥伴,

Advertisiment
馬上一溜煙從你眼前消失, 害你非常緊張, 心臟都跳出來了?

贏點支招:

建立在遊樂場所的規則很重要, 而且這個規則必須由親子雙方共同制定。 你可以詢問孩子, 對他來說在遊樂場裡什麼最重要?他可能會說, 玩最重要。 你可以告訴他, 對爸爸媽媽而言, 最擔心的是他的安全, 所以在離開之前必須和你先說一聲, 而且不能離開遊樂場的某個區域範圍—除此之外, 在這個規則下, 他可以和小夥伴盡情玩耍。 除此之外, 和他約定好, 當你喊他時, 他就要過來你的身邊。 或者進一步說明, 你喊他不代表要馬上回家, 而是想確認他的安全。 當這個規則達成共識後, 帶孩子去遊樂場會變得輕鬆很多, 他也會越來越獨立主動!

允許“反擊”,

Advertisiment
教孩子自我防衛

狀況出現:

你一定不希望孩子有打人、亂吐口水等行為。 然而, 孩子之間總是會有發生衝突的時候, 有時是口語上的爭執, 但對男孩子而言, 通常他們動手打架, 因為6歲之前他們還不太懂得如何解決問題, 該如何應對呢?

贏點支招:

如果孩子被教得很好, 也知道肢體衝突是不對的, 那他有可能在衝突中總是扮演被動的角色。 你首先要感到高興, 因為他是對的, 他遵守你的規則不參與打架, 但你肯定也不希望孩子被別人欺負, 所以告訴孩子“有時必須適當反擊”就是很重要的了。 當他第一次被激怒時, 可以大聲並堅定地說“不要”或“不行”。 如果其他孩子還是不停地說捉弄他, 就可以反擊。 並非教他“以牙還牙”, 而是讓他知道自衛的必要性。 平時可以和孩子以角色扮演的方式練習如何面對這種情境,孩子會覺得很好玩,而這個“小遊戲”也可以幫助他在衝突中自我防衛。當然,父母要讓他明白,這只是為了“保護自己”,而不是欺負他人。

12:00 進餐模式

巧用心思,讓孩子均衡飲食

狀況出現:

當你努力準備豐富多樣又營養均衡的食物,卻得不到小小美食家的認可,是不是很讓人沮喪?但如果一直用重口味的高熱量低纖維食品討他們的歡心,實在是有違健康!

贏點支招:

讓孩子參與料理!讓孩子一起參與設計每週功能表,並且告訴他,儘管你可能覺得不夠健康或不太好吃,但每週可以允許他決定一餐他想吃的菜色,這樣他會覺得自己受到重視。如果可以,讓孩子參與食物的準備,小小孩也可以幫忙用塑膠刀切軟一些的食物(甚至準備好一些“可能浪費”的材料)。讓孩子早一些開始學習不同蔬菜的種類、認識它們的樣子,你會發現,孩子非常願意幫忙,並且什麼都想偷嘗一口!你可以藉此機會向孩子解釋:生的洋蔥、大蒜、馬鈴薯不太好吃,但是和別的東西一起煮就比較好吃了。有時候即便不夠“好吃,孩子對自己“煮出來”的成果會感到驕傲,這也是讓孩子期待下次再幫忙的動力哦!

以身作則,讓孩子愛上蔬果

狀況出現:

孩子不喜歡吃蔬菜,除非絞碎到認不出來(或者挑不出來)才肯吃嗎?

贏點支招:

1. 把小黃瓜、胡蘿蔔、甜椒等切成方便拿取的形狀,用優酪乳做基底調製沙拉醬,或者優酪乳加一點點番茄醬,允許孩子用手抓取,雖然會弄髒餐桌,但新鮮感可能會讓他們更容易接受蔬果。

2. 如果條件允許,和孩子一起種植小黃瓜和小番茄。看著種子慢慢地發芽,長成一小株植物,然後逐漸長大直到可以採摘,孩子一定會覺得很有趣,並且期待儘快嘗嘗自己親身栽種的成果哦!

3. 全家一起製作“蔬菜創意吐司”:準備一片吐司、新鮮的乳酪、巧克力醬或者優酪乳、洗淨並切小塊的蔬菜(比如甜椒、小黃瓜、番茄)。大家一起在吐司上用蔬菜拼出圖案,然後就可以進食啦!

16:00 遊戲模式

適量甜食,讓孩子享有糖果支配權

狀況出現:

孩子都愛甜食,但過量的糖分與脂肪會對身體造成負擔。然而完全禁止甜食並不是最好的辦法,究竟該怎麼辦呢?

贏點支招:

和孩子一起去才超市採購,並讓他選擇喜歡的糖果。回家後,一起將一周的份量裝進一個小罐子裡---孩子可以將他喜歡的糖果放進罐子裡,但確切的數量由你決定---比如每天都有一定的額度:兩顆軟糖或一塊巧克力。將罐子放在孩子拿得到的地方,與他約法三章:吃飯前不可以吃糖果,並且只有每週末才能把罐子重新裝滿。除此之外,讓他自己支配這個糖果罐。第一周他可能一次性就把糖果吃完,但經過幾個禮拜的嘗試與修正,他將學會如何分配一天的糖果份量。

培養自信,獨立的孩子不黏人

狀況出現:

孩子總有黏人的時候,有些孩子就像大人的小尾巴,怎麼也甩不開。為什麼會這樣,該如何幫助他們呢?

贏點支招:

通常孩子覺得沒有安全感或害怕時會緊黏著人不放,而跟爸媽在一起時會感到安心、覺得很安全---這就是孩子黏人的原因。只要説明孩子提升自信,黏人的情況就自然而然地減少了。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與他人比較並沒有任何意義。如果孩子天性害羞,就坦然接受吧,過度強迫只會讓他覺得負擔過重。當孩子覺得你對他不滿意時,反而會變得更焦慮。

1. 正視孩子害怕與擔心的情緒,問他什麼事讓他感到不安、又在害怕什麼?說出來有助於減少他的焦慮。

2. 不要幫孩子做所有的事,鼓勵他自己動手試試看。當你相信孩子,他才會相信自己。

3. 如果孩子成功做到不曾嘗試的事情,稱讚他並肯定成果。如果做錯了不要冷言以對 ,給予正確指導,也肯定他已經掌握的技能。

20:00 自理模式

說明原因,讓喋喋不休的孩子停下來

狀況出現:

有個喜歡說話的孩子,通常表示孩子正在練習說話,之後在語言的使用上會越來越好。但如果“喋喋不休說個不停”甚至不斷重複,簡直就是疲勞轟炸加精神折磨!如果你想要一段“清靜的時間”又不想讓孩子感到沮喪,到底該怎麼做呢?

贏點支招:

你可以試著和孩子一起建立雙方都能接受的規則,並向他說明,為什麼持續不斷地嘮叨有時會干擾你;告訴他,你喜歡聽他說話,但某些時候你的腦袋裡裝了太多東西,需要休息一下。比如大人講電話時,不可以在旁邊說話,並且要和他解釋:如果他在一旁講話或唱歌,會讓你無法專心。同時向他們保證,等你講完電話,你會全神貫注聽他說話。建立規則-解釋原因-遵守諾言,這些能幫助你從孩子的喋喋不休中解脫出來,也能幫助孩子更好地學習自控。

適當獎勵,讓孩子告別拖拉

狀況出現:

孩子還沒有明確的時間觀念,無法理解每個人都有任務要及時做完。因此,孩子喜歡拖拖拉拉,或做事慢吞吞。如何讓他們加快腳步呢?

贏點支招:

1. 試著和孩子比賽,他們通常覺得有樂趣的挑戰很棒!比如,你可以和他比賽誰先穿好衣服,還可以嘗試使用計時器增添樂趣!

2. 運用“數字”和獎勵:告訴孩子你開始數數,看看他完成一件事兒最快需要多久。尤其在時間緊迫的早上,你可以建立一個獎勵制度,如果他能很快地完成穿衣和洗漱,就可以得到一個五角星。攢到不同數量的五角星可以換取不同份額的獎勵,等到他慢慢建立了良好的習慣,獎勵制度就不再是必需的了。

21:00 入睡模式

按時入睡,建立良好的作息習慣

狀況出現:

孩子每晚都要求晚一點睡,一開始她可能會說“爸爸媽媽,我想再玩一會兒好麼?”然後逐漸演變成“為什麼其他人都不用這麼早睡覺,只有我不行?”,往往會以發脾氣、憤怒大吼、責駡收場,所有人都神經緊繃怒氣衝衝。切記,這種時候不可以為了讓自己好過,或不想爭辯而讓步,孩子需要固定的模式,這必須由爸媽建立。

贏點支招:

在孩子睡覺前,可以安排一些安靜的睡前活動,比如講故事、搭積木等親子遊戲。設定孩子的睡覺時間並適時提醒她,讓他有結束遊戲的心理準備。也可以和孩子約好,如果平時都能做到按時睡覺,週末可以稍微晚半個小時上床。

有些孩子晚上難以入睡,並不是白天的活動量不夠,而是太多的資訊影響了孩子的睡眠。每天接收到的影響與經驗,都必須經過大腦的處理才能消化。大人快速的步調與吵雜的環境,讓孩子像是整天全速運轉的七七,一天下來鮮有休息的機會,就連沉浸在電子設備中的片刻安靜也是假像---此時也有許多資訊,甚至是累贅的訊息,全部進入孩子的大腦。

陪伴與教育孩子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事情,同時也是最艱難的挑戰。每一天,每一個孩子都會為他的爸媽帶來不同的狀況並且花樣百出。如果遇到無法解決的棘手問題,不妨向擁有豐富的育兒經驗,每天與孩子朝夕相處的專業人士諮詢吧!

贏在起點能力早教,您身邊的育兒專家!十五年早期教育領域的實戰經驗,幫助千萬家庭走上專業育兒的康莊大道!

本文系贏在起點能力早教研究院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必究。

平時可以和孩子以角色扮演的方式練習如何面對這種情境,孩子會覺得很好玩,而這個“小遊戲”也可以幫助他在衝突中自我防衛。當然,父母要讓他明白,這只是為了“保護自己”,而不是欺負他人。

12:00 進餐模式

巧用心思,讓孩子均衡飲食

狀況出現:

當你努力準備豐富多樣又營養均衡的食物,卻得不到小小美食家的認可,是不是很讓人沮喪?但如果一直用重口味的高熱量低纖維食品討他們的歡心,實在是有違健康!

贏點支招:

讓孩子參與料理!讓孩子一起參與設計每週功能表,並且告訴他,儘管你可能覺得不夠健康或不太好吃,但每週可以允許他決定一餐他想吃的菜色,這樣他會覺得自己受到重視。如果可以,讓孩子參與食物的準備,小小孩也可以幫忙用塑膠刀切軟一些的食物(甚至準備好一些“可能浪費”的材料)。讓孩子早一些開始學習不同蔬菜的種類、認識它們的樣子,你會發現,孩子非常願意幫忙,並且什麼都想偷嘗一口!你可以藉此機會向孩子解釋:生的洋蔥、大蒜、馬鈴薯不太好吃,但是和別的東西一起煮就比較好吃了。有時候即便不夠“好吃,孩子對自己“煮出來”的成果會感到驕傲,這也是讓孩子期待下次再幫忙的動力哦!

以身作則,讓孩子愛上蔬果

狀況出現:

孩子不喜歡吃蔬菜,除非絞碎到認不出來(或者挑不出來)才肯吃嗎?

贏點支招:

1. 把小黃瓜、胡蘿蔔、甜椒等切成方便拿取的形狀,用優酪乳做基底調製沙拉醬,或者優酪乳加一點點番茄醬,允許孩子用手抓取,雖然會弄髒餐桌,但新鮮感可能會讓他們更容易接受蔬果。

2. 如果條件允許,和孩子一起種植小黃瓜和小番茄。看著種子慢慢地發芽,長成一小株植物,然後逐漸長大直到可以採摘,孩子一定會覺得很有趣,並且期待儘快嘗嘗自己親身栽種的成果哦!

3. 全家一起製作“蔬菜創意吐司”:準備一片吐司、新鮮的乳酪、巧克力醬或者優酪乳、洗淨並切小塊的蔬菜(比如甜椒、小黃瓜、番茄)。大家一起在吐司上用蔬菜拼出圖案,然後就可以進食啦!

16:00 遊戲模式

適量甜食,讓孩子享有糖果支配權

狀況出現:

孩子都愛甜食,但過量的糖分與脂肪會對身體造成負擔。然而完全禁止甜食並不是最好的辦法,究竟該怎麼辦呢?

贏點支招:

和孩子一起去才超市採購,並讓他選擇喜歡的糖果。回家後,一起將一周的份量裝進一個小罐子裡---孩子可以將他喜歡的糖果放進罐子裡,但確切的數量由你決定---比如每天都有一定的額度:兩顆軟糖或一塊巧克力。將罐子放在孩子拿得到的地方,與他約法三章:吃飯前不可以吃糖果,並且只有每週末才能把罐子重新裝滿。除此之外,讓他自己支配這個糖果罐。第一周他可能一次性就把糖果吃完,但經過幾個禮拜的嘗試與修正,他將學會如何分配一天的糖果份量。

培養自信,獨立的孩子不黏人

狀況出現:

孩子總有黏人的時候,有些孩子就像大人的小尾巴,怎麼也甩不開。為什麼會這樣,該如何幫助他們呢?

贏點支招:

通常孩子覺得沒有安全感或害怕時會緊黏著人不放,而跟爸媽在一起時會感到安心、覺得很安全---這就是孩子黏人的原因。只要説明孩子提升自信,黏人的情況就自然而然地減少了。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與他人比較並沒有任何意義。如果孩子天性害羞,就坦然接受吧,過度強迫只會讓他覺得負擔過重。當孩子覺得你對他不滿意時,反而會變得更焦慮。

1. 正視孩子害怕與擔心的情緒,問他什麼事讓他感到不安、又在害怕什麼?說出來有助於減少他的焦慮。

2. 不要幫孩子做所有的事,鼓勵他自己動手試試看。當你相信孩子,他才會相信自己。

3. 如果孩子成功做到不曾嘗試的事情,稱讚他並肯定成果。如果做錯了不要冷言以對 ,給予正確指導,也肯定他已經掌握的技能。

20:00 自理模式

說明原因,讓喋喋不休的孩子停下來

狀況出現:

有個喜歡說話的孩子,通常表示孩子正在練習說話,之後在語言的使用上會越來越好。但如果“喋喋不休說個不停”甚至不斷重複,簡直就是疲勞轟炸加精神折磨!如果你想要一段“清靜的時間”又不想讓孩子感到沮喪,到底該怎麼做呢?

贏點支招:

你可以試著和孩子一起建立雙方都能接受的規則,並向他說明,為什麼持續不斷地嘮叨有時會干擾你;告訴他,你喜歡聽他說話,但某些時候你的腦袋裡裝了太多東西,需要休息一下。比如大人講電話時,不可以在旁邊說話,並且要和他解釋:如果他在一旁講話或唱歌,會讓你無法專心。同時向他們保證,等你講完電話,你會全神貫注聽他說話。建立規則-解釋原因-遵守諾言,這些能幫助你從孩子的喋喋不休中解脫出來,也能幫助孩子更好地學習自控。

適當獎勵,讓孩子告別拖拉

狀況出現:

孩子還沒有明確的時間觀念,無法理解每個人都有任務要及時做完。因此,孩子喜歡拖拖拉拉,或做事慢吞吞。如何讓他們加快腳步呢?

贏點支招:

1. 試著和孩子比賽,他們通常覺得有樂趣的挑戰很棒!比如,你可以和他比賽誰先穿好衣服,還可以嘗試使用計時器增添樂趣!

2. 運用“數字”和獎勵:告訴孩子你開始數數,看看他完成一件事兒最快需要多久。尤其在時間緊迫的早上,你可以建立一個獎勵制度,如果他能很快地完成穿衣和洗漱,就可以得到一個五角星。攢到不同數量的五角星可以換取不同份額的獎勵,等到他慢慢建立了良好的習慣,獎勵制度就不再是必需的了。

21:00 入睡模式

按時入睡,建立良好的作息習慣

狀況出現:

孩子每晚都要求晚一點睡,一開始她可能會說“爸爸媽媽,我想再玩一會兒好麼?”然後逐漸演變成“為什麼其他人都不用這麼早睡覺,只有我不行?”,往往會以發脾氣、憤怒大吼、責駡收場,所有人都神經緊繃怒氣衝衝。切記,這種時候不可以為了讓自己好過,或不想爭辯而讓步,孩子需要固定的模式,這必須由爸媽建立。

贏點支招:

在孩子睡覺前,可以安排一些安靜的睡前活動,比如講故事、搭積木等親子遊戲。設定孩子的睡覺時間並適時提醒她,讓他有結束遊戲的心理準備。也可以和孩子約好,如果平時都能做到按時睡覺,週末可以稍微晚半個小時上床。

有些孩子晚上難以入睡,並不是白天的活動量不夠,而是太多的資訊影響了孩子的睡眠。每天接收到的影響與經驗,都必須經過大腦的處理才能消化。大人快速的步調與吵雜的環境,讓孩子像是整天全速運轉的七七,一天下來鮮有休息的機會,就連沉浸在電子設備中的片刻安靜也是假像---此時也有許多資訊,甚至是累贅的訊息,全部進入孩子的大腦。

陪伴與教育孩子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事情,同時也是最艱難的挑戰。每一天,每一個孩子都會為他的爸媽帶來不同的狀況並且花樣百出。如果遇到無法解決的棘手問題,不妨向擁有豐富的育兒經驗,每天與孩子朝夕相處的專業人士諮詢吧!

贏在起點能力早教,您身邊的育兒專家!十五年早期教育領域的實戰經驗,幫助千萬家庭走上專業育兒的康莊大道!

本文系贏在起點能力早教研究院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必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