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變笨的6個壞習慣

孩子頭腦反應快, 夠聰明當然是因為他精力充沛、營養均衡。 之所以會變笨, 是因為生活中的一些“壞習慣”把孩子的“聰明”勁兒給“趕跑了”。 快對照一下, 看自家孩子有沒有“惹”上這些元兇, 別讓孩子的聰明因為這些小毛病而受損。

元兇一:不愛吃早餐

早餐的重要性已廣為人知, 但依然有不愛早起的爸媽不給孩子準備早餐, 讓孩子帶點零錢, 餓了自己買吃的。 孩子的自製力還沒有強大到按時做應做的事, 忽略早餐的事經常發生。 經過一夜睡眠的腸胃早已經轆轆難耐, 正等著營養充分的早餐來讓元氣滿滿。

Advertisiment
不吃早餐的孩子這一上午營養跟不上不說, 餓肚子的時候, 思維都集中到“我很餓”這一事實上來, 注意力很難集中, 更沒有心思學習。 血糖降低的後果, 當然不利於“聰明力”的提升。

元兇二:長期吃太飽

“肚子八分飽, 不用把醫找。 ”早有諺語告訴大家吃飯八分飽即可。 吃得過飽, 脾胃超負荷工作, 得不到休息, 不利於健康。 吃得過飽, 大腦易疲勞, 出現缺血狀況, 人容易犯困。 長期如此, 不但影響智力, 還會影響大腦發育。 而且會出現肥胖症狀, 動作也隨之變得遲緩、笨拙。 聽一聽大胖孩子上樓的聲音就瞭解這一切了。

元兇三:過量吃甜食

小孩子們都抵制不了甜食的“誘惑”, 總是想方設法吃點糖之類的零食。 明知甜食吃多了對孩子不好,

Advertisiment
家長也捨不得不給孩子吃。 但是, 拜託, 一定要把這個“量”給控制好, 這事必須往長遠看。 孩子總是過量吃甜食, 糖份過大, 會抑制他們的食欲。 即使到了該吃飯的時候, 他們沒有“餓”的感覺, 也不會想吃其他食物。 蛋白質、維生素等一些滿足孩子成長和大腦發育的營養素由此攝入不足。

元兇四:睡眠量不夠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必須睡足夠的覺, 大腦才能得到足夠休息, 才會精神百倍。 大人們熬夜之後都會頭疼不精神, 何況需要更多睡眠的孩子們呢?不管大人是否晚睡, 一定要讓孩子晚上早些上床睡覺。 他們只有睡足睡夠, 第二天才不會犯困, 有精力學習或玩耍。

元兇五:蒙著頭睡覺

有些孩子喜歡把被子蒙在頭上睡覺。

Advertisiment
這其實是一個不好的習慣。 這樣睡覺, 被子裡的氧氣不足, 很容易被憋到。 孩子的睡眠品質自然不好, 大腦缺少足夠的氧, 腦細胞逐漸衰退, 當然聰明不起來。

元兇六:常處躁音中

有些家長喜歡帶著孩子到熱鬧的場所。 那裡躁音非常大, 大人聽久了都會心煩。 若孩子經常受到躁音侵襲, 肯定會使腦細胞受到損傷。 所以, 在這種環境中工作的家長一定不要總把孩子帶過去。

年幼的孩子們正處於身體發育、大腦慢慢成熟期, 一些“壞習慣”若主宰了他們的生活, 無異會成為“聰明”的殺手, 我們只能收穫懶得動腦、行動遲緩、精神不振的“笨”孩子。 為了孩子們都能有無悔的青春和生活, 家長們一定要密切注意, 把這些“壞習慣”及早趕走,

Advertisiment
讓孩子在健康聰明的道路上順利前行。

相關用戶問答