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體會衣服背後的情感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這句話似乎巳經過時了, 它巳經不再成為現代孩子中的安慰, 因為衣服背後的情感巳經越來越少了。

朋友說, 她的兒子出生時, 婆婆拿來了一件她先生幼時的衣服給寶寶穿。 聽到這個故事, 我感動扱了, 一件兒子穿過的童衣, 被一位母親珍心收藏近三十年, 等到孫子出生那一天, 作為親情的傳承。 當然, 這也是一件精心製作好品質又漂亮的衣服。

我們這一代人, 都有過“貴族生活”——穿過量身定制的衣服, 而且是高級1R身定制。 還記得嗎?在你我小的時候, 過年前二三個月, 母親就開始準備布料,

Advertisiment
請裁縫到家中來做衣服。 家中成員一個個站在師傅的面前, 由他仔細地測量尺寸, 然後, 需要漫長地等待, 一件獨一無二適合你的衣服將成為你新年的禮服。

現代的孩子一年不知要買多少件新衣服, 然後, 相比於一年就過年那一身新衣服的孩子而言, 衣服所帶給他們的幸福感、滿足感和欣喜要少得多。 新衣服實在是不稀罕了, 輕易得到的東西, 不會成為盼望, 所以無法帶給人喜悅。

成衣的工業化製作, 不僅簡化了製作工藝, 同時也抹殺了衣服背後的故事和情感。 對於大部分批置生產的衣服而言, 是沒有被賦予情感的。 消費者也隨之只消費衣服, 不再借此消費情感。

大部分廉價的、批量生產的成衣是以親利為目的的,

Advertisiment
製造者簡單粗暴的動機, 必然會導致廉價勞動力的使用, 產品品質的蒙混過關, 還很可能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 克扣人工, 降低品質, 這樣的行為, 其實是對社會的一大傷害。 劣質童裝, 真的無處在。

可以說, 對於大分孩子而言, 不至於缺衣少食, 他們不缺衣服, 卻缺少有情感有品位能讓他們身體被包襄的同時也被愛所包裹的衣服。 衣服原本是能夠在帶給孩子溫暖的同時給予他們安全和愛的載體, 然而, 父母們卻在無意識中, 忘記了衣服背後最重要的因素——情感。

要知道, 品質生活, 從服裝開始。 一件凝聚情感和愛的衣服, 不僅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也讓孩子對衣服有所尊重和愛惜, 有助於孩子形成高尚獨立的人格,

Advertisiment
這將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有時間的媽媽, 真的可以自己動手為孩子縫製衣服, 當你把時間和情感傾注下去時, 孩子的感受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如果沒有這個時間, 完全可以在一些重要的時候, 為孩子量身定制衣服, 雖然說價格會貴一些, 其實孩子真的不需要太多的衣服, 要少而精, 寧可買一件好的, 都不要買三件差的。

孩子的衣服媽媽可以常用手洗, 看似辛苦, 但是在洗衣服的過程, 恰好是親子情誼交融的時機, 我相信, 媽媽用手洗的衣服, 孩子在穿著的時候會分外的愛惜。 另外, 不要介意孩子穿別的孩子的舊衣服;孩子自己穿不了的衣服, 也要多鼓勵他們送給小弟弟或小妹妹, 因為衣服是有壽命的, 物盡其用,

Advertisiment
是對其最大的尊重。

如何讓孩子對衣服有感情?

1. 不要追求花俏的款式, 但是要追求品質和風格, 讓孩子喜歡它。

2. 讓孩子從小知道衣服是可以分享的, 所以要愛惜著穿, 延長它壽命。

3. 對於小女孩來說, 可以通過巧妙的搭配來處理一些明顯短了的衣服。 比如, 一些連衣裙短了, 可以當上衣穿, 長褲短了, 可以當七分褲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