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寶寶愛上蔬菜 營養均衡無壓力

爸爸媽媽應想辦法早點養成寶寶愛吃蔬菜的習慣, 以免讓他的營養攝取輸在起跑點。


培養寶寶愛吃蔬菜的方法

1.善用寶寶的味蕾敏感期

Advertisiment

在寶寶6個月~1歲階段, 一定要把蔬菜放入每日的副食品中讓寶寶嘗試。 針對口味較重的蔬菜, 可以煮久一點讓它氣味淡化, 或是加以稀釋, 一次給一點點讓寶寶慢慢嘗試。

寶寶剛開始吃副食品時, 一餐給一種蔬菜, 不要在一餐中讓他一下子嘗試太多種蔬菜, 會造成負擔與混淆。 而且爸爸媽媽要掌握變化的原則, 別讓寶寶餐餐、天天都吃同一種蔬菜, 寶寶跟大人一樣, 對食物也會吃膩。

如果是口味較重、或是澀味較重的蔬菜, 建議可在用餐剛開始、寶寶肚子較餓的時候給予, 也會增加他的接受度。

2.鼓勵代替勉強

當寶寶堅決不吃某類蔬菜的時候, 爸爸媽媽此時的態度很重要, 請以鼓勵的方式代替勉強與責駡,

Advertisiment
也不要因為寶寶不吃, 就放棄給予。

寶寶今天不吃這樣菜, 爸爸媽媽可以過個2~3天再給一次, 一次給一點, 讓寶寶逐漸對這種蔬菜味道產生印象, 進而接受, 多試個幾次, 成功的機會大增。

另外, 誘導是很好的方式, 以胡蘿蔔為例, 爸爸媽媽可以跟寶寶說:想不想要跟小白兔一樣有亮亮的眼睛?小白兔最喜歡吃胡蘿蔔了!或是幫蔬菜取一個名字, 增加寶寶的認同感, 吸引他嘗試原本排斥的蔬菜。

應該從小就讓寶寶與大人一起坐到餐桌上, 讓他看大家用餐的樣子, 甚至全家人同吃一道菜, 爸爸媽媽或是哥哥姊姊可以在寶寶面前把蔬菜大口吃下, 並且說:好好吃喔!寶寶喜歡模仿周圍的人, 看到大家都喜歡吃, 他就會想要學著吃一點。

Advertisiment

3.增加美味的視覺效果

寶寶不喜歡吃蔬菜, 有時是因為蔬菜的顏色或是形狀不討喜, 因此爸爸媽媽幫寶寶準備副食品時, 也要注意食物本身的配色不要太黯淡, 或者是請寶寶一起利用食物排成他喜歡的卡通人物(例如用玉米排出海綿寶寶的造型), 或是使用一些可愛的餐具讓寶寶對吃東西更有興趣。

另外, 坊間有一些可愛的星星、愛心、花朵等食物模型可購買, 能幫媽媽把食物形塑成寶寶喜歡的形狀, 食物變可愛了, 他會更想要嘗一嘗。

4.將蔬菜切碎一點

有一些蔬菜的確是寶寶比較不喜歡的, 這時大人可以把這類菜剁碎一點, 加在副食品中;或是與有甜味的食物混在一起烹調。 針對月齡較大的寶寶, 爸爸媽媽還可以把不討喜的蔬菜做成餡料,

Advertisiment
包在水餃裡;或是加入蝦米、麵糊等做成煎餅給寶寶吃。 烹調方式多點變化, 可以增加寶寶對食物的接受度。

5.讓寶寶參與做菜的過程

若是2~3歲的寶寶, 爸爸媽媽可以讓他參與做菜的過程, 例如請寶寶幫忙剝菜、清洗蔬菜, 利用機會介紹這蔬菜給寶寶認識。 菜上桌以後, 可以跟寶寶說:這道菜你也有幫忙喔!增加寶寶對用餐的認同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