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寶寶乖乖吃飯的好辦法

寶寶乖乖吃飯的好辦法

近期有家長致電諮詢, 希望瞭解如何讓寶寶乖乖地吃飯。 本期獵德計生辦邀請青少年心理諮詢師和兒保醫生一起給家長支招, 讓你的寶寶吃飯更香。

餐桌教育有助孩子品德發展

眾慧教育兒童情緒社交輔導師張潔表示, 有孩子的飯桌總是很熱鬧的, 有時也歡樂, 有時也讓人感到頭痛。 例如孩子這不吃那不吃, 家長追著喂也沒用。 有時孩子不停地說話, 吃飯變成了家長對孩子的“批鬥會”。 張潔表示, 從飯桌上可以衍生出很多東西, 例如家庭成員相處方式、孩子的飲食習慣和親子關係培養等。

Advertisiment
營造和諧的飯桌氛圍, 才能促進孩子飲食習慣的培養。 加上現在父母與孩子的相處變得更少, 吃飯時間就顯得更為重要。 餐桌上的教育對親子關係的良性發展和孩子的品德教育有很大的幫助。

餐桌忌諱

教訓孩子

難得與孩子一同吃飯, 家長總是很緊張地想瞭解孩子的情況, 想修正孩子的“問題”, 教訓孩子的事便不稀奇了。 在吃飯的時候訓孩子, 對孩子的腸胃不好, 會降低孩子的食欲, 從而導致厭食, 懼怕吃飯的時間, 懼怕與家長一起吃飯。 孩子厭食了, 可能又會受到家長的批評, 這就會形成惡性循環。

建議:可以品菜, 聊一些關於食材的話題, 可以談一些趣事。 即使孩子有需要批評的地方, 家長也要選擇在餐後單獨跟孩子聊。

Advertisiment

家長餵飯

1歲多的孩子想自己吃飯, 這個時候他還不太會拿餐具, 也會弄得到處都是飯菜。 這時, 心急的家長可能會奪過他的餐具給他餵飯, 孩子的自我探索被終結。 長此以往將導致孩子產生依賴心理, 動手能力漸漸退化, 沒有自己吃飯的主動性。

建議:當孩子想要嘗試時, 請給他時間和耐心。 地板髒了可以收拾, 而且也可以順便告知他, “嘗試”不要把飯菜灑出來。 學習總有一個過程, 不斷告訴他如何提升吃飯的技術, 他便會獨立。 孩子若正常發展, 2歲多就會自己夾菜, 3歲多就可以完全獨立吃飯。 這樣教育下的孩子還可以保留探索的精神、挑戰的激情和獨立的意識。

家人挑食

爸爸媽媽都挑食,

Advertisiment
就不能怪孩子挑食了。 等到爸爸媽媽教育孩子不要挑食時就站不住腳了。 孩子心裡會想:你們自己都有不愛吃的東西, 還要求我?

建議:爸爸媽媽如果實在改不了挑食的毛病, 建議不要表達出來。 或者做飯時在照顧到營養搭配的前提下, 儘量不要做可能不被接受的食物。

寶寶吃飯香有妙招

1不要以為主食只有米和麵, 紅薯也是不錯的選擇。

家中有酷愛吃肉丸的小傢伙嗎?那麼加一些麥片吧, 這等於給孩子加入了健康的纖維。 你還可以將肉丸串在冰棒的小棍上, 吸引他。

2幾個高腳玻璃杯, 將不同種類的乳酪和新鮮水果分層。 對比之下, 脫脂乳酪不僅只含一般布丁1/3的熱量, 還擁有4~8歲孩子半天所需的鈣質。

4孩子一看到綠色蔬菜就跑得遠遠的?在烹製的豌豆和綠豆中加入少許糖,

Advertisiment
使蔬菜變甜, 就可以解決這個問3題。

5讓孩子一起參與進來—用乾果點綴三文治, 用玉米粉作卷餅, 用雙手撕碎蔬菜……借用他有創造力的小手來準備健康營養的膳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