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自己擺脫束縛 學會順其自然

你可以張開雙臂迎向喜悅, 但不能強求、強留喜悅。 就像美麗的一天, 我們可以盡情地享受它, 呼吸當天芬芳的空氣, 然後讓這天逝去。 世事多變, 如果我們只想永保喜悅, 那麼最後必將失望。 雖然找尋喜樂是件充滿矛盾的事, 但在佛教教義中就有清楚的闡示:佛教在啟蒙開化之道時, 也同時教導人們不要強求開化。 因為強求會使人緊張不安而與現實脫節。 喜悅來自輕鬆的心態、對現狀的認知, 其目的並非永享喜悅, 而是覺醒、豁達與熱愛, 而且在不是處於目前這樣的狀態時, 還能夠接觸自我。

人們在很多方面被束縛住了;被物束縛(我剛買了輛新車,

Advertisiment
得善加愛護), 或被人束縛(我的生命中不能沒有他), 或是對假期、約會、家庭聚餐有固定的期望, 所以束縛有種共通性。 舉例來說:一位年輕的男士邀約漂亮的女士, 想像在高級餐廳度過羅曼蒂克的一晚, 然後有性接觸……。 但是當那位漂亮的女士穿著牛仔褲、T恤出現, 且說她想要到小吃攤吃東西, 並高興地表示明天有個登山計畫, 所以最晚得在十點前回家……, 頓時那位男士沮喪極了, 因為他已經認定自己會在計畫裡有多快樂, 而且都準備好今晚要說的話。 可惜的是, 他被約會的期望給束縛住了。

當人們失去快樂時, 會去尋找、去感受, 讓快樂再接近自己——而且試著緊抓不放。 這不禁令我想起有一次跟旅行團去阿姆斯特丹運河坐船遊覽的情景——我忘了帶照相機。

Advertisiment
那次在坐船時, 當船順流而下, 導遊指出一個地標, 就在這一刻, 所有船上的人同時拿起照相機, 對準目標拍照;而我卻想到要擁有喚醒回憶的欲望, 並想著每個人在那天之後的真實感受是什麼?隔著鏡片看阿姆斯特丹像什麼?他們真的感受到微風吹撫、融人露天咖啡座的氣氛中?有真實地吸收此地的精髓嗎?他們快樂嗎?還是像我認識的一位元朋友, 將當時的景色拍成照片供朋友觀看?照片所能保有的, 會勝過當時在那兒的親身體驗嗎?

當你透過鏡片看世界, 當你試著強留下一個經驗, 你也失去了那經驗的一部分。 如果你放下照相機,

Advertisiment
在未來的旅行中簡單地去看、去感受、去欣賞、去體驗, 相信這趟旅程必定牢記在你的心中, 永遠不會褪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